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解讀故宮:一座宮殿的歷史和建築》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了這座歷史悠久的皇家居住城的歷史和建築結構。對於中國古代建築愛好者,尤其是對北京宮殿感興趣者來說,《解讀故宮:一座宮殿的歷史和建築》的出版絕對是一大福音。
圖書目錄
第一章故宮的前世/1
1北京古城的前身——薊城的幾度變遷/2
薊城——兩周諸侯國的王城/2
幽州城——漢唐州郡的治所/2
遼南京城——建於舊幽州城的遼國陪都/3
金中都——中國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4
元大都——體現儒家文化的城市/5
2明初三都/10
吳王宮建設概況/10
明代臨濠(鳳陽)中都城建設概況/11
明代南京大內建設概況/12
3明代遷郜北京始末/14
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變”/14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15
4明北京城和紫禁城修建始術/16
明永樂時期/17
明正統時期/18
明嘉靖時期/18
明末時期/19
明代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布局特色/19
5清北京皇城與紫禁城/22
清代皇城/23
清代紫禁城/24
第二章故宮的營造法式/29
1中國古代宮城的設汁思想/30
遵循周禮古制的王城規劃思想/30
非壯麗無以重威/33
象天法地,以顯帝王之尊/33
天子居中而立/37
陰陽五行,以求吉祥/37
尊祖孝親/38
天子至尊的禮序/39
2古代宮城的基本規制/40
古代宮城基址規模之制/40
城中城之制/41
“五門三朝”之制/42
“左祖右社”之制/43
“前朝後寢”之制/43
中軸對稱之制/45
四隅之制/46
郊壇之制/46
3紫禁城單體建築的等級差別/48
台基形式與等級/48
高台與建築等級/48
面闊間數與建築等級/51
丹陛橋與建築等級/52
宮門前建橋與建築等級/53
木材的材質與建築等級/54
柱色與建築等級/54
房頂形式與建築等級/54
蹲脊獸的數量與建築等級/56
琉璃瓦顏色與建築等級/57
門色、門釘與建築等級/57
建築彩畫與建築等級/58
4督建官員和著名工匠/59
明代督建官員和著名工匠/59
清代著名工匠/61
第三章故宮的建築形制/63
1城池建築/64
紫禁城城牆/64
紫禁城角樓/65
紫禁城護城河/65
內金水河/66
2紫禁城四門/67
午門/68
東華門/69
西華門/70
神武門/71
3重要的宮門/72
太和門/72
協和門、熙和門/74
乾清門/74
景運門、隆宗門/75
4宮廷廣場/77
太和門廣場/77
太和殿廣場/78
乾清門廣場/79
5外朝三大殿/81
太和殿/81
中和殿/83
保和殿/84
6外朝三大殿的輔助建築/86
體仁閣與弘義閣/86
文華殿/88
武英殿/90
7內廷後三宮/92
乾清宮/93
乾清宮東、西廡房/94
交泰殿/99
坤寧宮/100
養心殿/102
8太子宮、皇子宮/106
毓慶宮/106
重華宮/107
乾清宮東五所/109
南三所/111
9后妃寢宮/112
景仁宮/112
延禧宮/115
承乾宮/116
永和宮/117
鍾粹宮/119
景陽宮/121
永壽宮/123
太極殿/124
翊坤宮/126
長春宮/128
儲秀宮/130
成福宮/132
10紫禁城巾的御花園/133
御花園/133
寧壽宮花園/139
建福宮花園/144
慈寧宮花同/146
11紫禁城中的佛寺、佛堂/148
雨花閣/148
英華殿/150
慈寧宮大佛堂/152
12紫禁城中的道廟/152
欽安殿/152
天穹寶殿/155
城隍廟/155
四神祠/155
13皇帝家廟和齋宮/156
奉先殿/157
齋宮/158
14太上皇宮和太后宮/160
寧壽宮/160
慈寧宮/169
壽康宮/171
壽安宮/172
15宮廷藏書樓/173
文淵閣/173
搞藻堂/175
16其他建築/176
內閣大堂/176
南薰殿/177
箭亭/178
斷虹橋/178
井亭/179
內會水橋/180
第四章故宮建築裝飾細節/181
1屋頂裝飾/182
琉璃瓦/182
正吻/182
垂獸和戧獸/183
蹲脊獸/183
殿頂跑龍/185
寶頂/186
2斗拱/186
室外斗拱/187
室內斗拱/187
3外檐裝修/189
