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哨兵

《西北哨兵》是近代詩人曹葆華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共兩節,用雕塑般剛勁的筆觸為一個戰土畫像。首節著重寫外貌,末節著重寫精神。這首詩格調高昂,節奏明快,語言簡煉,情感充沛。

作品原文

西北哨兵

背著半邊藍天,

頂著一輪紅日,

站在黝黃山坡上,

——腳下倒著黑黑影子。

你以三尺白鋼刀,

作民族的守望哨。

----

不怕塞外塵沙,

不怕嶺外風暴,

睜著一雙火紅眼睛,

——眼皮從不爬上疲勞。

控制著群山萬壑,

天下的第一險道……

創作背景

曹葆華於1939年奔赴延安。在中國西北的這片土地上,他目睹並親自參加了艱苦卓絕的抗敵鬥爭。因此,對戰鬥在這兒的抗日軍民,特別是對抗日戰爭的中堅力量——中國共產黨,懷有無比真摯的感情和敬意。於是他寫下了這首形象生動、氣韻流暢的《西北哨兵》。

文學賞析

曹葆華是三十年代現代派詩人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到了西北戰地,詩風轉為貼近現實。這首詩是標誌他詩風轉變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對抗日戰爭的中堅力量一一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以及人民大眾的頌歌,寄寓了詩人無限深厚的感情。

頌詩,常易流於直露,這是不善於思索者的通病。詩人選取西北兵這一形象,以簡煉、乾淨的筆觸勾勒哨兵“站在黝黃山坡上”的姿,勇鬥風暴塵沙的身影,畫出因為憤怒燒紅的永不疲倦的眼睛,以“民族的守望哨”暗示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英雄的群體形象,從而使黨的形象具體化,給人以生動、明確的印象。這種象徵,讀來似乎“得來全不費功夫”,實際上詩人是經過反覆篩選、比較才實現的。

這首詩的另一個可貴之處,就是簡介凝鍊。它沒有羅列一大堆事實,沒有節外生枝,而只是緊緊抓住“哨兵”與“黨”這兩個事物的特徵和它們的內在聯繫,用點睛之筆,寫出形象的精神,將豐富的感情濃縮成詩行,取得了以小喻大、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

名家點評

河南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劉增傑:“《西北哨兵》以凝鍊的詩句,浮雕般地浮現了一個‘眼皮從不爬上疲勞’、‘控制著群山萬壑’的哨兵英姿。”

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羅洛《新詩選》:“這首詩格調高昂,節奏明快,語言簡煉,情感充沛,從哨兵的形象,顯示出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意志和決心。在形式上注意句式的均稱,於自由中見工整,頗具匠心。”

江蘇大學教授周仲器《中國新格律詩探索史略》:“這首詩一詩節中只有一行為四個音組,其餘各行皆為三音組,節奏分明,又不以辭害意。當然這首詩總的來說,還缺一點自然流暢的風姿。”

作者簡介

曹葆華(1906~1978年) ,男, 漢族,四川樂山人。中學畢業後就讀於清華大學文學系。1931年入該校研究院。1939年赴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教員。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中共中央宣傳部翻譯馬恩列斯著作直到1961年。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翻譯、翻譯組長、編譯處副處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史達林全集翻譯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5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譯有專著《馬恩列斯論文藝》《蘇聯的文學》《蘇聯文學問題》《列寧》《史達林論文化》《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辯證法》《莎士比亞論》(莫羅佐夫著)等。著有詩集《靈焰》《寄詩魂》《落日頌》《無題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