許國志[運籌學家和系統科學家]

許國志[運籌學家和系統科學家]
許國志[運籌學家和系統科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許國志(1919年4月20日-2001年12月15日),運籌學家和系統科學家,中國系統工程的主要創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1939年許國志考入交通大學機械系;1943年本科畢業後先後在新通貿易公司,昆明中央機械廠和北京石景山發電廠工作;1947年赴美留學;1953年獲得美國堪薩斯大學數學系博士學位;1953年擔任芝加哥大學氣象學系研究人員;1954年擔任馬里蘭大學流體力學及套用數學研究所研究人員;1955年9月同夫人蔣麗金乘輪迴到中國 ;1956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9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管理,決策與信息系統開放實驗室主任;1985年出任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12月15日許國志因病去世 。 許國志長期從事運籌學、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等研究。20世紀50年代負責起草中國第一個科技規劃--“中國十二年科技規劃”中有關運籌學發展的條目;籌建並領導了第一個運籌學研究室,組織開發第一批運籌學在運輸、鐵道運營和鋼鐵工業中的套用課題;20世紀80年代開展系統工程在中國的研究,參與籌建了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和國防科技大學系統工程與數學系,建了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及第一個系統工程的刊物《系統工程的理論和實踐》 。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許國志 許國志

1919年4月20日,許國志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

193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當時中日戰爭已經爆發,上海淪為孤島,但交大的教師隊伍、圖書設備仍具有很好的規模。

1941年冬天,珍珠港事變,上海已難久留,於是在1942年夏秋之際,許國志與少數同班同學,歷盡艱辛,西行抵重慶繼續求學 。

1943年,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後,在原資源委員會所屬各廠先後從事鍋爐的設計以及蒸汽渦輪機的裝機與運行。

1947年底,赴美留學,進入美國堪薩斯大學,仍修機械工程,獲得碩士學位後,轉入數學系。

1953年2月,獲得堪薩斯大學博士學位後,進入美國芝加哥大學氣象學系工作(至1954年2月)。

1954年2月,進入馬里蘭大學流體力學及套用數學研究所工作(至1955年2月)。

1955年9月,為參加新中國的建設,藩籬難阻,許國志終於同夫人蔣麗金雙雙乘輪歸國。

1956年1月,許國志被分派到當時剛建立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擔任副研究員(至1979年1月)。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許國志領導並參與了運籌學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套用研究,使運籌學在中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1960年,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至1979年)。20世紀60年代中,許國志注意到了一門聯繫計算機科學、運籌學組合數學的新分支——組合最最佳化正在形成,他積極倡導開展研究,並致力於組合最最佳化的科研工作。

1979年4月,許國志向錢學森提出在中國發展系統工程的構想,得到錢學森的贊同。同年發表了由錢學森、許國志、王壽雲撰寫的題為“組織管理的技術——系統工程”,這篇論文對推動中國系統工程的開展,起了關鍵性作用。

1980年2月,參與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系統科學研究所,並擔任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至1983年)、研究員(至1989年1月)。

1983年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1989年1月,擔任中國科學院管理,決策與信息系統開放實驗室主任(至2001年12月) 。

1985年,出任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長。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

2000年,中國工程院成立工程管理學部,許國志又成為該學部的首批院士。

2001年12月15日,許國志因病去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運籌學的研究

1955年秋,許國志歸國途中與錢學森同舟,時相討論如何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研究作戰方法的過程中,中國國外產生了一門嶄新的學科——運籌學(Operations Research),初譯為運用學,後來周華章提出Operations Research已經從初期的武器有效使用的問題擴展到許多籌劃問題的探討,初譯為運用學已不能包含其內容。經過許國志和周華章的反覆討論,改譯為運籌學,以概括運用與籌劃兩方面的內容。錢學森與許國志談及當時剛發展不久的這一新學科,認為這門學科雖起源於二次大戰,但對於經濟建設肯定也能發揮作用。雖然它建立於資本主義國家,但由於其學術上的本質是強調總體,對社會主義建設為用亦大。他們決定將這一新學科引入中國。回國後,許國志被分派到當時剛建立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由於許國志在工程方面的功底與數學上具有相當造詣,錢學森所長便要他負責籌建了中國第一個運籌學研究室。運籌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其科研組織的構成也應能適應這一學科特點。在籌建運籌組中,許國志體現了錢學森的想法,在人員組成方面實行了“三三”制,即三個理科專業,三個工科專業,三個社會科學專業。這樣的人員構成不僅在當時頗有新意,而且為運籌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交通運輸的研究

