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簡介
西南財經大學是中國辦學歷史悠久的綜合性財經大學之一,有著優秀的大學文化傳承,歷史積澱深厚。其前身上海光華大學創辦於1925年,抗戰爆發後,於1938年遷成都。1952-1953年經兩次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誕生了一所完全嶄新的大學“四川財經學院”。
1980年1月,學校正式劃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主管並被確定為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的、唯一的重點院校。以金融為重點迅速發展,服務金融經濟成為學校的主要辦學特色。1985年11月,學校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系統副部級以上領導(如中國證監會、銀監會、審計署等)、知名工商業及金融系統領導(如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等)很多都出自西南財經大學。
1995年3月,在全國文科類院校中第一個通過了國家“211工程”建設預審,接著進入正式立項程式。2000年2月,學校以獨立建制由中國人民銀行劃轉教育部直接管理,融入我國高等教育主流,進一步彰顯金融特色和財經特色。
西南財經大學不僅是四川和西部的高水平大學,也是中國和世界的特色鮮明高水平財經大學,被譽為“中國金融人才庫”和“西部地區經濟管理人才的搖籃”。如今學校進一步實施“智庫工程”,增強服務社會、服務經濟改革與發展的能力,為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學校已形成以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為主體,金融學科為重點,多學科協調發展,經、管、法、文、理、工相結合的學科特色。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和統計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學院介紹
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是中國西南地區歷史最悠久,師資力量最強,辦學規模最大的商學院之一,秉承“融匯中外管理智慧,立足本土實踐,創新套用研究,培養具有競爭力的金融和管理人才,服務中國西部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使命,力爭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國際化程度高,有良好學術聲譽和社會責任感的商學院。
學院歷史悠久,在經濟管理方面的教育實踐可追溯至1952年設立的工廠管理專業。1997年學校系科調整,由工業經濟系、貿易經濟系以及國際經濟系中的國際貿易專業正式合併組建成立工商管理學院。學院擁有中國最早的工業經濟博士點(1987),中國西南最早的企業管理博士點(1993),是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的首批EMBA院校之一(2002),也是中國西南地區首家MBA辦學院校。擁有西南地區最早的教育部工商管理博士點一級學科授權(2003)。
學院擁有完整的學科設定和人才培養體系,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後流動站。目前,工商管理學院擁有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物流管理四個本科專業;企業管理、市場行銷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產業經濟學、消費經濟學、流通經濟學八個碩士和博士專業。學院下設四個系和八個常規研究所,以及風險投資與創業研究中心、中法創新研究中心、企業成長研究所等跨學科研究機構。學院十分重視套用型、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每年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政府高官、企業領導為學生舉辦的多種課外報告和專題講座,畢業生是各類金融機構以及大型企事業單位青睞的對象。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曾被評為教育部國家級工商管理優秀教學團隊,是西部地區最國際化的教師隊伍之一。學院現有專職教師77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41人,講師6人。87%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取得獲得沃頓商學院、劍橋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的有24人。目前,學院有1名教師入選中組部千人計畫,1名被評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兩名教育部長江學者, 和8位入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近年來本院教師在《Management Science》、《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80 篇;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課題36項;曾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10項。
學院的海外交流活躍,迄今已同北美洲、歐洲、澳洲、亞洲等50餘所著名商學院建立包括互免學費、互認學分的學生交換、合作學位項目、學者互訪等多種合作交流關係,包括英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美國德拉瓦大學商業與經濟學院、華盛頓州立大學商學院等,同時學院同迪斯尼、萬豪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多層次國際合作培養機制。2007年成立學院戰略諮詢委員會,由沃頓商學院前院長、現美國德拉瓦大學Patrick Harker校長在內的20餘位企業界領導和國內外商學院院長組成,積極為學院戰略發展建言獻策。學院的中法創新研究中心是中國西部首家中法合作學術機構。由於學院良好的聲譽,與高盛集團、牛津大學合作,共同推動高盛“巾幗圓夢”萬名女性創業助學計畫在中國西部的開展。2010年,工商管理學院成為歐洲發展基金會(EFMD)會員。
優勢專業
學院辦學層次齊全,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後流動站。學院主要本科專業工商管理專業發端於1952年學校成立時的工廠管理專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演變發展,業已形成我院的優勢專業;市場行銷專業開設於1986年,是全國最早的市場行銷專業之一;旅遊管理專業是西南地區最早開設的同類專業;廣告學和物流管理兩個新辦專業也呈現出勃勃發展的生機。
院系設定
工商管理學院擁有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物流管理四個本科專業;企業管理、旅遊管理、產業經濟學、消費經濟學、人力資源、市場行銷、物流管理、流通經濟學八個碩士專業;企業管理、產業經濟學、流通經濟、消費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七個博士專業;以及企業管理和產業經濟兩個省級重點學科;設有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業經濟、消費經濟、流通經濟、旅遊管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八個研究所。2004年,學院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廣告學四個本科專業實行按專業大類招生培養。
師資力量
工商管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院現有專職教師59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導師22人,碩士生導師45人。學院師資建設遵循年齡結構均衡、職務結構合理、學歷結構高層化和學院結構多元化的建設原則,在師資隊伍發展方面,注重引進人才,同時從科研和教學兩方面培養青年教師。學院教師中有15人具有博士學位,另有在職博士研究生18人。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全面最佳化,現已形成一支富有奉獻和創新精神、治學嚴謹、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
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華盛頓州立大學博士生導師:陳濱桐教授
工商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楊丹教授
人才培養
工商管理學院本科人才培養的特色是:堅持“三個結合”,突出專業優勢,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下,發揮管理專業的優勢,把我院學生培養為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並重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
學術交流
工商管理學院的教師注重參與為地方經濟、企業的管理諮詢和決策服務,為大中型企業進行管理人員培訓。學院的對外學術交流頻繁,迄今已同美國、英國、法國、紐西蘭、香港、台灣、日本、加拿大、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全院教師有近50%以上先後出國進修學習。
院長致詞
管理教育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經濟的競爭核心是企業的競爭,企業的競爭核心是制度的競爭,制度源於觀念,教育塑造觀念。成功的管理教育是教育和管理交融的橋樑,也是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高屋建瓴,一語中的:“管理科學、興國之道”。
10餘年來,中國管理教育在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下,進入了群雄較量的“春秋戰國”時代。思想激盪、人才流動、市場爭奪早已超越國界,內部管理變革方興未艾,管理學院正面臨新的改革與發展、蛻變與進化的考驗。當代的管理教育者既是有幸的又是痛苦的,我們不能迴避這樣的問題:中國管理教育何以存在?何以發展?何以在全球競爭?國內的管理學院是否還有機會?
