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江書院

襟江書院

襟江書院始建於清代鹹豐十年(1861年),現位於江蘇省泰興中學老校區校園內。襟江書院名字取自王勃《滕王閣序》中的一句話:襟三江而帶五湖。 金以誠到泰興任知縣以後,出於一種歷史的擔當,想為泰興培養更多傑出的人才,所以決定發動鄉紳籌建襟江書院。 校園中軸線南端,由大門、重門、廂房、講堂組成,共35間,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80多平方米。

歷史沿革

襟江書院 襟江書院

清代鹹豐十年(1861年),浙江籍泰興知縣金以誠在泰興縣衙東南側,創辦了一所“規制齊備”的新學府——襟江書院。

襟江書院位於江蘇省泰興中學內。光緒《泰興縣誌》記載,宋鹹淳年間在泰興建馬洲書院,明天啟中建凝秀書院,清乾隆時建延令書院,至鹹豐初或毀或破,均名存實亡。鹹豐八年,金以誠為培養“純儒”及“名宦”,倡建襟江書院,從鹹豐十年春三月至十一年六月,書院建成。金以誠親撰《襟江書院記》,由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書寫,並刻於石碑。書院聘進士、舉人等擔任講習,內容以儒學為主。每年的縣試也均在此舉行。

1982年,泰興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泰興縣人民政府將修繕後的襟江書院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規模

襟江書院 襟江書院

襟江書院主體建築前後四進,從前往後在中軸線上分別建大門、重門、講堂、文昌魁星樓。1949年前,原五架梁廂房20楹改建為七架梁。後因大門、重門朽蝕嚴重,於1987重修,將進深由80米縮為67米。現書院由大門、重門、廂房、講堂組成,共35間。講堂仍為原貌,大門、重門屋架依舊,廂房均按原樣改建。書院占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平方米。

書院大門前照壁上書“襟江書院”,院名石刻由金以誠立,時金已升任鎮江府知府。後又拓石製作“襟江書院”木匾,置於大門門楣以增書院壯觀。大門前檐下一斗六升斗拱,門兩側高大圓形石鼓依舊。進大門,穿過重門即是寬大的院落,迎面是講堂,院內廣植樹木,面貌一新。重門與講堂間天井兩側為東號房、西號房。講堂地勢高敞,建築式樣古樸,是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為書院的核心部分。門額懸已故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朱東潤先生用篆書題寫“講堂”二字匾,殿內設課桌、課椅等教具。

辦學理念

石刻《襟江書院記》中明確記載,金以誠創辦該書院,為的是培養“出為名臣,處為純儒”的社會有用人才,並欲使“士若民……聞聖賢之訓,修忠信之風”。

襟江書院 襟江書院

辦學目標:“名臣純儒”, 辦學理念:“忠信濟世”。

名稱由來

因為登樓可以觀江流,所以襟江書院名字取自王勃《滕王閣序》中的一句話:襟三江而帶五湖。

存留文物

襟江書院 襟江書院

講堂前的兩側碑廊陳列著珍貴的石刻,再現了古老書院的歷史和文化淵源。主要有四體《千字文》石刻,共58塊,每塊長85厘米,寬35厘米,字型真、草、隸、篆兼有,為清代書法家王澍所寫。這些碑刻刻於清雍正年間,是泰興市保存比較完整的古石刻。

《公車經費記》碑由泰興縣知縣陳謨所立,這塊石刻對研究我國科舉制度末期有關情況有較高的價值。清道光九年(1829年)泰興知縣李震,因書院“士林日茂,膏火日增”,倡議為書院捐資。李捐資200千文,又有50餘人捐資30千文至200千文不等,總計3790千文。《捐贈延令書院碑記》由李震撰文,徐兆鼎書,捐贈者姓名刻在碑中。

在講堂北牆壁上還嵌有《襟江書院記》石刻12塊,為清代書法家何紹基所書。襟江書院記額篆書,文正書,116行,行5字,間有方格。何書法師顏真卿,遒勁峻拔,自成風格,名播海內外,陰刻於漢白玉石,字跡清晰,保存完好。1995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將《襟江書院記》石刻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書法大辭典》上收錄有《襟江書院記》石刻。

書院名人

金鉽(1869—1950),字范才,亦字式金,號蘅意,別號陶宦。清末民初著名文史學家、教育家、方誌學家,祖籍安徽休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