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管

製冷管

製冷管是通過輸入有壓力的壓縮空氣,通過渦流管轉換,一端產生冷空氣(在乾燥空氣的前提下最低溫度可達-20℃),一端產生熱空氣(最高溫度可達87℃)。

原理

製冷管可以通過調節熱氣端的閥來調節氣體的流量和冷氣端溫度的高低可通過調節熱氣端的閥來得到你滿意的冷氣參數——輸入的壓縮空氣和產出的冷氣比。製冷管是通過一個內部可以更換的發生器來控制和達到你需要的溫度和流量的。

製冷係數

製冷管冷氣端釋放的冷氣量占輸入壓縮空氣總量的體積百分比就叫該製冷管的製冷係數。位於製冷管熱氣釋放端的針形閥門控制製冷係數。
製冷係數在60-80%範圍內時,製冷管工作效率最大——輸出功率(KWH)最大——因而這種工作狀態的製冷管是機械加工工藝冷卻、封閉的電氣控制系統設備冷卻、液浴冷卻和操作人員身體製冷的理想選擇。低製冷係數(小於50%)則減少了氣流量並產生了最低溫度,這種情況則多用於冷卻玻璃、實驗室超低溫試驗和電子元件的測試。

性能特點

1、性能可靠、安全,
2、安裝、拆卸方便,維護簡便,無氟利昂等化學劑(CFCs/HCFCs)。
3、結構緊湊、質量輕,局部製冷,無電磁干擾,產品費用低。
4、本身沒有運動部件,可長時間工作而不需要維修,也不會引起機械振動及電磁干擾。
5、經濟實用。製冷管的工質是空氣,所以使用成本低且方便。無任何電氣連線,僅需壓縮空氣就能連續提供冷量。
6、適應性強。採用製冷管系統防護的環境溫度可達90℃,可適用於露天放置及高溫條件下工作的各種工業電視系統。可適用於高溫、高濕度、高污染、灰塵濃度高、高噪音、高危險性氣體等環境惡劣的場合。
7、可以做成堅固的不鏽鋼結構,耐用,防撞擊,壽命長。
8、製冷管可應不同的套用場合靈活地設計成不同的套用模式,如套用於局部密閉空間冷效比很高製冷型設備(屏櫃製冷器)、極低出氣溫度的點製冷型和人體空調服上的可調溫冷風槍。

套用舉例

1、在機械加工中可替代冷卻液,用於提高生產效率、工作精度、光潔度和工具壽命,且無污染。不需使用 冷卻劑,用低溫空氣來冷卻,不會有煙霧及高溫熱度,使工作環境變差。機械加工時刀具溫度上升,會加速磨損,使用低溫空氣冷卻除可防止刀具破損,防止切削粉屑附著於刀具上。鑽孔加工時鑽頭壽命的延長。
2、冷卻電氣控制櫃,以防止設備過熱引起的設備控制失靈,使設備可靠運行。控制盤內因熱造成電氣、電子控制組件之損害,與使用送風機或冷煤設備相比較,可保持盤內較乾燥與環境清潔,並減少粉塵產生與無維修問題困擾。 
3、用作恆溫儀,提供實驗室樣品試驗所須低溫,可製成實驗室用恆溫水槽。恆溫器的精確度測試時冷卻。
4、工業焊縫製冷,高效、方便。產生的冷空氣能通過導管、萬向管等對發熱電機、部件、切割刀具、高溫鏡頭、PCB、SMT、光融產品、變頻控制櫃等快速降溫。保護設備,提高工藝質量,縮短流程時間。防爆工業監視和高溫工業監視系統 
5、用於等離子噴塗,可防止又噴塗點上產生的高溫可導致的塗層脫落、氧化,可改善塗層質量等。

2012年銅價一直保持高位運行,在2013年市場表現則為持續下跌,與此同時,製冷銅管加工價格也呈現下滑的趨勢。隨著變頻空調新能效標準實施,以及空調企業對更高能效產品深入研發,2013年,我國製冷銅管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當前,全國有100多家製冷銅管生產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年產能5萬噸以上)企業只有十幾家,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空調生產企業較集中的省份。”北京安泰科信息研究中心銅業部研究員鄒建成介紹道。

2013年前8個月,家用空調累計產量為7819.47萬台,同比增長6.84%;累計銷量為8226.16萬台,同比增長5.38%。其中,內銷量為4279.09萬台,同比增長4.57%;出口量為3947.07萬台,同比增長6.28%。與空調行業一致,2013年,製冷銅管行業無論是產量還是銷量都呈增長態勢。據鄒建成介紹,截至9月末,製冷銅管內銷量為70萬~80萬噸,預計2013年全年可達到130萬噸,2012年全年為120萬噸。截至8月末,製冷銅管出口量為10萬噸,預計2013年全年為13萬噸,同比小幅下降。談到各家企業的經營情況,鄒建成透露,2013年,金龍、海亮、奧博特、諾爾達等企業產量和銷量均有增長。其中,金龍產量為34萬噸(2012年為30萬噸左右),海亮產量為12萬噸,奧博特產量為7萬~8萬噸,諾爾達產
量為4萬~5萬噸。

春節假期以及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因素影響,第一季度製冷銅管企業表現不佳,但是從3月開始,有好轉跡象。尤其從7月開始,一方面,歐美經濟並未如想像中低迷,且非洲、中東出口市場情況良好;另一方面,空調新能效標準實施,也帶來新的採購需求。此外,2013年夏季持續的高溫天氣促使空調熱賣,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製冷銅管的銷售。

整體來看,2013年7、8、9月,銅管企業訂單充足,開工率良好。上海有色網調研數據顯示,8月銅管企業平均開工率為75.76%,環比基本持平,同比微增4.33%,9月開工率環比微升。

製冷銅管以“電解銅價格+約定加工費”的模式定價。2013年,加工費仍呈下降趨勢。前幾年內螺紋銅管加工費約5萬元/噸,絕大多數企業的定價已經跌為1萬元/噸以下;前幾年光管加工費為6000元/噸,有的企業的定價甚至降至3000元/噸。

不同企業的加工費定價有所不同。諾而達加工費略高一些,內螺紋銅管加工費在1萬元/噸左右甚至更高,金龍加工費約為9000元/噸,其他企業加工費約為7000元/噸。

製冷銅管加工費持續走低,促使很多銅管企業推行薄利多銷的策略,這導致製冷銅管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2013年,製冷銅管市場有3個突出特點:一是產能過剩,二是產品同質化嚴重,三是低端產品供大於求、高端產品供不應求。對於這些問題,企業採取的策略不外乎是控制原材料成本,設法擁有穩定、強大的資金流,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及拓展新的套用領域等,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