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科學造福於人類,而不成為禍害

要使科學造福於人類,而不成為禍害

這是愛因斯坦於1931年對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學生的講話,初稿最初發表在1931年2月17日的《紐約時報》上。最初《紐約時報》上用的標題是《科學和幸福》。

作者簡介

要使科學造福於人類,而不成為禍害 要使科學造福於人類,而不成為禍害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裔猶太人,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係”的創立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套用等方面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作品原文

看到你們這一支以套用科學作為自己專業的青年人的興旺隊伍,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可以唱一首讚美詩,來頌揚套用科學已經取得的進步,並且無疑地,在你們自己的一生中,你們將把它更加推向前進。我所以能講這樣一些話,那是因為我們是生活在套用科學的時代和套用科學的家鄉。
但是我不想這樣來談。我倒想起了一個不稱心的妻子的小伙子,當人家問他是否感到幸福時,他回答說:“如果要我說真心話,那我就不得不扯謊了。”我的情況也正是這樣。試構想,一個不很開化的印第安人,他的經驗是否不如通常的文明人那樣豐富和幸福?我想並不如此。一切文明國家的兒童都那么喜歡扮“印第安人”玩,這是值得深思的。這樣了不起的套用科學,它既節約了勞動,又使生活更加舒適,為什麼帶給我們的幸福卻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怎樣正當地去使用它。在戰爭時期,套用科學給了人們相互毒害和相互殘殺的手段。在和平時期,科學使我們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沒有使我們從必須完成的單調的勞動中得到大多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為機器的奴隸;人們絕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厭倦地工作著,他們在勞動中毫無樂趣,而且經常提心弔膽,惟恐失去他們一點點可憐的收入。
你們會以為在你們面前的這個老頭子是在唱不吉利的反調。可是我這樣做,目的無非向你們想使你們一生的工作有益於人類,那么,你們只懂得套用科學本身是不夠的。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鬥的主要目標;關心怎樣組織人的勞動和產品分配這樣一些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用以保證我們科學思想的成果會造福於人類,而不致成為禍害。在你們埋頭於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