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西綠華島曾為浙江省嵊泗縣綠華鄉政府所在地,位於馬鞍列島西北隅,西南距嵊泗縣城19.6公里,東北與花鳥山相近,似彎鉤形鐮刀,東西走向,東部寬而略高,西部低而狹小,長2.9公里,寬0.45公里,面積1.39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1.29公里,島上多低緩的崗巒,最高點為東部石人沖崗墩,海拔104.9米,崗頂有一塊巨石,形如彌陀佛,盤坐其上。島嶼四周礁石、洞穴眾多,餌料豐富,是石斑魚等島礁性魚類定棲的良好場所,附近海域開闊,潮流暢通,水質澄清,為嵊山漁場的組成部分。
開發
綠華島北鄰上海港口外國際航道,又有天然深水錨地,1974年國家計委批准將綠華島南錨地闢為外輪減載錨地,供20萬噸以下中外貨輪錨泊、避風、減載;上海港務局的"雙峰號"海輪減載船在此進行過駁減載作業已20餘年,並在島上建有1座30米高的國際導航台。綠華島南端有10米水深岸線3.5公里,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利用。島上的旅遊景點主要有港務燈塔、東海第一橋等。
歷史
據傳,東西綠華島早期廣植西湖垂柳,稱"海上花園",故有"綠華"之稱,西綠華島在東綠華島的西,所以稱為"西綠華島"。另有一種說法是,綠花在馬鞍列島眾花山之中,從南至北為第六塊,故稱六花山,舊志有六華山、六花山的記載。宋乾道《四明圖經》寫作落華山。因六、落、綠三字的方言相同而出現的多種名稱。西綠華島南宋時已有人居住。元大德《昌國州圖志》載有絡華。清康熙時,寧波等地漁民來些捕烏賊、采紫菜、貽貝。清乾隆以後漁民逐漸定居,今村民祖籍多為寧波、岱山。1934年與今花鳥鄉合建花洛鄉,1950年7月10解放。同年11月和東綠華島人設洛華鄉。1953年12月設洛西鄉,1956年3月,東西綠華島與花鳥島合建花洛鄉,後又恢復洛華鄉。1985年定名為綠華鄉至今。設3個行政村,分住於5個自然村。2000年有居民519戶,15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