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查村北周佛教造像

西安中查村北周佛教造像

出土造像均無紀年,且有不同程度殘損。 佛像多為螺發,右手施無畏印,左手多握衣角。 菩薩像多帶寶冠,面部豐滿,頸帶項圈。

2004年11月,在今西安市未央區西北一處基建工地的土坑中發現一批石刻佛教造像殘塊和殘軀,經過清理、拼接、粘對等修復工作,共得到單體造像31件。其中立佛17件(3件佛頭、2件佛像蓮台、1件佛像蓮台)、坐佛1件、立菩薩13件。此外還有1件殘獅子、1件題記殘塊和一些不能修復的造像碎塊。佛像復原高度從十數厘米至2餘米不等,菩薩多在1米以下,造像表面多殘留彩繪和貼金。
出土造像均無紀年,且有不同程度殘損。通過與紀年造像對比,分析其風格,應為北周時代的造像,具體而言在武帝廢佛之前。
佛像多為螺發,右手施無畏印,左手多握衣角。面向方圓,體格健壯,腹部鼓起。袈裟較為貼體,但仍顯寬厚,衣紋疏簡、流利。右邊衣角同時遮覆了左臂及左肩,圓領垂胸,類似通肩佛衣。袈裟下擺垂至小腿處,部分佛像從兩臂垂下的袈裟外侈後揚,帶有了幾分健逸之感。裙擺略微外侈,在雙腿兩側疊加為3、4層襞褶,邊際呈傾斜圓滑的“幾”字形,這與雙腿間長條形的大衣褶均是北周佛像顯著的特徵。造像整體上敦厚、穩重而不呆板,同時又透露出自信與祥和之氣。
菩薩像多帶寶冠,面部豐滿,頸帶項圈。左手多提淨瓶,右手多執楊柳枝。身披帔帛和瓔珞。腹部前挺,腰部略收,有的胯略扭。帔帛搭臂後在身側下垂,底端貼於蓮台邊緣。瓔珞粗壯,多為“x”形,或與“U”形長瓔珞組合使用。造像整體端莊優美,裝飾華麗、沉重。
中查村北周佛教造像製作精美,它與本世紀在西安出土的灞橋區灣子村北周立佛、未央區漢城鄉竇寨村北周佛教造像,改變了人們過去認為北周藝術粗俗、草率的印象,同時也刷新了北周佛教造像在藝術史中的地位。
中查村佛教造像現藏於西安博物院,部分造像曾在首都博物館2010年“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中展出。
完整的報告請參見2010年7月出版的《古都遺珍——長安城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