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西窗隨筆(1):高山滾鼓集、道貌岸然集、聞過則怒集》內容簡介:《高山滾鼓集》所談主題有病、吃、酒、建築等大項,隨意而談,生活雜事,娓娓道來,筆調輕鬆。以談醫為例,柏楊將生病的類型分為四大類:“曰要命型的病焉,日受罪型的病焉,曰享受型的病焉,曰遮羞生氣的病焉。”刻畫病榻人物,栩栩如生。其中,“遮羞生氣的病”乃是一種“政治病”,其病源來自“生氣”與“遮羞”,是“生病”的另一名目。《道貌岸然集》中柏楊陳述了若干官場文化的特質。“影鍾學”,指部屬跟隨上司唱和,不辨是非,“‘影鍾學’——也可從俗之名曰‘聽話學’,博大淵深,與‘一臉忠貞學’有互相發明之處,融會貫通之後,可無敵於官場也”;又有“奇響學”,指拍人馬屁,或“自己的馬屁被人拍”;“顏陳症”、“朝琴路”等現象,亦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當官員惡形惡狀,小百姓又該如何因應?柏楊發明了一種“茅坑學”,當官崽道貌岸然,訓誨不已時,“你應對該官崽或該聖崽仔細打量一番,想像其拉屎時所擺出來的種種奇妙姿勢……”
《聞過則怒集》大部分談的官崽學——成為二抓牌(抓錢、抓權)的學問。從介紹胡秋原的《中國英雄傳》開始,我們看到中國的歷史幾乎是一系列奸勝忠敗、劣勝優敗的反淘汰歷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成了知識分子嘲弄的對象。這種不講是非、只問榮華富貴的傳統,柏楊說:“這是中國社會上特有的娼寮氣質。”他進一步說:“中華民族最大的特徵是人人想當官。”
作者介紹
柏楊(1920-2008),河南輝縣人。一九五○年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始。一九六○年代用柏楊筆名,為台灣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社會黑暗面。一九六八年三月七日,台灣當局以“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罪名”將其逮捕,至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始被釋放。出獄後,繼續為中國時報及台灣時報撰寫專欄,並曾赴多國發表演講,引起強烈的反響。其作品類型廣泛,含小說、雜文、詩、報導文學、歷史著作、文學選集等,著作等身。二○○六年秋,宣布封筆。主要著作有《中國人史綱》、《醜陋的中國人》、《異域》、《柏楊回憶錄》、《柏楊版資治通鑑》、《柏楊版通鑑紀事本末》、《我們要活得有尊嚴》、《柏楊品三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