在武漢東湖之濱,清華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趙純鈞教授和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三:其一,中國管理教育歷史尚短,經濟發展迅速,機遇無處不在;其二,即使美國成熟的管理教育市場,仍有MIT、卡耐基梅隆等學校後來居上,脫穎而出;其三,跟台灣、香港的管理相比,中國大陸的管理師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會。當代的中國管理教育者也是幸運的,因為“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給我們信心的是我們優秀的管理學院學員們,以他們傑出的表現使我們看到西南財大工商管理學院的校友們分享著經濟成長、教育發展的成果,在光華校園感受到知識、經驗、能力、個性的全面提升,享受到求知的樂趣,交流的暢快,精神的洗禮。用通用的管理知識和系統思維方式武裝起來的工商管理學院的畢業生,具有長時期的核心競爭力,他們的所學超越了專業的局限,幫助他們實現了人生的跨越,改變著社會的面貌。
工商管理學院的老師們以他們真誠、他們睿智、他們熱情、他們懷抱深深的使命感,用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魔方,搭建校企互動的平台,他們似蝴蝶般飛舞,也似春蠶般吐絲,用自己的付出播下希望的種子。
工商管理學院的歷史是令人感懷的歷程,是用真誠書寫的篇章,她勢必成為所有西南財大工商人的校友增值中心、校企互動平台、同學交流橋樑、感情聯繫紐帶、終身學習場所。
工商管理學院的未來是光榮與夢想交匯的故事。學院將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植入國際先進管理理念,以教師隊伍建設、學術與實務良性互動、多層次國際化合作為突破口,扎紮實實增強學科實力,占領我國西部管理教育制高點,成為西部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學院,成為西部工商管理的思想庫、人才庫和智囊團。
選擇工商管理學院意味著選擇通用的管理知識;意味著超越簡單的信息傳遞、知識傳授和膚淺的實習;意味著緊跟世界管理學術前沿,深度參與中國工商管理實踐;意味著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我們有信心期待四年後看到一批用智慧頭腦、完善人格和外語計算機等必備能力組成的新的管理者和企業家,看到他們登上世界經濟的舞台,聽到他們強有力的聲音!
“鼎之輕重,實可問矣”,工商管理學院必將大有所為!
學院領導
院長:陳濱桐,沃頓商學院博士,德拉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於管理科學與運籌學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最佳化理論與技術及其在供應鏈與行銷領域的套用。全面負責學院戰略、學科建設、海外人才引進;
執行院長:寇綱,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商務智慧型、信息系統、信用評分、應急管理等。主持學院行政管理工作,主管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國際合作與交流、MBA和社會服務等;
分黨委書記:馮力,副教授,全面負責學院黨務工作和全院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學院社會服務、安全穩定等工作;
副院長:楊石磊,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運作管理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供應鏈管理,運作與市場行銷的交叉,行為運作學等。協助院長負責海外人才引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巴魯項目。
副院長:付曉蓉,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跨文化下的客戶關係管理、顧客信任、消費者態度與行為等。分管學院本科教學工作。
分黨委副書記:張劍波,副教授,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心理健康。負責學院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學院學生黨建、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學院行政管理、學院工會。
分黨委副書記:王蘇,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職業指導師。負責學院本科生日常教育管理、學院分團委、研究生會和學生會、學生“獎助貸補”及學生心理健康。
院長助理:何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分管學院科研、研究生教育與培養、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建設。個人學術興趣:企業理論、公司金融及公司治理等。
院長助理:劉忠,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博士後,分管師資建設、套用經濟學學科建設。
分黨委書記助理:汪陽,分管MBA中心、培訓中心及校友中心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