金扉金鎖隔扇門和檻窗/189
金絲楠木門窗隔扇/190
支摘窗/190
橫披窗/191
雀替/191
楣子與坐凳欄桿/191
匾額/192
楹聯/193
垂花門/193
垂花柱式窗罩/194
4內檐裝修/195
徹上明造/196
天花/196
盤龍藻井/197
隔扇/199
壁紗櫥/200
各式雕花木罩/200
仙樓/201
垂花柱式門罩/202
5建築彩畫裝飾/203
和璽彩畫/203
旋子彩畫/204
蘇式彩畫/205
6宮廷陳沒/205
太和殿陳設/205
中和殿陳設/207
乾清宮明間陳設/207
養心殿明間陳設/208
7展示皇權威儀的露人陳設/209
日晷/209
嘉量/210
江山社稷金殿/211
鎏金銅缸/211
銅香爐/212
銅鶴和銅龜/212
銅門獅和鎏金銅門獅/213
銅龍、銅鹿/214
銅鳳/214
銅麒麟/214
露陳墩/215
玉璧銅座屏/216
儀仗墩、品級山/216
8影壁/217
“八”字形琉璃影壁/217
隨牆琉璃影壁/218
五彩琉璃九龍壁/219
木屏風/219
大理石屏風/220
9墁地和牆體/221
御路/222
金磚墁地/222
磨磚對縫/223
10疊石山、疊石山盆景和奇異峰石
盆景/224
堆秀山/224
海參石/225
諸葛拜斗石/225
木變石/226
11石雕裝飾/226
御路石/226
漢白玉石螭首/227
淺雕雲紋石台階/228
漢白玉石雕花柱頭/228
漢白玉石雕花欄板/229
漢白玉石雕夾旗桿座/230
序言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古代叫紫禁城。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都非常優越,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是遼、金、元、明、清五朝建都之地,有過四座大內皇宮。遼、金的都城和皇宮在改朝換代的戰爭中焚毀了。洪武元年(1368),徐達率領大軍攻克了元大都,逐元帝於漠北。在朱元璋執政的洪武年間,曾先後修建過南京吳王府、臨濠(鳳陽)中都、南京大內三座大明皇宮。
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並在北京重建新都和皇宮。由於要弘揚大明王朝的新氣象,又有明初所建三座大明皇宮的實踐經驗和教訓,明成祖朱棣對北京都城和皇宮的修建自然會有更新、更高、更符合漢族禮制的要求。北京紫禁城的修建畢竟是在農業文明時代,所用的建築材料是傳統的土木磚石,所用的建築工藝也是傳統的大木結構,除選材精到和做工精細外,紫禁城的宏偉壯麗、皇權神聖主要是靠建築的空間系列變化來表現。因此,紫禁城建築的群體布局和文化內涵便是最有決定意義的因素。皇宮的布局設計強調天命至尊、皇權無上,集君權、族權、神權、夫權於一身的皇帝,成為人間的最高代表。因而必然要以封建時代特有的儒家學說、風水學說作為指導思想,在布局設計上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仔細的推敲。所以北京紫禁城的布局規劃,最符合《周禮·考工記》所載的有關王城的規劃設計。雖然在兩千年前的周代就有理想的王城規劃設計,但歷史上成功的實例卻不多見。在明代以前,只有元大都皇宮算是最成功的一例。但北京紫禁城的布局規劃,在體現皇權至高無上方面遠遠超過元大都皇宮,也更有漢族文化特色。
在改朝換代的歷史大變革中,戰勝的一方總是要把戰敗王朝的都城和皇宮付之一炬,繁華的都城和金碧輝煌的皇宮都化作熊熊燃燒的大火、濃煙、焦土、瓦礫,很少有都城和皇宮能倖存下來。明初所建的南京吳王府、臨濠(鳳陽)中都皇宮、南京皇宮,雖然有不同的命運,但在清初時就已是殘破不堪,有的已成一片廢墟了。只有北京紫禁城作為大明皇宮歷時224年後,在明、清換代的戰爭中又倖存下來,繼而又成為大清王朝的紫禁城,此後又傳十帝,歷時267年。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皇宮中歷史最悠久、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封建皇宮。北京紫禁城雖然在明、清兩代一直不斷地建設、重建、改建、擴建,但它基本規模仍然是明永樂時期所確定的紫禁城,至今仍能看到許多明代的古建築。這是彌足珍貴的。
本書以介紹北京故宮的建築為主,插入相關的文史知識,配有相當數量的實景照片,便於讀者更加詳細地了解北京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