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西界前營清真寺的初建年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究:
1、根據寺內碑文記載“前營清真寺始建於元初,相傳北軍南進時征南留守軍麻朝陽留居此處,因崇敬教門創立禮拜處一座,後經明朝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重修,易名清真寺。
2、根據前營村的由來村志碑文記載:“元初探馬赤軍成營,落戶屯田,駐守各處重鎮,這裡建有兩營,一營在前,一營在後,此村居南,故名前營。
3、根據史料記載:元朝是歷史上中阿文化融匯的全盛時期,也是回回民族形成的第二發展階段,元朝的商業也極為繁榮,阿拉伯商人、傳教士、來華者絡繹不絕。
公元1219年成吉思漢西征至1258年忽必烈攻陷巴格達前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和以後中亞、西亞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或被徵發、或被俘虜、或者自願隨蒙軍來到中國,這些人約近百萬人之多,其中大部門是軍士,他們被組成回回大軍參加了忽必烈滅金亡宋的戰爭,每到一處特別是險關要塞,都要留下軍營屯墾鎮守,這些回回兵士,素以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而著稱於元代。公元1252年,忽必烈,屯良合台等統率十萬蒙回大軍兵分三路渡江南征雲南,史稱“北軍南進”。此時,麻朝陽作為留守軍鎮守此處是有可能的,相傳元時馬莊是趙王河碼頭渡口,也是要塞之地。據說麻朝陽的陵墓也在馬莊附近,土改前後被墾為農田。1273年元統一後,蒙古命西域回回人組成探馬赤軍隨處入社,與編民、其原有部隊墾屯鎮守之地,便成了“回回營”,前營就是這樣定居下的回回營,至今前營村落的建築格局還保持著一個“回字”形,無有一個異族成份,而兩座清真寺都建在“回”字外圍的兩個對應角上。 回回營的誕生也隨即有了清真寺的誕生,因為清真寺是“哲馬而提”(回族對清真寺的稱謂)意思是集體禮拜和議事的地方,所以元初麻朝陽創立的禮拜處就是西界前營清真寺的前身。
修繕重建
明正德五年(公元一五一零年)重修。現為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規模建制
寺院大小
泰安市西界前營清真寺的建築規模宏偉,全寺建築面積為6000平方米。
建築風格
按照伊斯蘭教所有禮拜寺都必須朝著聖地麥加“克爾白”的規定,兩座清真寺都是坐西朝東,由低到高,拾級而上,主體建築,大門、二門、前殿、中殿、窯殿排列在一條東西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和配列,三進院落,具有中國宮殿式的建築特徵也不遜阿拉伯建築藝術之特色。院內石、幾、瓷、凳擱放有致,古柏蒼槐,枝繁葉茂,給人以幽深肅穆之感。
主要景觀
大門樓高七米,寬四米,甚為壯觀,外出里廈,是單檐磚石結構,檐下兩鬢懸垂珠,適中木雕鑲花檐,按伊斯蘭教在裝飾畫面上,不採用人物和動物,只用經文和花卉作圖案的規定,大門樓上呈現的花風麒麟等吉祥之物的磚雕木刻,形體上全用花卉圖案拼湊而成,素有似獸非獸,似花非花,遠看是獸,近看是花之說,另外模仿上還嵌有磚雕伊斯蘭教焚香用的爐瓶及經卷之圖案,大門正面匾額是“亘古清真”四個大字。
二門是單檐偏脊道冠式,西廂三環套,迎面五扇屏風門,平時走兩廂,每逢大節和大型聚禮時方敞屏風門,建築面積為24平方米。
大殿(即禮拜殿)是全寺的主體建築,建築面積為320平方米,能同時容納上千人禮拜。因此,大殿採用了二座三座並列的連造方式來加大總進深,是由前殿、中殿和窯殿三個相連的部分勾連而成,前殿進深1間、面闊三間,中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窯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窯殿採用無梁大木結構,通天木柱支起屬明代建築,窯殿底部突出部份是“米海拉布”,是木製雕刻間架而構成的領拜亭,領拜亭左側是“敏班”,也稱作宣講塔,按照教規“當穆斯林來寺禮拜前,宣講員登臨此塔,宣傳教門的地方。”
整個窯體三層疊起,翼角羽飛,園中突起的窯頂似一枚壽桃,牢牢地把握在窯體的頂端,巍峨壯觀。從正面看,大殿是有前殿、中殿兩個歇山頂連結一層窯殿的下層,三位一體,組成了“主”字的中豎,寓義是主無(午)時不有,無(午)時不在,仰望其餘三面,寓義是“主的尊大”。放眼觀之,猶如大將披掛,戈戟森嚴,儼然有不可侵犯之概和泰山壓頂的氣質。
水房(亦稱沐浴室)四間,與南學堂西山銜接在大殿右側,建築面積為六十平方米,是伊斯蘭教普遍都有的建築場,因為古蘭經中寫到:“真主是喜歡愛清潔的人”,明朝以來,伊斯蘭教稱清真教就是與清潔有關,沐浴分大、小淨、大淨在單室內進行,小淨是許多人都在一個池邊用湯瓶子壺沖洗。禮拜和進行宗教儀式前必須沐浴,只有沐浴(帶水)才能進行宗教儀式、沐浴室四間、能同時容納三十多人進行大小淨。總之,前營清真寺的創建歷史悠久,她作為中阿文化建築的交融體,自然有其人文景觀和歷史內涵,她凝聚著回回營先民們的勤勞和智慧,她奠定了回回營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里程碑,在中國伊斯蘭建築文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