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崖村

基本信息

概況

山東省海陽市鳳城街道辦事處西河崖村位於煙鳳路東側。全村340戶,996人,有耕地1000畝。西河崖村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回響政府綠色農業、特色農業的號召,大力發展蔬菜大棚種植項目。全村共有蔬菜大棚80多個,每個大棚年收入達到5600—6000元。西河崖村農民還種植了100畝果園,種植蘋果、桃等水果。這些農副業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37年前,鄧姓、于姓兩族各辦私塾,鄧族塾師趙賢堂,於族塾師徐子志。1937年正月,鄧、於兩族會首(族長)商定撤私塾,合力創辦河崖國小,聘請教師包祿民、於簡齋執教,村推薦於志仁為校長,管理學校,男女學生60餘人,女孩第一次走進學堂;同時女生帶頭放足,失學青年免費上學。年齡大者,男的上夜校,女的中午上識字班。 1943年,與窯上村劃為一個行政村,兩村學校合併。一、四年級在窯上村,二、三年級在河崖村,主任教員王丹亭。1944年,兩村學校又分設。到2002年,本村考入各類院校的大中專生40名,其中研究生1名,大學本科19名,專科8名,中專12名。 人民生活1965年,全村總收入9.19萬元,社員所得5.49萬元,每人平均66元(其中實物折價52元,現金14元)。2000年,全村總收入3612萬元,人均收入3528元,人均存款金額達到40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機動車輛60輛,機車130輛;彩電300台,冰櫃120台,洗衣機70台,電腦4台,電話230部,有線電視240戶。 村莊建設1983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1991年,將公路以西劃為樓房建設區,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2000年,村集體投資4萬元,整修街道1800米,其中漿砌800米。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4年,村集體投資5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5年,村集體投資15萬元,建占地0.67公頃大口井;同時打起機井,建容量90立方米水櫃,村民用上自來水。1991年,集體投資9萬元,翻新18間校舍。1999年,村每戶補助50元,安裝了有線電視。2000年,成為全鎮第一批電話村。同年,年滿60歲的老人,免交五項統籌費。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12月,於孟祿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3年,胡殿義入黨。1944年9月村成立黨支部,胡殿義任黨支部書記。自1950年1月起,先後有鄧介倫、胡殿義、鄧從庫、於景智、於景仁任黨支部書記。1995年起,於景仁任黨支部書記。於景仁任職以來,其本人多次被評為市模範共產黨員,黨支部多次被評為海陽市先進黨支部。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5個,黨員44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9月,本村解放,設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設村長、副村長及各救會、職工會、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等組織。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德水、胡殿義、於鈞、於俊河、鄧從庫、于敏、於福水、於瑞河、於景春、於景智、於瑞連。1999年3月30日換屆選舉,於景仁當選為直選村民委員會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