許國志注意到管理,決策與信息系統結合的新趨向,並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他籌建了中國科學院“管理,決策與信息系統開放研究實驗室”並任實驗室主任。許國志看出鐵路運輸中存在著很多組合最佳化的問題,它們的難易度不一。諸如列車編組問題,從理論上很容易給出一個動態規劃的算法。但對於“取送車問題”的研究,從理論上導致了一個正數序列的排列剖分,這是一個極難的問題。“文化大革命”以後,許國志主持並參加了駝峰調車問題研究,他親自編寫電腦程式。因當時的計算機記憶體小功能差,而算法必須考慮的問題實際要求多,編程花費了較多精力。雖然計算機給出的方案得到實際部門的認可和讚譽,但終因輸入費時和列印效果差,而難於實際使用。但同當時所看到的中國國外工作比較,這項研究的理論成果是先進的。

許國志一貫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重視學科發展的實際背景;特別注重從具體問題中得到啟發,從而提出具有一般意義的概念和規律。例如:從順序剖分和成組剖分中,他得到了衡量一個有限整數序列的“顛倒序”和“混雜序”。從寶塔型車組這一具體問題,他和他的同事們證明並給出長度為n的有限整數序列的最大混雜度。從駝峰調車課題的經驗中,許國志深深體會到系統概念的重要性。在一個系統中,一個子系統無論如何先進,如何完善,若不能與其他子系統匹配,則這種先進性和完善性是無從發揮的。在當時整個調車作業還相當陳舊的情況下,先進的調車研究成果也是無法付諸實現的。

倡導和主持決策分析的研究

在管理問題中,決策不僅層次最高,而且在發展上也最完備。自博弈論為其奠定基礎以來,在方法論方面,發展了決策分析一套工作。進而開展了決策支持系統。使複雜的決策問題藉助計算機而得以實現。在這方面,許國志有著如下的觀點:

(1)許國志強調,無論是決策理論,決策分析,或者是決策支持系統都是決策科學工作者的工作。而決策本身是決策者的職責。決策科學工作者決不能越級發展。

(2)決策科學工作者對具體問題經過研究探討而提出的方案,是否為決策者所採納絕不是判別該項工作優劣的準則。判別的主要依據應是該方案對決策者所起的影響作用。

(3)人的決策行為並不完全依賴邏輯思維。因而一些傳統的數學概念和方法在決策問題中的套用常不盡如人意。即使在一般管理問題中,也應審慎。60年代國際上過分重視量化方法,是不適當的。對於70年代流行的一些觀點,許國志認為也需要修正,他多次在學術報告中提及此點。

(4)系統工程中的方法論的本質,是提出一個進行工作的步驟和程式。他認為決策科學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決策程式化。僅僅採用一些科學方法甚至是難度較大的數學方法,而忽略了應遵循的步驟,決不能稱為決策科學化。

(5)任何一項具體的決策問題的研究,如果沒有決策者以某種方式參與共事;而希望該項成果的取得實際效果,是不能想像的。決策者和專業科學工作者的共同參與、協同工作是一種藝術。

許國志用了較多的時間從事組織領導工作。他在完成具體管理工作的同時,還以一個科學家的眼光,把一些具體事務作為案例進行研究。他曾遵守並積極倡導下列原則。

(1)互補原則。許國志注重於與他性格迥異,事業不盡相同的人合作。數學規劃論中有一條互補定理,它是優解的判別準則。他認為這個原則是受到運籌管理的啟發。

(2)易位原則。許國志認為在許多非原則問題上,常常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問題,是能把事情辦得更好一些的重要原則。

