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教程[周鳴爭主編書籍]

計算機網路教程[周鳴爭主編書籍]
計算機網路教程[周鳴爭主編書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計算機網路教程》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鳴爭。

內容簡介

《計算機網路教程》一書是一本介紹計算機網路原理的教程書籍。全書總共分為了九個章節。較全面地介紹了關於的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區域網路、網路層與網路互連、運輸層、套用層、多媒體網路、網路安全與網路管理等內容。本書層次清晰,內容較全面系統。在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闡述的同時,力圖反映出計算機網路的一些新發展。

本書是一本介紹計算機網路原理的教程。全書共分為9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區域網路、網路層與網路互連、運輸層、套用層、多媒體網路、網路安全與網路管理等內容。在附錄中,收錄了一些與本書相配套的算法和相關的RFC文檔,並給出了部分習題的答案與提示,供讀者參閱。本書層次清晰,內容全面系統,圖文並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闡述的同時,力圖反映出計算機網路的一些新發展。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以及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計算機網路套用與信息技術的工程人員參考。

目 錄

第1章 計算機網路概述1

1.1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1

1.1.1 面向終端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1

1.1.2 以分組交換為核心的第二代計算機網路3

1.1.3 以OSI為核心的第三代計算機網路3

1.1.4 以高速和多媒體套用為核心的第四代計算機網路4

1.2 數據交換技術4

1.2.1 線路交換技術5

1.2.2 存儲轉發技術6

1.3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與類型7

1.3.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7

1.3.2 計算機網路的類型8

1.3.3 區域網路、城域網、廣域網和個人區域網9

1.4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與功能10

1.4.1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10

1.4.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11

1.4.3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12

1.5 網路體系結構及協定13

1.5.1 體系結構與協定13

1.5.2 ISO/OSI網路參考模型14

1.5.3 TCP/IP模型15

1.5.4 OSI/RM和TCP/IP模型的區別17

1.5.5 網際網路標準17

1.6 網際網路介紹18

1.6.1 網際網路的發展18

1.6.2 網際網路在我國的發展19

習題21第2章 物理層23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23

2.2 數據通信及編碼技術24

2.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24

2.2.2 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27

2.2.3 數據編碼技術29

2.2.4 基帶傳輸技術和頻帶傳輸技術32

2.2.5 數據傳輸介質34

2.3 多路復用技術42

2.3.1 頻分多路復用42

2.3.2 波分多路復用43

2.3.3 時分多路復用43

2.3.4 碼分多路復用44

2.4 常見的物理層標準45

2.4.1 EIA RS-232-C/V.24接口標準45

2.4.2 EIA RS-449, RS-422-A, RS-423-A標準46

2.5 常用的寬頻接入技術47

2.5.1 xDSL技術47

2.5.2 光纖同軸混合網49

2.5.3 FTTx技術50

2.5.4 無線寬頻接入技術50

習題54

第3章 數據鏈路層56

3.1 數據鏈路層基本概念56

3.1.1 數據鏈路層概述56

3.1.2 數據鏈路層功能57

3.1.3 數據鏈路層服務58

3.2 幀與成幀58

3.2.1 幀的基本格式59

3.2.2 成幀與拆幀59 3.2.3 幀的定界59

3.3 差錯檢測和糾錯方法61

3.3.1 差錯產生的原因61

3.3.2 奇偶校驗61

3.3.3 海明碼63

3.3.4 循環冗餘檢測64

3.4 可靠傳輸原理65

3.4.1 停止等待協定65

3.4.2 回退N幀協定66

3.4.3 選擇重傳ARQ協定69

3.5 數據鏈路層協定實例70

3.5.1 高級數據鏈路控制70

3.5.2 PPP協定70

3.6 異步傳輸方式73

3.6.1 基本概念73

3.6.2 ATM的套用75

習題76

第4章 區域網路78

4.1 區域網路概述78

4.1.1 區域網路的功能特點78

4.1.2 常見的區域網路拓撲結構78

4.1.3 IEEE 802標準概述79

4.1.4 區域網路的體系結構81

4.2 介質訪問控制CSMA/CD協定82

4.2.1 碰撞和檢測82

4.2.2 指數退避算法84

4.3 乙太網技術85

4.3.1 傳統乙太網85

4.3.2 快速乙太網89

4.3.3 千兆位乙太網92 4.3.4 萬兆乙太網94

4.4 區域網路組網設備95

4.4.1 伺服器與工作站96

4.4.2 網卡96

4.4.3 物理層設備與組件97

4.4.4 網橋與交換機99

4.5 虛擬區域網路105

4.5.1 虛擬區域網路簡介105

4.5.2 虛擬區域網路的實現技術106

4.6 令牌環網與FDDI技術109

4.6.1 令牌環網109

4.6.2 令牌匯流排網112

4.6.3 FDDI技術113

4.7 無線區域網路117

4.7.1 無線區域網路標準117

4.7.2 無線區域網路的結構120

4.7.3 IEEE 802.11協定120

習題122

第5章 網路層和網路互連126

5.1 概述126

5.1.1 網路層基本概念126

5.1.2 網路服務模型128

5.2 網路互連131

5.2.1 概述132

5.2.2 IPv4編址132

5.2.3 IP數據報格式135

5.2.4 數據報轉發137

5.2.5 ARP與RARP139

5.2.6 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定141

5.2.7 動態主機配置協定143 5.3 劃分子網和無分類編址144

5.3.1 劃分子網144

5.3.2 無分類編址149

5.4 路由選擇150

5.4.1 路由選擇原理150

5.4.2 RIP協定154

5.4.3 OSPF協定158

5.4.4 BGP協定160

5.5 IP多播路由選擇162

5.5.1 多播的基本概念162

5.5.2 IGMP163

5.5.3 網際網路中的多播路由選擇164

5.6 路由器165

5.6.1 路由器基本結構165

5.6.2 路由器的功能167

5.6.3 第三層交換167

5.7 IPv6169

5.7.1 IPv6的概述169

5.7.2 IPv6數據報格式170

5.7.3 IPv4到IPv6的過渡171

5.8 虛擬專用網VPN和網路地址轉換NAT174

5.8.1 虛擬專用網VPN174

5.8.2 網路地址轉換NAT176

5.9 移動IP179

5.9.1 網路層中的移動性179

5.9.2 移動IP179

習題185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