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來源
呂匠,因呂姓建莊,且村民多為匠人,故名呂匠,為與城東呂匠區分,故名西呂匠。為西呂匠村民委員會駐地。
經濟榮譽
轄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蔬菜種植業為村主導產業。在調整產業結構中,大力招商引資,發展民營企業,目前村界範圍內,有大龍馬食品廠、金宇冷食品廠、三通達水泥製品廠、北岩煤礦液化氣站等企業站點,且發展勢頭強勁。2005年、2010年先後投資120餘萬元完成硬化村東、村中大路2千米,方便了村民出行,最佳化了人居環境。社會經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2005年被晉城市公安局評為“二十年無刑事案件村”,2006年、2007年被西上莊辦事處評為“先進集體”、 2006年獲得西上莊辦事處“發展地面企業先進村”、 “蔬菜發展先進村” 榮譽稱號,2008年被西上莊辦事處評為“農業調產先進單位”,2009年被西上莊辦事處評為“蔬菜生產先進單位”、“鄉村道路建設先進單位”,2011年被西上莊辦事處評為“艱苦創業先進單位”。
歷史建築
關帝廟,俗稱“大廟”,位於村北台地上,坐北朝南,現存殿宇十五間,占地約900平方米。其創建年代不詳,據現存碑考,康熙三十五年,即公元1696年便有重修,另據廟中“清乾隆肆拾捌年(1783)”所立一紀事碑所言“澤郡三里許有成湯聖地廟,由來已久”,可知其廟原為湯聖地廟,奉祀成湯。而今稱關帝廟,奉祀關聖帝,已是後來之事。而現建築則多屬明清遺構。廟內院心宏敞,中軸線上為拜殿、大殿,兩側為耳殿,配殿,布局整齊簡潔,排列對稱有序。廟中不大的幾塊古碑嵌于山牆,一嵌拜殿東山牆,一嵌西耳殿西山牆,分別為康熙三十五年(1696),乾隆十年(1745)之重修功德碑記。
觀音堂,俗稱“小廟”,緊鄰村委,坐北朝南,現存殿宇樓閣十五間,占地約600平方米。有碑文記載“本社嘉靖四年(1525)善士人某於座南北建佛堂觀音堂”。公社化時期,部分建築被毀。在佛閣正面窗台下嵌有乾隆五年(1740)重修碑記一方;東山牆外嵌有“萬曆二十年(1592)十月初七元禪謹立”之《澤郡關西呂匠村重修佛閣既觀音堂記》碑碣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