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教育

觸摸教育

《觸摸教育》是2009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聖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觸摸教育》講述了:讓我們為教育這條船喊喊號子吧!這條船承載了太多的東西,教育是件如履薄凍的事,稍有不慎就有心靈受傷,請用心觸摸教育,摸到她的脈,才會懂她的心。

作者簡介

張聖華,男,山東人。現任中國教育報編委,記者部、發行部主任。 2000—2005年任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主編。 2005—2008年任中國教育報人文中心主任。 曾組織全國城市教師閱讀狀況大型調查並主持“重讀陶行知”活動,使全國閱讀陶行知人數大增。 《我們是否拋棄了陶行知》《把童年儲藏起來》《讓九億農民捧起書本》《大宋的話語權》等文章曾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主編《陶行知名篇精選》《大師背影書系》《教育尋根叢書》。其中,《陶行知名篇精選》和《教育尋根叢書》中的《過去的教師》為近年暢銷書。

圖書目錄

教育快評

我們是否拋棄了陶行知?

教育回頭看的理由

警惕有人在戲弄教育

不準感動

關於“問”的糾纏

你憑什麼做教師

空洞是一種危險

勸讀與自讀

爬坡式閱讀: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衝擊

引進謹防水土不服

對教育的理解就像淘金

“特級”教師真的好品牌

推薦圖書的正道

如何解“作文之難”?

深度觀察

今天怎樣設計“成長書單”

把童年儲藏起來

仰望與斷想:在大師背影之外的地方

我們迷路了嗎?

基層教育研究者的心靈世界

語文課:我們能否從教材中“突圍”?

在語文教育的路上我們失落了什麼?

沒有不會作文的孩子

凡有所學 皆成性格——關於語文課文的選法

呼喚個性化作文的時代潮流——《新作文》主編趙學文談作文的重新定位問題

同學少年時正當御風雲——電視劇《恰同學少年》引發大學生人生觀討論

9天,看見的是另外一個民族的眼睛——第三次中國高中生訪日代表團訪日側記

當代急喚陽光作品——一份調查表引發思考

中國小教師專業素養閱讀大面積空白

“教師專業素養基本書架”

為教師讀專業素養圖書找門道

與名家對話

誰在啟發教育思考——訪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所廣

在怎樣的尺度下診斷課堂?——訪楊九俊先生

新課程標準下的理想課堂到底什麼樣——訪《新課程優秀教學設計和案例》叢書主編

教育創新先要有新理念

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教育的思想支撐——訪《外國教育家評傳》編委、第四卷主編單中惠教授

這門課程該來得再早點——美國庫克大學副校長、《生涯規劃》著者黃天中先生

參與式教師培訓:旨在造血——訪西北師範大學呂世虎教授

在愛心之上構建民主精神

讓孩子過一種更有詩意的生活——關於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的對話

讓世界讀懂中華文化——訪北京語言大學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李慶本教授

馬克思從“天上”回到“人間”——楊耕教授談《馬克思傳》

以堅硬的筆寫出百年巨痛 ——訪《台灣風雲》作者閻延文

培養中國讀書人口

一隻半翅膀的低空飛行 ——2006年度教師用書出版發行盤點

教師用書選題空白與2006年度期待

在驚喜與遺憾中蹣跚成長

教材租型問題變得越來越酸

什麼是真正的科普狀態

怎樣在中國培育一個巨大的圖書市場——廣東圖書市場考察記

作文類期刊今朝“變臉”

“老夫子”唐裝西褲闖內地,孩子們是否買賬?

人物特寫

劉讓賢:紮根青藏高原的教育堅守者

正在走遠的東史郎

附一 地震時期教育特別報導

我們受災了,但我們更有力量了——綿陽教育救災突擊隊紀事

我怕誤了孩子們的高考——東汽中學教導處負責人王成傑的心事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綿陽九州體育館北川教師安置點紀事

老師,請給自己一個悲傷的機會

附二 人文追問

大宋的話語權

“朕且退矣”:大宋皇帝的“內禪”絕招

以假治國

對中醫進行文化拯救

國醫大師張燦王甲眼中的中醫振興大道

在家鄉的梨枝上搖

我的導師滕鹹惠先生

紅桃K

歐洲行隨想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