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太學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漢代始設於京師。太學初建時為50人,漢昭帝時增至100人,王莽時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賦役的特權。...
歷史淵源 教學體制 太學的隸屬及對太學的管轄 太學對學生的管理 太學的教學與卒業 -
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之名始於西周。夏、商、周,大學的稱謂各有不同,五帝時期的大學名為成均, 在夏為東序,在商為右學,周代的大學名為上庠,在...
太學起源 歷史淵源 漢代太學 史料記載 教學體制 -
洛陽太學
洛陽太學自西漢至北朝,歷經數百年,它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第一所國立中央大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教育史上堪稱奇葩。東漢洛陽太學規模浩大,人數最多...
創立 發展 衰落 繼承與發揚 管理方式 -
漢代太學
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只有私家教學,沒有出現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始在長...
主要課程 歷代建設 -
太學廣場
太學廣場位於洛陽理工學院開元校區。東漢太學乃中國大學之肇始。洛陽大學(今洛陽理工學院)承古代太學之餘續,獲專權摹刻稀世文物辟雍碑一通。2003年1月立碑...
廣場簡介 -
建康太學
中原“八王之亂”,以王導、謝安為首的大族,於307年簇擁著西晉皇族琅邪王司馬睿,倉促南渡至建鄴,史稱“永嘉南渡”。建立東晉王朝,並在雞籠山下建立建康太學...
-
東漢太學遺址
東漢太學遺址位於今偃師市佃莊鎮太學村(亦稱大郊村)附近。太學是我國古代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東漢太學始創於建武五年(29),後屢加擴建,建武二十七年(...
簡介 榮譽 -
東漢建太學
。此後,太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經常達到三萬餘人。東漢以後,曹魏、西晉、北魏直至...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創建太學,劉秀曾親臨太學視察。太學規模宏大,“諸生橫巷,為海內所集”。漢明帝劉莊還在太學親自...
-
西晉辟雍碑
西晉辟雍碑,1931年出土於洛陽東郊15公里,偃師市大郊村北,原西晉太學遺址,今保存在東大郊村。
簡介 正文內容: 更多信息 -
潘安[西晉文學家]
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於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後世遂以潘...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人物特性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