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西伯利亞還陽參種拉丁名:CrepissibiricaLinn.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還陽參屬
屬拉丁名:Crepis 國內分布:分布內蒙古(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及西烏珠穆沁旗)、新疆(富蘊、阿勒泰、布爾津、福海、塔城、托里、察布查爾、新源、昭蘇、特克斯)。生於山坡、山頂或山腳林緣、林下、林間草地及灌叢中,海拔1000—2680米。
國外分布:俄羅斯(歐洲部分、西伯利亞)以及哈薩克斯坦、蒙古、中歐地區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俄羅斯西伯利亞。
海拔:1000-2680
命名來源:[Sp.P1:807.1753]
中國植物志:80(1):106
植物形態

菊科·還陽參屬植物
還陽參屬(Crepis L. ),菊科,約200種,分布於北溫帶至熱帶和南非,我國約有25種,產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其中雲貴還陽參(萬丈深)C.lignea(Vant. )Babc. 根入藥,能清熱解毒。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常羽狀深裂,頂端一裂片最大:頭狀花序同性,具梗,單生或排成各式的圓錐花序式;總苞片2至多列;花全部舌狀;花序托禿裸;瘦果圓柱形或紡錘形,有明顯的縱肋,有短喙或喙不明顯,頂冠以白色的冠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