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山西省
襄垣文廟VI-428
簡介
襄垣文廟位於山西省襄垣縣城新建街第二中學內。襄垣文廟始建於金天會年間(1123-1135年),明清多次重修現存大殿、東內廡殿、藏書樓等。占地280平方米。文廟大成殿始建於金天會九年(1131年),原建小殿三間,元至元二年(1265年)擴建為大殿五間。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舉折平緩,山檐較深。正脊、垂脊、戧脊等均為黃綠琉璃相間,色質渾厚,鮮艷奪目。梁架為五椽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徹上露明造。殿內梁架結構簡潔明快,用材碩大,頗具特色。除運用減柱造外,減去前金柱,為增加平面空間,四根後金柱裝在梁縫上,統一後移55厘米,加大殿內空間。前檐柱粗大,柱徑56厘米,高416厘米,與宋《營造法式》相似。前檐柱上置普拍枋,上置圓櫨斗拱,斗拱六鋪作單抄雙下昂,計心造里轉偷心造,琴面形昂。斗拱用材較大。文廟大成殿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築風格。歷史
始建於金天會年間。元元貞二年至大德四年(1296—1300年)擴建,後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建築有大成殿、東廡殿、藏書樓。大成殿始建於金天會年間,元代元貞二年將三間改建為五間。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斗栱為六鋪作單抄三下昂,梁架結構為五椽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裝修已被後人改制。 文廟大成殿現位於學校內,座北朝南。據襄垣縣誌記載,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建成文廟大成殿。原建小殿三間,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擴建為大殿五間。歷經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隆慶元年(1567年),天啟元年(1621年),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嘉靖十年(1806年)多次重修。大成殿建築以木結構為主,面寬五間26米,進深3間16米。懸山造,五椽栿對乳栿,通椽用之柱。前後檐各並列木柱6根,柱高3米,直徑0.5米。全柱為圓形木柱四根,柱礎鼓鏡式。柱頭藍額,普抬方之上為五鋪作單抄雙下昂,琴而式真昂,重拱簡心造。殿頂是山造、九脊頂、鴟吻脊獸、板、瓦、勾頭、滴水均屬黃綠色琉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