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書力圖使設計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從自發的操作走向自覺的技術美的創造-確市起以技術美學為核心的設計學科的學術體系。
本書從美的共性出發,論述了美的本質與特性、美的形式及其與內容的關係,從美的個性出發,論述了美的分類、各類美的不同特點、特別是技術美的不同於藝術美的特性。
本書從審美共性出發,淪述什麼是審美感受、什麼是審美意識,審美意識與社會、文化的聯繫,從審美的個性出發,論述了技術美的不同於藝術美的美感的來源。
本書正確闡明現代設計是現代巨大生產力的組成部分,論述不同於藝術美的技術美就誕牛於這種生產實踐活動之中。它既反映在這一活動的成果中,也反映在這一活動的過程及其開展這一活動的環境之中。
本書論述了技術美創造不是一種單純基於形式創造的形式美,而是一種更主要的基於通過物的形式所創造的人類自身功能的象徵價值、一種具體美。
作者簡介
1960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機系。1988年任上海工業大學教授,後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工學博士。兼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技術美學專委會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理事等職。從事的研究有:計算機模式識別與合成、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計算機書法、人工神經元網路在視覺心理信息處理中的套用、色彩心理認知特性、設計美學、工業設計與設計部門符號學等。
從事本科生與研究生教學的課程有:模式識別、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工業設計概論、設計色彩方法、設計符號學、透視畫法等。在國內外發表上述有關領域學術論文六十餘篇。發表的著作有:《工業設計理念與方法》、《現代設計辭典》、《設計色彩學》、《設計符號學》、《馬如蘭張憲榮·張萱祖孫三代書畫選》、《電工基礎》等9部。在國內外參展中西繪畫、書法篆刻作品30餘次計360餘件;並在國外舉辦三次個人展,在國內舉辦祖孫三代書畫展等。獲得獎勵有:日本國西宮藝術文化協會獎;中華全國優秀科技圖書1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2等獎;全國流行色論文評比3等獎等。並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編輯推薦
本書可作為本科院校、研究生院有關現代設計各學科的教材,也可作為設計院、設計事務所、企業的設計部門從事產品設計、傳播設計與環境設計等一切設計工作的設計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設計文化
1.1設計學科
1.1.1設計之所以誕生
1.1.2設計按需求的分類
1.1.3設計按工藝技術的分類
1.2設計文化
1.2.1設計的人本理念
1.2.2產品的實用價值
1.2.3產品的象徵價值
1.2.4產品的文化價值
思考與練習
第2章美與審美
2.1何謂美學
2.1.1美學的研究對象
2.1.2美學研究的三大領域
2.1.3美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2.2美的認識史
2.2.1對美的本質的種種認識
2.2.2馬克思主義美學觀
2.2.3對美的本質認識的對立與統一
2.2.4符號學美學觀
2.3美的本質
2.3.1美具有物理的載體
2.3.2 美在事物的可感形式中
2.3.3 美是事物的內涵
2.3.4審美
2.4美的特性
2.4.1美的形象性
2.4.2美的感染性
2.4.3美的社會性
2.4.4美的新穎性
思考與練習
第3章技術美的特性
3.1美的形態
3.1.1藝術美
3.1.2現實美
3.2什麼是技術美
3.2.1技術美學的誕生
3.2.2技術美的審美客體
3.3技術美的形成與審美關係
3.3.1技術美認識的誤區
3.3.2技術美的形成及其領域
3.3.3人的客體性與主體性
3.3.4技術美的審美關係
3.4技術美的特性
3.4.1技術美的一般美學性質
3.4.2技術美特有的美學性質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技術產品審美對象的構成
4.1技術美構成的若干問題
4.1.1新產品的形式
4.1.2裝飾時期可以休矣
4.1.3技術美的構成要素
4.2內容要素
4.2.1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4.2.2功能要素
4.2.3人因要素
4.2.4環境要素
4.2.5經濟要素
4.2.6內容要素小結
4.3形式要素
4.3.1內形式與外形式
4.3.2結構要素
4.3.3形態要素
4.3.4材質要素
4.3.5色彩要素
4.3.6技術要素
4.3.7形式要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5章產品設計美的創造
5.1何謂設計美
5.1.1設計美與技術美
5.1.2設計美與藝術美
5.2設計美的創造
5.2.1 設計美的形成
5.2.2設計美的創造過程
5.2.3設計美的樣式與風格
5.2.4從形式美到技術美
5.2.5設計美學小結
5.3形式法則
5.3.1多樣與統一
5.3.2對比與調和
5.3.3平衡
5.3.4對稱
5.3.5節奏
5.3.6比例與尺度
5.3.7小結
5.4設計美創造實例
5.4.1設計形式美與非目的構成
5.4.2設計美與目的構成
5.4.3設計美創造舉例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