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

《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是由由北京軍區政治部與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聯合組織出品的大型聲樂套曲,以西柏坡為背景,描繪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革命畫卷。

訊息

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 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

央廣網 娛樂 2014年9月2日訊息: “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聖地之歌、大型聲樂套曲《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將於9月16、17日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這部作品首演將與河北交響樂團聯袂演出,由北京軍區政治部與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聯合組織出品。

概述

《西柏坡組歌》以宏大的敘事結構和細膩的描述手法構成了文學和音樂的獨特視角,綜合運用合唱、重唱、領唱、對唱和戲劇講述等藝術樣式,跨越時空,情景交融。《熱土》、《決勝》、《清風》、《趕考》4個樂章17首歌曲次第展開,柏坡嶺、土坯房、發報機、小磨盤、煤油燈……一幅幅生動凝練的民俗畫卷,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瞬間,一組組親切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台上,直達心靈,凝聚成這部作品的形態與氣象。

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 西柏坡組歌——人間正道是滄桑

序《古道》從秦皇古道起筆,飽蘸古風今韻,史詩般雄渾剛健,勾勒出了一條中華民族經滄桑而不變,歷風雨而彌堅的坎坷英雄路,開篇不俗。第一樂章《熱土》以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為歷史背景,深情吟唱西柏坡這片紅色土地,歌頌血肉相連的黨群關係、軍民關係。第二樂章《決勝》以“三大戰役”為主視角,從《發報機的號角》吹響,到舞動《地圖上的紅線繩》;從《從哪裡認識你》的聲聲尋問,到《巍巍太行》鏗鏘回答,通過散點、白描式的手法,形象深刻闡明了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的深刻道理,激情謳歌人民戰爭橫掃千鈞、摧枯拉朽的不竭力量。第三樂章《清風》伴隨著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和“兩個務必”的歷史回聲而奏響,在《會堂清風》的徐徐吹拂中,聆聽領袖和共產黨人那《磨盤的故事》,由衷地在心頭點起理想與信仰的《這盞燈》,才有了《天下鄉親》里那杜鵑啼血般的“四個最後”。第四樂章《趕考》,以毛主席大手一揮,一句擲地有聲的“進京趕考去”為創作契機和思想原點,在《趕考路上》,“考官是天下老百姓,考題是民富中華強,永不脫離是民眾,永不動搖是信仰,”道出了共產黨人在西柏坡尋找到了強國夢之根和黨群關係之本,感悟到了《太陽這樣升起來》的領袖情懷,在《親愛的青春》的綠色暢想中,民族情感、人間大愛得到充分抒發與釋放……整個曲目氣勢恢宏,起伏跌宕,既有民族與時尚結合的藝術享受,又不乏啟迪心扉的深沉思考,曲高和眾,滿滿正能量。

共鳴

再現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飛回你的山,夢回你的水”

9月28日晚,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一次又一次摘下眼鏡,擦拭眼角噙著的淚水。

“那時我10歲,一個秋天的晚上,父親讓我去給隔壁村的一個伯伯送煤油,當時我記得那位伯伯特別親切,他們正在磨盤上談論著什麼事情,伯伯為馬燈加了煤油後,執意送我回家,後來我才知道,那位伯伯就是朱德總司令。”

“當舞台上那盞燈被演員們高高擎起,朱德總司令和藹的笑容,路上馬燈跳動的火苗,一下就出現在眼前。”

歌曲 《這盞燈》喚起了平山縣退休幹部劉學軍對那段激情燃燒歲月的追憶。

“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紅色史詩。”河北省知名作家梁陸濤深有感慨地說道。

“把那段鮮活的紅色歷史,以舞台的形式呈現出來,回味歷史,昭示現實,是我們創作 《西柏坡組歌》的最初動機。”該劇目總導演趙小津說道。

為了能深入真實地反映歷史,主創人員先後20餘次深入西柏坡老區採訪創作,訪問的黨史專家、學者、記者、民間藝術家、幹部民眾近千人之多,查閱的書籍、資料不計其數。創作者以對歷史、對藝術高度負責的態度,精益求精,數易其稿,每人的創作手稿都有1米多高。

柏坡嶺、土坯房、發報機、小磨盤、煤油燈等等, 《熱土》 《決勝》 《清風》《趕考》4個樂章17首歌曲依次展開,一個個打上歷史烙印的實景實物、一幅幅生動凝練的民俗畫卷、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瞬間、一組組親切鮮活的人物,穿越時空,躍然舞台,昨天仿佛就在眼前…… 一堂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課——“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向哪裡去”

歷史是一面鏡子

“這不僅是對歷史的追憶,是一台藝術盛宴,更是一次對靈魂深處的叩問,一堂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課。”某通信團副政委鄧淼說道。

“從一排排相連的土坯房,從土窯洞裡不滅的燈光,從石榴花落滿的碾盤上。從奔赴戰場的號角吹響,從一切都印著人民的字樣……”歌曲 《從哪裡認識你》每一字、每一句都在訴說著一個樸實的道理,我們來自人民、服務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和人民民眾血脈相連。

