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閣,位於江西省德安縣城北四公里地之烏石門。這裡風光旖旎,歷史文化悠久。《尚書.禹貢》載∶大禹治水,「過九江至於敷淺原」。古人考證∶敷淺原即今之德安。相傳大禹將烏石山闢為兩半,博陽河從中穿過流入鄱陽湖。後人把烏石山開口初稱為烏石門,歷代有人來此考禹跡。蔡雙峰《和黃炎培來德安訪敷淺原禹跡韻》雲∶
一經倖免殉秦火,千載爭相問古源。神禹隨刊來遠足,野人耕鑿幾忘言。北連潯郡風偏隔,南接破湖路未昏。猶喜敷陽今不改,依然渾樸舊山村。
烏石門是旅遊勝地。漢朝以後,歷代在北方建都的王朝通往今之江西、福建、廣東等地驛道均從烏石門經過。驛道邊有一股清泉從烏石山的西半部流出,為驛道上行人提供了解渴洗塵的方便。明朝正統八年(一四四三年),進士周振創修《德安縣?》,把此泉定名為「烏石清泉」,作為德安八景之一,列入《縣?》,並題《烏石清泉》詩云∶
驛道青松接紫煙,通靈雲液自濺濺。岩深到底名敷淺,水白偏宜映石丸。疏鑿痕留神禹跡,泉甘味自葛仙傳。渴來一勺通三昧,總作烏龍悟後禪。
明萬曆間,德安知縣倪有厚建亭於泉邊供驛道行人休息飲泉。清雍正間,知縣李宗瀚重建,懸匾曰「清泉亭」。
觀音閣始建於明朝初年,原是官建的一幢樓閣,派人在此用清泉烹茶售給驛道行人解渴,不久一僧人在閣後石龕內供一尊觀音菩薩像,作為驛道行人祈求平安場所,因此而名「觀音閣」。閣坐西朝東,背負烏石山,面臨博陽河,驛道從門前通過。古時觀音閣遊人多,香火盛。達官貴人到此被風光迷戀、題詠刻石者亦多。清乾隆丁亥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四月,文華殿大學士江南河道總監高晉(滿族人)來德安視察,在觀音閣飲了烏石清泉後題「我愛其清」四字刻石。乾隆甲午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十月,文學家李調元(四川人)任廣東學政時,路過烏石門盛讚觀音閣風光之美,題一絕刻石雲∶『蒼松怪石起嶙峋,烏石岩前暫駐輪。絕勝嘉陵江上路,淡煙微雨送行人。』
道光乙酉五年(一八二五年),翰林福申(滿族人)赴兩廣主持鄉試,在觀音閣休息題「山水清音」四字刻石。
觀音閣在歷史上多次被毀,而又多次重建。因交通方便,風光獨好,又多次被地方政府占用其非佛殿之餘房。清朝在這裡設卡收稅;民國時,德安縣第二區公署和烏石鄉公所前後在此辦公;解放後,德安縣農業生產辦公室也一度駐此,觀音閣實是僧家和政府都重視的地方。
一九八五年「大躍進」,觀音閣因妨礙公路擴寬被拆除,觀音菩薩坐於露天之中。一九六二年,民主人士劉漢博士回鄉探親,對此感傷不已,題一絕句雲∶「傑閣紅牆已廢墟,石龕大士苦低眉,此是德安名勝地,當年風物認依稀。」縣委書記朱寶榮、縣長萬瑞世見此詩,指示工交部在公路邊做一小屋,將觀音菩薩移置其中,供人燒香朝拜。「文革」「破四舊」,小屋和佛像被徹底毀掉。「文革」結束,宗教活動恢復正常,信眾在廢墟上燒香朝拜,要求重建觀音閣。一九九二年,烏石門人將信眾的要求用書面反映給政府,政府表示同意信眾的要求,由烏石門人開始募捐重建。於是重建觀音閣善舉很快地在城鄉展開,有的贈水泥,有的贈木料,有的贈磚瓦,有的贈石獅子,贈人民幣百元以上者甚多。並請廬山白鹿洞書院園林設計師作實地勘察規劃,將閣址從山下移至山上。舉頭遠望,東南北三方景色盡收眼底。
重建觀音閣訊息傳出,寺廟亦來支援。廬山東林寺住持果一法師親自送來觀音菩薩雕像一尊。這尊佛像來歷不凡,原是印度在周總理到訪時贈送的,總理把它移交中國佛教協會保存。「文革」後東林寺重建,中佛協轉送給東林寺。如今東林寺又送來觀音閣永遠定座。真是萬里風塵,善緣遠結。
一九九三年八月,觀音閣主殿落成,果一法師和雲居山真如寺達定法師前來祝賀並共同主持典禮佛事。一九九六年三月,觀音閣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德安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對外開放。
觀音閣重建後,以園林形式呈現,共占山地八十畝。其中觀音正殿一幢,殿門匾額由青年書法家孫家驥手書。小殿一幢,供居士來此休息和僧尼掛單之用。客堂一幢,供旅遊者休息。經堂一幢,為台胞劉俊楠、王金女夫婦功德修建,供念經之用。清泉亭一座,亭匾和《烏石清泉亭記》由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女書法家王蓮芬手書。烏石清泉新進一口,井碑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老將軍楊恬手書。為加強管理,成立觀音閣佛教理事會。由會長協助住持處理重大事務。
觀音閣交通方便。京九鐵路和南(昌)九(江)高速公路從此經過。由縣城通往本縣之黃蛹、高塘、林泉、豐林、聶橋、吳山、樟樹、愛民、鄒橋、付山、塘山、白水街、車橋、磨溪,九江縣之馬回嶺、黃老門、岷山等鄉鎮客班車,均在閣門前上下客。
寺址∶江西省德安縣烏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