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鐵夫

盛情難卻,覃老只好再向師生們講了在長老剿匪的故事。 講完剿匪的故事,下午一點多鐘,覃老才離開長老前往九圩中學。 在九圩,覃老向師生們講述了韋拔群派特派員到九圩鄉組織農會鬧革命的故事。

1947年初,覃老及其愛妻陳偉芳在老河池縣城中和街擺設了一個名叫“新生書店”的書攤,這個書攤其實是地下黨在河池縣城設立的秘密聯絡站。1949年初,河池地下黨的武裝鬥爭打響不久,覃老就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中隊桂西指揮部十支隊三十二支隊大隊長,同年10月擔任獨立營營長等職。覃老帶領這些隊伍,轉戰在河池縣西南部及東蘭、大化和都安等縣邊鄰,不斷打擊消滅國民黨反動派。由於這支部隊英勇頑強,戰鬥有功,聲望很高,故民眾被譽稱為“鐵隊”,是當時十支隊的主力。“覃鐵夫”的威名因此芳名廣為人知。
然而,解放之後,覃鐵夫老人卻歷經坎坷,在1952年的“三反”運動中蒙受不白之冤入獄,1953年得以平反不久又挨處分,被趕回保平老家當農民,“文革”期間,再次蒙冤受害被打成“牛鬼蛇神”,充當牛倌。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才恢復公職和黨籍。1984年11月當選為河池市(縣級)首屆政協主席直至1986年離休為止。
覃老不僅在抗日戰爭中和解放戰爭年代為黨為人民作出了豐功偉績,而且在1986年離休之後,仍然繼續發揮餘熱,為黨為社會作出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好事。
餘熱盡揮 情寄後人
覃老回憶往事時,侃侃而談。任政協主席時,很多機關和學校常常邀他去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離休後的頭幾年,邀請他作報告的單位和學校更多。只要他的身體吃得消,他從來都沒有拒絕過邀請,金城江城區的各中國小以及東江、六圩、河池、長老、九圩、保平等許多鄉鎮他也都先後去作過報告。
有一年清明前,鄉下有許多學校來人來函邀請覃老給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他先到了長老鄉。聽說他來了,中國小的師生和鄉村幹部以及民眾也聞訊趕來,把長老中學的操場擠得水泄不通。
這天,覃老講了獨立營和35大隊在長老阻擊國民黨103軍347師,配合解放軍俘虜了師長潘漢逵和以下官兵1400多人的戰鬥故事。講完後已時近中午,按計畫下午還要走到九圩鄉。可長老的師生們怎么也不讓他走,鼓掌聲一陣接一陣,要求他再講講在長老的戰鬥故事。盛情難卻,覃老只好再向師生們講了在長老剿匪的故事。講完剿匪的故事,下午一點多鐘,覃老才離開長老前往九圩中學。在九圩,覃老向師生們講述了韋拔群派特派員到九圩鄉組織農會鬧革命的故事。到下午4點多鐘,故事剛講完,江潭中學就派機車把他接走,他又給該校師生們講了渡邊村的戰鬥故事,晚上又給江潭林場工人講戰鬥故事,直到深夜才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九圩國小就把他接去講革命故事,下午又到古丹水庫給正在修水渠的民工講故事,當天晚上就和民工睡在棚里。
第三天,覃老從古丹水庫步行到保平,突然感到腰部疼痛難忍,但他仍堅持在李明、覃天銘兩位烈士墓前給保平中學師生講述烈士的戰鬥歷程和英勇犧牲的事實,直到下午接得市政協的通知,他才疲勞地回金城江參加其他會議。
編撰革命史
1996年,在一次老同志的會議上,有人提出河池市(現金城江區,下同)是革命老區,應該有一本完整的革命鬥爭史料。老同志的意見引起了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經過研究,最後就將這個重任交給了覃老。覃老當時已經80高齡,但身體硬朗,許多往事記憶猶新,他便欣然接受了組織交給的任務。於是從1996年10月開始收集資料,編寫出提綱,到1997年6月,他已完成了18萬多字的初稿,並把書名定為《河池風雲》。不久,《河池風雲》一書出版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006年4月,覃老又完成《坎坷人生不言愁》一書。
現在,覃老已是92歲高齡了,但是身體還健康,頭腦清醒,記憶力強,談笑自如,因此他樂觀地告訴我,他要活到100歲以上,還要揮毫寫《生命的戰歌》,為盧繼馨、韋景光、覃天銘、李明等幾十位先烈們整理其光輝戰鬥傳略,以不辜負他們的歷史功績和傳教革命後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