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中心

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中心是學校設立的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心理服務的專業機構,本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圍繞“八個一”展開

包括:
1.一課:心理健康教育通選課;
2.一室:心理諮詢室(包括個體心理諮詢室、團體心理輔導室、沙盤室);
3.一報:心理健康報;
4.一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管理系統;
5.一節:525心理健康節
6.一劇:心理劇;
7.一團:心理社團(包括心理劇社、心理聯盟);
8.一通道:新生綠色心理通道。
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中心目前開設了《心理行為訓練》《愛情心理學》兩門課程。心理行為訓練著眼於大學生生活的熱門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職業興趣,提高應對挫折、求職就業、適應社會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學會有效學習,學會如何建立、發展、維持親密關係,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積極生活目標。而愛情作為人類永恆的主題,也是大學生關注的主題,本課的開設是為了協助同學了解自我對愛情及兩性交往的心態、學習兩性優質溝通態度及情緒管理技巧、學習接納包容多元的愛情價值觀、學習更為成熟的情感處理態度。
心理課,並不是單純的講述理論。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課程中學會體驗,也就是葉老師提到的,要在課程中開啟三個頻道:體驗到自己的感覺,體驗到課程,體驗到老師。同時,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切合學生最關注最感到困惑的問題,在課程中展開討論,讓學生能夠融入到課程氛圍當中。同時授課老師採用一些心理學的技巧,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困擾,學會如何去解決或者正確看待自己的困擾。
現心理諮詢室擁有南區、北區兩個諮詢室,擁有心理諮詢師15人,都擁有碩士學歷,其中專職2人,兼職13人且都是心理學在讀研究生。他們都參加過相關的心理諮詢培訓活動並且有比較豐富的個體諮詢或團體輔導經驗。其中有三人獲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7人獲得了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諮詢室的服務範圍:人際關係、情緒情感問題、自我問題、人格發展、學業問題、職業規劃、危機干預。諮詢室工作時間為:16:00-18:00,節假日不休。2008年,諮詢室共接待學生256人,為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擾、提高學生的學習、生活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陽光熱線諮詢及時緩解學生心理應激障礙並且及時安排工作為他們提供進一步服務。同時危機干預對緩解或解決學生的突發心理事件、挽救由於各種原因引發有輕生想法的生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的輔導策略與方法,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激發個體潛能,增強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
團體輔導的獨特優勢:
1. 發展與體驗良好的人際關係
2. 增強歸屬感
3. 體驗互助與互利
4. 發展良好適應行為
5. 多元價值觀與信息的交流
6.“和別人一樣”的體驗
7. 探索與自我成長
我心理中心已在學生中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系列團體輔導,包括自信心團體輔導,人際關係團體輔導,新生適應團體輔導等,受到學生一致好評.
《西南大學心理健康報》屬於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中心“八個一”工程建設的一部份,是由我校學生處主辦的一份面向我校全體同學公開發行的報紙。本報創刊於2002年11月,以“關注心理健康,構建和諧校園”為宗旨,期發行量愈11000份,至2009年4月已發行50期。本報除傳送到全校各宿舍外,還寄發到全國各兄弟高校學工部門。
目前本報共設有四個版面,第一版為新聞版,關注校內外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新聞,並做一些經典事件的評論。第二版和第三版,為專業專題版,每期報紙不同的熱點現象展開專題討論,從心理學專業角度來闡述專題、從套用的角度提出一些應對策略,從而提高客群分析問題和維護自我心理健康的能力。第四版,則比較靈活多樣,大的方向是關注心理成長,介紹一些趣味心理知識,同時通過它加強與同學的互動,為互動提供充分的空間。《西南大學心理健康報》編輯由我校在讀心理學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組成,以保證每期內容的專業性以及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特點。
新版西南大學心理健康網,自2006年12月1日正式投入運行以來,至今已達一年時間。在這一年的運行期間,心理健康網首先培訓並組織了一支以心理學研究生為主體的網路編輯隊伍,並建立健全了網路編輯的考核制度。目前新版西南大學心理健康網已進行平穩運行階段。
中心介紹:中心簡介、諮詢師介紹、諮詢須知
新聞公告:最新動態(反映最新的工作及活動,包括圖片新聞)
心理課堂:科研動態、心理百家(心理學各流派的思想介紹)、團體輔導、趣味心理
心理案例:諮詢手記、案例評論
心理驛站:神奇視野、音樂天堂、影片賞析、好書推薦
心理健康報:電子報(按期分類)
諮詢互動:你問我答、心理測試、網上預約
心理劇場:心理劇及心理劇社
作為心理健康網自身,目前網站的日常維護已進行平穩,上傳信息的內容精品化、有針對性,使健康網上的內容更符合廣大同學的口味,滿足同學對心理知識與信息的需求。
“5.25”心理健康節是我校高度重視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頭活動之一,於每年5月中旬開展活動,切實解決大學生在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和情緒調節等方面所遇到的心理困惑及問題,旨在提高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促進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作出了極大的努力。
夢翔心理劇場依託西南大學心理學學術優勢,由心理學,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專業人才組成,是國內首創的心理劇的演出團體。
本劇場推出的《成長風暴》、《奧德修斯的救贖》等大型民族心理劇在本校上演後反響良好,此後又於重慶、四川、河南、湖北等10餘所高校巡演。演出盛況空前,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中國青年報》,《華西都市報》,《重慶日報》,《重慶青年報》等報刊和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重慶衛視等媒體均加以報導。
新生綠色心理通道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針對大學新生對新環境所表現出的適應不良,情緒抑鬱等情況,專為新生打造的心理輔導系列活動。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加強心理調節、預防心理障礙、發掘心理潛能,培養健全人格。
新生綠色心理通道包括新生團體輔導、新生心理普測、學生約談、新生適應講座等項目。每年全校約8000餘學生參加新生心理普測,通過普測可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測查及約談的基礎上為提高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參考意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