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鵑鳩

褐鵑鳩

褐鵑鳩又叫烏鵑鳩、栗褐鵑鳩,為留鳥,通常棲息於稠密的森林地帶,喜二、三隻集成小群活動。主要以植物的果實和各種漿果為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褐鵑鳩 褐鵑鳩

(學名: Macropygia phasianella)為鳩鴿科鵑鳩屬的鳥類,俗名褐鵑鳩。分布於中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台灣島等地,一般棲息於稠密樹林中。該物種的產地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

褐鵑鳩 褐鵑鳩

形態特徵

體型

褐鵑鳩 褐鵑鳩

體型大(38厘米)而尾長的褐色鵑鳩。背及尾滿布黑色或褐色橫斑。頭灰,頸背呈亮藍綠色。胸偏粉,漸至白色的臀部。雌鳥無亮綠色。背上橫斑較密,尾部橫斑有別於同地區的其他鵑鳩。 虹膜-黃色/淺褐色;嘴-黑色;腳-紅色。 叫聲:響亮的kro-uum或u-wa聲,第二音節比第一音節更響更高,僅在近處可聞。

褐鵑鳩體形比棕頭鵑鳩大,體長38一40厘米。頭部、頸側和後頸為肉桂赤褐色或栗褐色,微雜黑色的細紋,額部、眼周和喉部的羽色較淡,頭頂和枕部近黑色,具紫紅色的光澤。背部、翅膀和尾羽為暗栗褐色,上背和翅膀具有綠紫色金屬光澤。尾羽甚長,顏色與背部相同,外側兩對尾羽的基部為銹褐色,並具有不明顯的黑色橫斑,但也沒有灰色,與斑尾鵑鳩不同。下體為銹褐色或肉桂褐色,具不甚明顯的黑褐色細紋。頦部、喉部較淡而無斑。兩脅和腹部較暗。虹膜藍色,嘴褐色,基部紅色,腳紅色。

外表

褐鵑鳩 褐鵑鳩

看起來和喜鵲特別相像,長長的尾巴,身形與鴿子相同,粗壯的腳掌。

野外鑑別特徵

褐鵑鳩 褐鵑鳩

中型鳥類,體長32-41cm。上體大都黑褐色而具栗色細橫斑,尾較長,亦具黑色和栗色橫斑。前額、眼先、喉皮黃色,頭頂、後頸和頸側金屬綠色。上胸紅銅色,腹棕白色。嘴黑色,腳紫紅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

分布範圍

褐鵑鳩 褐鵑鳩

喜馬拉雅山脈至東南亞、爪哇及巴厘島。

分布狀況:不常見,于海拔800~3000米間的山地森林。亞種tusalia為四川中部的夏候鳥、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的留鳥;minor 為留鳥,見於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廣東,于海南島也有分布;上海有過迷鳥記錄。

在國外分布於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共分化為10個亞種,中國僅有台灣亞種,分布於台灣的蘭嶼。

生活習性

結小群活動。疾速穿越樹冠層。落地時尾上舉。通常棲息於濃密的常綠闊葉林中。

烏鵑鳩喜二、三隻集成小群活動,很少結成大群。性情羞怯而膽小,飛翔時翅膀振動的聲音很大。主要以草莓、麵包果等各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

種群分布

褐鵑鳩 褐鵑鳩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4一7月。成對營巢繁殖。通常營巢於森林中茂密的樹枝上。巢呈盤狀,主要由細的枯枝構成,每窩產卵一枚。卵的顏色為暗奶油色,大小為23×19毫米。

分類學

中文學名: 褐鵑鳩 綱: 鳥綱(Aves)
拉丁學名: Macropygia amboinensis 亞綱: 今鳥亞綱(Neornithes)
別稱: 烏鵑鳩、栗褐鵑鳩 目: 鴿形目(Columbiformes)
二名法: Macropygia phasianella 科: 鳩鴿科(Columbidae)
界: 動物界 屬: 鵑鳩屬(Macropyg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種: 褐鵑鳩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總目: 今顎總目(Neognathae)

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 2000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湖南教育出版社;其他資料等

屬於鳥類動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物種名稱:斑尾鵑鳩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