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模式論,H.L.A.哈特關於法律的觀點。它是哈特在批判J.奧斯丁法律命令模式的基礎上建立的。哈特強調規則觀念在理解法律性質方面的作用,並從分析規則入手建立他的法律模式。(1)法律是一種規則體系。關於規則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內在觀點和外在觀點。內在觀點指接受這種規則並以此為指導的人所持的觀點;外在觀點指本人並未接受這些規則的旁觀者所持的觀點。與此相適應,就有關於規則的兩種陳述,即內在陳述和外在陳述。引起人們注意一個規則、對違反這一規則的行為加以批評,並承認這種批評為正當,這都是關於規則的內在陳述。外在陳述是外人對某項法律或法庭事實上將作什麼的一種判斷或描述。法律由於內在和外在兩方面的區分,使法律區別於一般習慣的社會規則。(2)法律是主要規則和次要規則的結合。法律制度區別於非法律制度的特徵就在於,法律是由主要規則和次要規則這兩類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規則的結合。主要規則設定義務,直接指導那些生活在這個法律制度下的人們,又稱“設定義務的規則”。次要規則是關於規則的規則。它規定人們可以通過言論和行動引入新的主要規則,取消或修改舊規則,或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決定這些規則的作用或控制它們的實施,又稱“授予權利的規則”。僅由義務規則組成的簡單的社會控制形式存在著法律不確定性、靜止性和用以維護規則的社會壓力的無效性。要清除這種缺陷,其辦法是以不同種類的次要規則來補充主要的義務規則。這種次要規則包括承認規則、改變規則和審判規則。承認規則是主要規則取得法律效力的規則;改變規則是授權個人和集團實行新的主要規則;審判規則是關於審判權的歸屬和程式的規則。主要的義務規則同次要的承認規則、改變規則、審判規則的結合,構成了法理學科學的關鍵。在所有的法律規則中,承認規則是最主要的,它是法律制度的基礎;因為它提供了用以評價這一制度其他規則的效力和準則。在一個現代法律制度中,存在不同的法律淵源,因而承認規則也就是複雜的。當幾個準則構成一個等級體系時,其中之一則是最高的和最終的。這一最終規則不存在有無效力的問題,它的存在是一個無需證明的事實。(3)由規則構成的法律是一種開放的結構。判例和立法作為社會控制的主要結構(手段),在細節和局部上有其不確定性,當它們套用於具體的案件時,存在一種進一步選擇的問題。立法者和執法者都是人,而不是神,人所使用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開放性的結構,它有待於進一步的解釋。所以,法官和其他官員在規則的部分含義是清楚的條件下,需要而且必須有處理的許可權,即創造性的司法行為。在行使這種處理許可權時,他們必須要注意法律以外的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法院也執行著產生規則的功能。規則模式論,是哈特的新分析法學的核心內容。
相關詞條
-
職務犯罪偵查模式論
一、職務犯罪的概要/12 四、職務犯罪偵查模式的結構要素/27 三、對職務犯罪的偵查/132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
論法學思維的三種模式
《論法學思維的三種模式》是2012年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爾·施密特,譯者是蘇慧婕。 該書共三章,分別為法學思維模式的區分、法學思維模式在法...
內容簡介 目錄 -
論上市公司委託書徵集的法律規則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
暗箱模式
暗箱模式,就是將企業的關鍵性資源整理和處理在各種各樣的暗箱中,然後運用各種機制共享暗箱中的資源。暗箱模式是實現複製成長戰略的一個重要手段,與通常所說的“...
定義 操作實務 經典案例 背景分析 套用 -
《制度法論》
《制度法論》是(英)麥考密克,(奧)魏因貝格爾編著的法律類作品,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在2004年1月1日出版。該書是集麥考密克和魏因貝格爾過去分別發表的...
簡介 導讀 內容介紹 作者簡介 -
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的實質,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把科學社會主義原則與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結合,走出的一條後發國家的現代化之路。這是一條...
定義 淵源與發展 基本特質 基本經驗 政治智慧 -
一體化民主決策模式
一個國家的政策決策模式與另一個國家的政策決策模式往往存在著很大差別,這些差別是由一系列因素所決定的。
影響因素 基本特點 理論意義 結語 相關詞條 -
蘭格模式
蘭格模式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關於在社會主義計畫經濟中能否合理配置資源的大戰中,以米塞斯、哈耶克為代表的一些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斷然否定了在社會主義經濟中能...
基本概述 所含內容 決策層次 產生與發展 基本意義 -
刑事傳聞規則研究
《刑事傳聞規則研究》是由何邦武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9年法律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後記 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