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窯址

概述寧夏靈武磁窯堡西夏窯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銀川市靈武縣,東距靈武城區35公里,南距瓷窯堡鎮4公里。 西夏瓷器西夏瓷器生產是在中原北方諸窯系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但是所生產的瓷器畢竟與中原瓷器有所區別。 西夏瓷器作為西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中原磁州窯系影響,並結合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創建發展出粗獷質樸,極具党項民族特色的瓷器。

概述

寧夏靈武磁窯堡西夏窯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銀川市靈武縣,東距靈武城區35公里,南距瓷窯堡鎮4公里。窯址坐落在南北長800米,東西寬400米的小山上。文化層厚約2-4米。
寧夏靈武回民巷西夏窯址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縣磁窯堡鎮東北部山村的“回民巷”,西夏古窯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
寧夏中衛老窯溝西夏窯址,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西南15公里的常樂鎮下河沿村老窯溝,老窯溝窯遺址範圍約17公頃之多,窯址約20多處,地表遍布瓷片、煤渣、廢棄窯具,瓷片堆積層最厚處約有十多米。
寧夏賀蘭山插旗溝西夏窯址,缸沿子西夏窯址位於賀蘭山插旗口頭道溝營林區(俗稱缸沿)一處台地周圍的坡地上;貴房子西夏窯址位於賀蘭口主溝北馬蓮溝東南一側,距缸沿子窯址直線距離約3.5公里。
甘肅武威古城西夏瓷窯址,武威古城瓷窯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南天梯山主峰南麓上古城村(包括黃家莊、蘭家莊、塔兒灣)。

西夏瓷器

西夏瓷器生產是在中原北方諸窯系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但是所生產的瓷器畢竟與中原瓷器有所區別。區別表現在常見瓷器局部造型和裝飾處理與中原不同。
西夏瓷器中的等圈足器均挖足較深(俗稱“挖足過肩”),器壁近底處較厚,近口處較薄,底則更薄,這是因為碗、盤等主要用頂碗覆燒法燒制而造成的。頂碗覆燒法支撐點在圈足部,為了能撐住整個坯體,不至於坯體變形,所以近底處的器壁是最厚的地方;同時,為了減輕坯體的壓力,近口處器壁略薄,器底最薄。器物外壁多掛半釉,施釉較薄。白釉碗、盤內底有沙圈,其他釉色則為澀圈。白釉瓷和剔刻花瓷在西夏瓷器中最具特色,剔刻花瓷的剔刻花紋一般採用開光構圖,巧妙地處理了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使主題紋飾和地紋主次分明,疏密有序,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感。
西夏王國作為地方割劇政權與中原宋朝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聯繫,西夏文化就是在吸收借鑑漢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文化。西夏瓷器作為西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中原磁州窯系影響,並結合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創建發展出粗獷質樸,極具党項民族特色的瓷器。近些年在內蒙、甘肅、青海等地都出土有西夏瓷器。這些瓷器與靈武窯早期瓷器相一致,說明西北邊疆地區自古以來與中原息息相關,也證實歷史上西北地區曾有發達的制瓷業,其中心就在靈武,中衛,武威一帶。從以上三地出土、徵集的西夏瓷器看,瓷器的民族特徵鮮明、紋飾簡潔、裝飾手法粗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