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古城

西蜀古城

西蜀古城,古名“馬鎮”,又稱馬街,早在三國時代,蜀漢大將魏延曾在此屯兵養馬而得名,20世紀40年代初改稱古城。位於成都市西北,處於郫縣最北端,距郫縣縣城9公里。境內河流縱橫,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田野碧綠,竹林掩映,田園風光極其優美。鎮轄內的指路村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遺址”,系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的發祥地,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古蜀王國的城池遺址,是目前全國發現同期最大的房址建築,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距今己有3700-4500年的歷史,早於廣漢三星堆1000多年,是“1997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西蜀古城西蜀古城

西蜀古城古名“馬鎮”,又稱馬街,早在三國時代,蜀漢大將魏延曾在此屯兵養馬而得名,20世紀40年代初改稱古城。鎮距郫縣縣城9公里,距三道堰鎮2.5公里。境內河流縱橫,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田野碧綠,竹林掩映,田園風光極其優美。 鎮轄內的指路村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遺址”,系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的發祥地,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古蜀王國的城池遺址,是目前全國發現同期最大的房址建築,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距今己有3700-4500年的歷史,早於廣漢三星堆1000多年,是“1997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郫縣千年歷史文化古鎮——古城鎮將啟動“西蜀古城”文化旅遊項目,計畫投資5億元以上。昨(1)日,面對記者的打探,該鎮黨委書記李明在講述古城鎮的發展思路時,表示要向社會徵集“金點子”,將古城鎮打造成與成都其他古鎮不同的“文化古鎮”。“只要是好的、具有切實可行性的點子,我們都會借用!”
西蜀古城,距今已有4000年 .古城鎮是一個具有上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其中“古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核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夏之前)的城池,距今約4000年以上。以前鎮政府所在的地馬街,就是相傳中三國時期蜀漢大將魏延屯兵牧馬之處。古城鎮1998年10月恢復建制以來,經過多年努力,鎮上已初步形成了面積為0.5公里規模的仿漢、仿唐和仿明、清建築群。

特色

西蜀古城西蜀古城

西蜀古城內的蜀漢街古韻猶存,唐街古風遺響,宋街、明清街更是阡陌交通,人來車往。街道兩旁的仿古建築,旌旗獵獵,商賈雲集,展現的是一派古文化、古街坊、古建築的韻律。鎮中有一民居“古井院”,竹樹遮掩,環境清幽,四合小院中有一古井,水質清洌甘甜。
古城還是成都平原上著名的竹編、棕編、草編的“三編” 之鄉,其編織工藝源於宋代,產品精巧纖麗,遠銷東亞、東南亞一帶,是頗具地方特色的旅遊工藝品。
古城的武術源遠流長,早在三國蜀漢時代就已開展,到民國時期形成傳統的“六月六”擂台賽,遠近的武林高手匯聚古城,切磋武藝,因而在川西壩子上又有“小少林” 之稱。
古城鎮政府所在地馬街為距今有4000餘年,史前宮殿遺址1997年古城遺址考古發現的大型禮儀建築基址,據據考證是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的發祥地,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古城遺址發掘後,古城鎮依託深厚的人文歷史文化資源,修建仿古建築,再現古蜀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同時,以古蜀景觀,聯姻影視部門,建設拍攝基地,使古城建設成為集旅遊城、民俗文化和影視城於一體的西蜀古城。

三道堰景色

距郫縣6公里處,有一座歷史上有名的水陸碼頭和商貿之地:三道堰古鎮。都江堰的兩大支流:柏條河、徐堰河縱貫全境。鎮因古人在柏條河下游用竹簍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頭,導水灌田而得名,且有一千多年,是座歷史悠久的川西古老水鄉。古鎮還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民國時期就有“川西小少林”之稱。鎮內建有供水量高達145萬噸的“成都自來水六廠”,是西部地區最大的生活用水廠。
古鎮充分利用了得天獨厚的水資源,築成依河而居、傍花隨柳的居家環境,形成了“川西民居,水鄉特色”的生態風格。以“親水性”為主題的呤詩樓、品茶樓、書畫樓、棋牌樓、飲食文化樓、觀景樓沿柏條河兩岸鱗次櫛比。鎮內錯落有至的青瓦屋頂,高低有序的封火山牆,青石河欄傍河護佑,卵石小道逶迤彎曲,盡顯的是傳統與現代共生,自然同城市結合,豐富多變的典型川西民居

活動

西蜀古城西蜀古城

節日:三道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龍舟會”,是三道堰古鎮獨具魅力的傳統節日。
特別提示:
三道堰龍舟會,三道堰鎮舊時系水碼頭,為地方土特產集散地,鄉土文化活動頗具特色。每年端午節舉行龍舟競賽,搶“水鴨子”、搶“豬尿泡”等民間活動。該龍舟會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恢復以來,一直沿襲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