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科名:雙角鮟鱇科、雙角魚科科名:Diceratiidae
科俗名:Doubleanglers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主要三大洋之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但東太平洋至今尚未發現,其中大西洋有3種之發現,而印度-太平洋亦有3種之發現。分布深度以中水層為主,成熟或大型魚體可能為底棲性形態特徵
身體短且胖;體高約為體長之50%。鼻孔位於頭前部兩側,為管狀。眼部小,位於皮下,具有半透明膜覆蓋。鰓孔開口大,位於胸鰭基部下方,呈卵圓形。口大且上下頜強壯,下頜略為超出上頜;口裂略為傾斜至垂直,後端約位於眼部部下方;下頜具有相當發達之聯合骨棘。頭部、背部及尾柄皮膚具一或數列黑色乳突(papilla),推測應具有側線之功能。表皮具相當多之微細棘分布於全身包含吻觸手,但不存在上下頜兩側及餌球。胸鰭約位於身體1/2至2/3,背鰭及臀鰭位於身體末端,靠近尾鰭,尾柄相當短;軟條具色素或無,但軟條間連線之膜不具色素。背鰭軟條5-7;臀鰭軟條4;胸鰭13-15;尾鰭軟條9(少數為8);不具腹鰭;鰓被架6條;胸鰭輻射骨3片。全世界計2屬6種(Nelson,2006)。棲所生態
深海魚類,分布深度以中水層為主,成熟或大型魚體可能為底棲性。具明顯之雌雄異形的特徵,同一種雌魚可比雄魚大16倍余。雄魚不行寄生生活。科目種屬分類
邵氏蟾蜍角鮟鱇Bufoceratias shaoi蟾蜍角鮟鱇Bufoceratias thele
細瓣雙角鮟鱇Diceratias bispinosus
球形雙角鮟鱇Diceratias glomerosus
派爾雙角鮟鱇Diceratias pileatus
副夢鮟鱇Paroneirodes glomerosus
後棘蟾鮟鱇Phrynichthys thele
背鞭蟾鮟鱇Phrynichthys wed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