好的文藝作品,必然能引起人們心靈上的共鳴。

“我來的時候,你傾其所有。你盼的時候,我在哪裡?你望眼欲穿的時候,我用什麼來報答你?”在筆者採訪過程中,許多觀眾都會談到 《天下鄉親》這首歌曲。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政治部主任李勝廷說道:“誠如講述人所說,這是明天對昨天的發問,是瞬間對永恆、大樹對根須的發問,我感到,更是對黨面臨 ‘四大危險’‘四大考驗’的發問,觸及靈魂,發人深思。”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歷史的每一次進步都與 “人民”二字息息相關。

“沒有人民的支持,就沒有華夏故園今天欣欣向榮的局面。”河北省人大原秘書長謝玉琦眼角泛著淚花說道, “那時候老百姓啊,真是最後一尺布用來縫軍裝,最後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後的親骨肉送到戰場上。然而,今天我們向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了嗎?”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向哪裡去?這是每一名共產黨員需要時時刻刻牢記和反思的問題。該劇觀照西柏坡精神的當代價值,彰顯了以 “兩個務必” “趕考”為核心的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執政理念,對於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奮力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宏偉目標,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作品,偉大的作品孕育於偉大的時代之中。每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文化 “地標”。 《西柏坡組歌》能夠引起廣泛關注最重要一點,就是它的主題優勢和時代價值,這也正是這部組歌的生命力所在。

藝術之所以偉大,在於它表現了人的真正情感——“親愛的青春,誰為你回眸”

“80後”“90後”的青年們觀看了這台劇目後,會有怎樣的感想,他們會不會因為不熟悉這段歷史,覺得枯燥無味?會不會因為生長環境不同,無法產生情感認同?

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走進了他們中間,來尋找答案。

然而,他們陽光般的話語,讓筆者心中的疑慮頓時煙消雲散。

“我覺得呀,對黨來說就是要始終堅持和老百姓在一起,對咱們來說,就是練好打仗本領,這就是咱的 ‘正道’。” “我覺得 《親愛的青春》這首歌,特別有詩意,春暖花開般爽朗。好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大家都喜歡。”

“對了,回頭咱們得把這段歷史好好讀一下,這是我們年輕人應該銘記的歷史,這裡有我們最應該汲取的營養。”“我們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只有青春的時候播下種子,以後才會有收成,這樣的青春才值得回眸。”……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藝術之所以偉大,在於它表現了人的真正情感、內心生活的奧秘以及熱情的世界。之所以 “80後”“90後”官兵能產生心靈共鳴,這就是原因所在。

《西柏坡組歌》始終秉承這樣一種樸素、務實的藝術指導思想:以舞台呈現為主,運用歌唱、交響樂、情景講述等多維立體綜合藝術手段,舞美設計簡潔樸素、準確達意,音樂風格多種多樣、講究變化。

大型聲樂套曲 《西柏坡組歌》,正以那以小見大的視角、豐滿鮮活的形象、 “接地氣”的藝術追求,以強大的正能量輻射開來,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力爭打造成傳世的精品力作——“萬里征程路,還要再爬坡”

“這個劇目高端大氣,是時代的呼喚,是中國夢的和聲,是西柏坡的雅聲,突出了人民民眾的主題,全面深刻地揭示出西柏坡的精神內涵。”河北省政協副秘書長任惠君說道。

然而,談及創作過程,戰友文工團藝術指導、著名詞作家王曉嶺仍然感慨萬千。

“西柏坡是‘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革命聖地。我們創作《西柏坡組歌》的過程,既是追根溯源的過程,也是與歷史對話的過程,更是精神回歸的過程。‘趕考’路上,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也一定要完成好作品的創作。”

在劇目創作之初,創作團隊舉步維艱:主創人員思想認識不統一,創作力量整合難,骨幹人才青黃不接……一時間,各種困難如一道道鴻溝橫亘在他們面前。

“我們就用西柏坡精神來創演 《西柏坡組歌》!”他們積極主動與河北省委宣傳部協商合作事宜,走開了軍地聯合創演重大劇目的新路子,探索了共同出資、人才隊伍優勢互補等經驗做法。

對這裡的每一名演員來說,“戲比天大”。演員丁曉君為了精準地將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情感傳遞給觀眾,與詞曲作者反覆認真研究演唱表達方法,細到一個音符強弱的把握;有的演員腿站腫了,有的甚至睡覺做夢都在背詞,有的號手嘴吹裂了口子;由於創演工作時間緊、標準高、任務繁重,許多創演人員講大局、講奉獻,沒黑沒白地超負荷運轉,但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

“萬里征程路,還要再爬坡。”《西柏坡組歌》的“趕考”之路才剛剛開始,考場是舞台,考官是觀眾。演出剛剛結束,軍區政治部立即組織座談會,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展開了下一輪的作品修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