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嵬石村

新中國成立後,西嵬石村積極回響黨的號召,土改、入社,各項工作有聲有色。 1993年5月,村民捐款集資,出工出力,跨嵬石河南北兩岸建水泥橋一座,把大橋與西嵬石新村連為橋。 2000年5月,在南嵬石村韓金來的資助下,對嵬石河流域進行了治理。

西嵬石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27公里,茶業口鎮政府9公里處。南與南嵬石村隔河相望,西靠雪野鎮抬頭村。處於普(集)雪(野)公路和(和莊)雪公路交匯處,耕地895畝,293戶,848口人。
據《陳氏譜》記載,明朝順年間陳姓由章丘遷至此地建村,因址在嵬石山麓,故名西嵬石。據當地史料記載:1939年6月,茶業地區建立兩鄉一鎮,西嵬石隸屬萊蕪縣第七區(雪野區)匯源鄉;1941年,萊蕪縣實行三縣分治,西嵬石村隸屬抬頭區;1942年,抬頭區,茶業區合稱為茶業區,西嵬石村隸屬茶業區;1951年3月,萊蕪縣改地名為數字區,西嵬石村隸屬萊蕪縣第十一區;1955年10月,因更名又隸屬茶業區;1958年3月撤區劃鄉,又隸屬腰關鄉;同年10月隸屬腰關人民公社;1959年3月,隸屬茶業人民公社;1984年3月隸屬茶業辦事處;1985年11月撤處劃鄉又隸屬腰關鄉;2001年,腰關鄉茶業鄉合稱茶業口鎮,西嵬石村隸屬茶業口鎮。
村民主要由陳、張、孟三姓組成,其中陳姓居多,約占村民人口的80%以上。此外還有高姓、劉姓各一戶人家。村依山(牛嶺山)而建,隨山勢蜿蜒,向東延伸,房屋錯落有致。村後的牛嶺山鬱鬱蔥蔥,村前的嵬石河綠水蕩漾,共同環抱著一個山清水秀的美麗山村
村民祖祖輩輩敦厚老實,勤勞果敢,富有正義感。據陳氏祖碑記載:明朝中期,距村北十餘里有一山寨,叫付龍寨,山賊盤踞,禍害鄉鄰。本村出一英雄,名叫陳楊;率眾破襲山寨,消滅眾賊,朝廷為表彰陳楊之功績,在茶業口村南建紀念牌坊一座。
清朝末年,震驚山東官府的“草把子事件”又名“三聖堂起義”,就發生在西嵬石村。領導人有陳新春、陳書聚、陳煥春。
1942年10月,日本鬼子在村後牛嶺山上,村東土場修碉堡安據點,對西嵬石村及周圍鄉村燒殺搶掠,一大批青壯年投身於抗戰隊伍。為此,湧現出了一批老革命,且有十多人為國捐軀。
新中國成立後,西嵬石村積極回響黨的號召,土改、入社,各項工作有聲有色。1972年,西嵬石村民修建了蓄水量在1.0萬立方以上的水壩3座(南峪壩、古山壩、孟家溝壩),並封山育林,使村莊山場面積綠化達80%以上。
“文革”期間,電影《南征北戰》就是以西嵬石村為主景地拍攝完成的。許多村民有幸以民眾演員的身份上了鏡頭。
“文革”結束後,村民齊心協力恢復生產,突出做的是“兩改、一整、四站”。“兩改”,一是指改河道,把村比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由東嶺西坡改道為牛嶺山東,而山腳下,村民修建了河岸兩側整齊的石堰,河水自此有了筆直的通路;二是指改公路,原普雪路是穿村後正直向北而去的,占用了山區難得的平整地,村民把公路改為沿嵬石河北岸,朝東北方向的東嶺(山名)盤旋而去。“一整”是指村民出工出力搞會戰,把“兩改”後盤活的土地加以平整、墊土、壘堰,使原來的土地變成了一塊塊沃田,使原村中的耕地由615畝,增為895畝。“四站”是指村中嶺西揚水站、東嶺揚水站(又稱“洋鼻子”揚水站)、南洞揚水站、槐樹嶺揚水站共四座揚水站開工建設並先後投入使用,使大批旱田變成了良田。
1992年冬,村民自發組織,出資出力挖溝渠、鋪管道,從村三里余遠的山溝里引水人村,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1993年5月,村民捐款集資,出工出力,跨嵬石河南北兩岸建水泥橋一座,把大橋與西嵬石新村連為橋。成了名副其實的“連心橋”。
1994年10月,在村委班子領導下,舉辦了立集物資交流大會會期長達7天,從此逢農曆的二、七日為西嵬石集。
從1995年起,村里在村東公路沿線黃金地段建商品房,招商引資,1999年8月,有線電視走進了村民家中,有三成農戶看上了有線電視。
2000年5月,在南嵬石村韓金來的資助下,對嵬石河流域進行了治理。到2002年5月止,先後在河中建成截流大壩兩道,並重修1993年建造的“連心橋”,成為跨河大橋。
科技興國,教育先行。西嵬石人一貫崇尚文明,重視教育,光是校園搬遷就先後進行了四次。其中20世紀70年代末在西嶺建成的學校,四排瓦房,多達40間,操場面積近千平方米,規模之大,可為當時茶業公社之最。後因上學的山路崎嶇不平,孩子多有不便,在20世紀90年代初,村民又集資捐款在村前平整的土地新建學校,瓦房兩排,20間,現已成為西嵬石、南嵬石、北嵬石三村的幼稚園所在地。文革前的大學生陳家禎、陳傳統是當時茶業公社最早的兩位。
新世紀,西嵬石村將以更新的姿態,迎接新挑戰,創造新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