(3)三多原則。多想、多聽、多寫。要多分析、多思考;要讓人家把話講完;重要的檔案不要假手他人。

(4)一盤棋原則。許國志認為任何一個單位都是一盤棋中的一個棋子。或者說是一個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如果不相互交流,那么就成為一個奇異點,或者說形成一個閉系統。在封閉系統中,熵不斷增大,終而導致無序。在單位內部,他強調“兼收並蓄”,這樣方能葉茂枝繁 。

•學術論著

截至2005年,許國志出版專著12部,他編著的中國第一批有關運籌學的書和文章,系統地介紹了規劃論、排隊論和博弈論等運籌學的各個分支 。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05.08《系統科學》許國志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09《院士談教育》許國志,陳太一主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10《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許國志主編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09《系統科學》許國志主編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6《系統研究 祝賀錢學森同志85壽辰論文集》許國志主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4《管理、決策與信息系統叢書》許國志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4.04《現代管理科學手冊》許國志主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03《系統科學大辭典》許國志主編昆明: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08《系統工程套用案例集》許國志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5.08《整數規劃初步》許國志,馬仲蕃著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78.08《運籌學初步》許國志等著香港益群出版社
1963.03《運籌學》許國志等編著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人才培養

許國志在國防科技大學協助開辦了第一個系統工程系與套用數學系;招收了中國第一批運籌學的研究生和進修生,培養了一支運籌學骨幹隊伍 。根據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截至2000年許國志在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一共培養了碩士生、博士生20多名,其中王如松是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聯合培養,具體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

年度論文名稱作者學位
1984二部圖中求最大(邊數)2-1匹配的算法丁國力碩士
1985城市生態調控原則與方法探討王如松博士
1986多目標非光滑最佳化中的幾個問題汪壽陽博士
1990圖的Hamilton性和泛連通性高敬振博士
1991人機互動楊社堂博士
1992存貯過程與水庫操作研究劉寶碇博士
1993無爪圖中的Hamiltonian性質陸玫博士
1993Hamiltonian Properties of Graphs and Neighborhood Unions Conditions劉新博士
1994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理論、算法與套用陳斌博士
1995圖中圈結構的研究趙振江博士
1996幾乎哈密頓堅韌圖的圈賀東奇博士
1996圖中的圈與因子李國君博士
2000中國對外貿易實證研究--協整分析和進行口預測王振全博士
中國金融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與貨幣政策分析周赤非博士
中國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的實證研究劉斌博士
人機互動-概念、方法及其在決策支持系統中的套用楊社堂博士
逆組合最佳化問題和連通因子問題李彥君博士
圖的樹分解與(f,k)-因子臨界圖石民勇博士
決策分析中的風險不確定性和熵李鳳章博士
控制臨界圖和哈密頓性張雷博士
一類面向經濟政策分析的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張文中博士
大威力武器火力運用仿真系統袁再江博士

榮譽表彰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社會任職

1985年,許國志參與籌建了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並擔任第二屆和第三屆理事長;還創辦了第一個系統工程的刊物《系統工程的理論與實踐》,並任主編;擔任中國數學會運籌學會副理事長 ;他也是中關村詩社的創建人之一,並擔任第三屆社長 。

個人生活

許國志的夫人蔣麗金是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80年當選) 。

人物評價

許國志是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的創建人之一,長期致力於運籌學、組合最最佳化和系統科學的科研與教學,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籌建了中國第一個運籌學研究室、系統科學研究所,培養了一大批運籌學和系統科學方面的專門人才,並推動了系統工程和運籌學在國民經濟中的套用研究,是中國運籌學和系統工程研究的主要創建人之一 。 (光明網評)

許國志積極參加倡導、支持和推動了系統工程和運籌學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套用研究,為這兩門學科在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為系統科學、系統工程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他勇於開拓,周密計畫,認真組織實施,團結全國系統工程領域的科研、教學和工程人員,為系統工程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評)

後世紀念

•紀念許國志先生誕辰94周年專題研討會

2013年4月25日,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和中關村詩社共同主辦“當系統科學遇上詩詞——紀念許國志先生誕辰94周年專題研討會” 。

•許國志博士後工作獎勵基金

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設立《系統科學所許國志博士後工作獎勵基金》旨在吸引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年輕人員進入系統科學所博士後流動站。在兩年的期限內以利於他們完成科研工作任務,並迅速成長為高水平專業人才,為系統科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