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羅熱

西尼羅熱

西尼羅熱,是由西尼羅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最初在1937年烏干達的西尼羅地區的發熱婦女血液中分離出來而得名。1999年以後,疫情開始在北美肆虐,並出現了較多的西尼羅病毒引起的腦膜炎和腦炎病例。

西尼羅熱
概述
概況
西尼羅熱是由西尼羅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該病毒最初在1937年烏干達的西尼羅地區的發熱婦女血液中分離出來而得名。近幾十年來,西尼羅熱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區域不斷擴張,1999年以前廣泛分布在東半球,1999年以後,疫情開始在北美肆虐,並出現了較多的西尼羅病毒引起的腦膜炎和腦炎病例。
病因
西尼羅病毒
傳播方式
西尼羅熱是由西尼羅病毒引起的一種蟲媒傳染病,許多野生鳥類尤其是烏鴉是西尼羅病毒的儲存宿主和傳染源,某些家畜如馬及一些禽類也可成為傳染源。庫蚊是主要的傳播媒介,鳥類感染西尼羅病毒後形成病毒血症,經蚊蟲叮咬感染後的鳥類傳播西尼羅病毒。在極少數情況下西尼羅病毒還有可能通過輸血、器官移植、哺乳等途徑在人和人之間傳播,甚至由母親在懷孕期間傳染給孩子。
西尼羅熱多發病於蚊蟲活躍的夏、秋季節,人類對西尼羅熱普遍易感,那些處於蚊子叮咬環境中的野外作業者或旅行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如農民、森林工人、園林管理員、鋪路人、建築工人及其他戶外工作者。
潛伏期
西尼羅熱的潛伏期為1~6天。
臨床表現
人感染西尼羅病毒多數表現為隱性感染,約140~300個感染者中有1個臨床病例。其症狀為突然發熱、頭痛、背痛、肌肉痛等。發燒可表現為雙波熱,約半數病人可見皮疹。出疹時間在發熱期或發熱末期。皮疹可為玫瑰樣疹或斑丘疹,部位主要在頸背和上肢,持續時間約為l周。可見咽炎和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胃腸道症狀。病程一般為3~6天,然後迅速恢復,預後良好,少數病人特別是老年人可表現為無菌性腦膜炎或腦膜腦炎,伴有頸強直、嘔吐、神志不安、嗜睡、四肢發抖、痙攣、局部麻痹和昏迷等,病死率較高,達5~12%。
治療
①高劑量利巴韋林(Ribavirin)和干擾素-2b在體外有一些抗病毒活性。
②含有特異抗體的免疫球蛋白對治療嚴重的西尼羅病毒感染者具有特殊的療效。另外如需要還可以採取支持療法。
疾病分布
原流行於非洲埃及等熱帶、亞熱帶、中東及西南亞地區。在埃及、烏干達、以色列及印度,科學家已從人類、鳥類和蚊子體中分離到該病毒。朝鮮也發現了此病。美國原無西尼羅熱,但近幾年美國很多州都出現了該病病例。
旅行者感染西尼國熱的危險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一再發布信息強調,西尼羅熱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對大多數人而言,感染西尼羅病毒的風險其實很小。在被蚊子叮咬者中,只有不到1%的人會出現症狀,而且只有少數蚊子會攜帶病毒。80%的感染者均不會顯出任何症狀。出現症狀的人中絕大多數也只會出現發熱、頭疼、噁心、嘔吐、皮疹等輕微症狀。出現高燒、頭疼、脖子僵硬、神志不清、顫抖、麻木、癱瘓和腦炎等嚴重症狀的人,在病毒感染者中大約只占1/150。
預防
1.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和疫苗預防。
2.預防西尼羅病毒感染最簡單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避免蚊子叮咬。具體而言,在戶外活動時最好使用驅蚊劑;穿長衣長褲,穿淺色衣服也有助於察覺落在身上的蚊子;住宅安裝紗門紗窗也可將蚊子拒於門外;另外,最好倒乾花盆、桶以及罐中的積水,以防蚊子孳生。
疫情史
2011年8月,歐洲俄羅斯南部、希臘北部、匈牙利、以色列、義大利、羅馬利亞、阿爾巴尼亞和土耳其等國爆發西尼羅熱疫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