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glidae
分類:鮋形目鮋亞目
種類:全世界共有14屬120種以上,台灣現有3屬15種
生態:底棲,卵生,肉食 主圖:黑角魚(Chelidonichthy kumu),最大體長60cm
生活在溫帶及熱帶大陸棚多泥沙海底的角魚科魚類,和鮋科一樣也是屬於鮋亞目。它最引人注目的一項特徵就是具有如翅膀般寬大的胸鰭,而且胸鰭最下方還有二至三枚長指狀的鰭條,能讓它在海底「行走」。體型最大可達1公尺的角魚,頭部被覆著骨質硬甲,框前骨具有向前突出、稱為「吻突」的角,這是它為什麼叫做「角魚」的原因。台灣東北角海域常見的「黑角魚」即中國大陸所稱的「綠鰭魚」,因為它寬大的胸鰭內面呈深綠色,張開時十分醒目。它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棲息在30~40公尺沙泥底海域;以蝦類、軟體動物和小魚為食。
角魚科魚類能利用鰾的推動來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因此其英文俗名叫做「海中知更鳥」(sea robins)。此外,角魚的胸鰭下方2~3枚分離的鰭條,不僅可以彎曲,在海底「爬行」,還能偵測出藏在海床底下的獵物,將之挖出來吃,真是多功能使用。有時為了便於掠食或者逃避掠食者的攻擊,它也會埋身於沙地中。當受到威脅時,則會張開胸鰭,某些種類還會露出內側鮮豔的「假眼」,以嚇退敵人。
角魚科魚類包括角魚和黃魴鮄兩個亞科。主要的差別在黃魴鮄的身體披有骨板狀鱗片,下頜有須,胸鰭的鰭基較寬,下部游離的軟條只有兩根。此外,黃魴鮄頭部的骨板特別發達,且有各種不同的造型,十分有趣,這也是分辨種類的特徵之一。黃魴鮄棲息的水域較角魚深,台灣記錄3屬5種。
相關詞條
-
角齒魚科
它們是古老而形態極為特殊的淡水魚類。骨骼大部分終生為軟骨,具很發達的脊索,無椎體。心臟有動脈圓椎。腸內具螺旋瓣。具泄殖腔。胸鰭、腹鰭為雙列式原鰭,在分節...
角齒魚科 分布 -
雙角魚科
thele細瓣雙角鮟鱇Diceratias osus球形雙角鮟鱇Diceratias glomerosus派爾雙角鮟鱇Diceratias
簡介 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棲所生態 科目種屬分類 -
飛角魚科
大棘豹魴鮄Dactylopten 長鰭魴鮄Dactylopten 蒂氏豹魴鮄Dactylopten
簡介: 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棲所生態: 科目種屬分類: -
角蝶魚科
體極側扁而高。口小;齒細長呈刷毛狀,多為厚唇所蓋住。吻突出。背鰭硬棘延長如絲狀。體呈白至黃色;頭部在眼前緣至胸鰭基部後具一極寬黑橫帶區;體後端另具一黑橫...
命名 分布 形態特徵 -
塘角魚
塘鯴,魚類,可食用,學名鬍子鯰,在分類上屬鮎形目、鬍子鯰科。屬於熱帶、亞熱帶魚類,廣布於我國南方各地,既是營養豐富的消費品,又是具藥用價值的滋補品。因而...
塘角魚 -
角魚
角魚(學名:Epalzeorhynchos bicornis)屬鯉科野鯪亞科角魚屬,本屬為東洋區一特有屬,共有數種,以中南半島為分布中心,向南伸展達蘇門...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種群現狀 分類學 保護等級 -
突角鼻魚
突角鼻魚(學名:Naso annulatus)為刺尾魚科鼻魚屬的魚類,俗名環紋鼻魚。性情溫和,幼魚在約1公尺深的淺水區活動,成魚則成群洄游於斷崖邊25公...
基本介紹 瀕危狀態 形態特徵 特點 棲所生態和習性 -
角鐮魚
角鐮魚 是鐮魚科內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及東太平洋區的一種魚類。
名稱 分布: 型態特徵: 生態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