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豐碩的成果,證明了人生的價值
為仿製“1059”四處奔走和藹可親,智慧幽默,是袁連啟留給人的第一印象。
袁連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1952年從北京工業學院電機系動力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首都航天機械廠,先後任技術員、副科長、科長。
1956年,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高瞻遠矚,聚集科技精英,組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開始了進軍航天技術的神聖使命。
雖然研究機構已經建立,但中國的航天技術究竟選擇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是依靠自己從頭摸索前進,還是依賴外國援助?聶榮臻元帥建議把“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作為國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針,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首都航天機械廠原來是一個飛機修理試製廠,以鉚接裝配工藝為主,而“1059”的仿製生產以焊接為主,工廠既缺少各種焊接設備,也缺少生產鈑金零件的大型模具、裝配型架,尤其是缺少大噸位水壓機、大型工具機等。雖然從蘇聯進口了一些設備,但大部分仍需要自己設計和製造。面對這些困難,工廠發動民眾,自製了一些簡易設備,部分地滿足了生產的需要;同時,有計畫地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國內協作。
當時的袁連啟任工廠協作科科長,在仿製“1059”期間,負責組織外協和配套。為解決大型鈑金件生產缺少設備的問題,組織上決定借用瀋陽、哈爾濱、包頭和武漢等各地工廠的設備生產,並成立了4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實際上就是一小型鈑金車間。4個工作組分別設在瀋陽、哈爾濱、包頭、武漢,每個工作組都包括型號產品設計、工藝、生產計畫等方面的工作內容,並配備了包括負責生產計畫、工藝設計在內的各方面人才。袁連啟就帶領著這4個工作組在全國各地搞協作。
借用別人的設備生產便只能在別人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再安排自己的生產時間,白天別人正常班的活兒幹完了,後半夜工作組的全體成員就開始了挑燈夜戰,搶著趕工作任務,雖然十分辛苦,但沒有人抱怨過一句,因為在他們心裡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為型號仿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需要由國內協作、配套的產品,則在國防部五院、國防科委組織下,通過國家主管部門下達任務。在當時的一分院的統一組織領導下,配合承制單位工作,以確保產品質量和進度,有力地配合完成了“1059”的仿製計畫。
在仿製過程中,元器件品種規格不全,也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由於我國的工業基礎較差,所需的各種元器件有相當一部分在品種、規格方面國內不能夠配套生產。如當時的焊接有氬弧焊和點焊,點焊過去飛機上是少有的,需要用手工用的焊鉗,這種焊鉗需要一些特殊的元器件,而這些元器件當時都是從國外進口。經調研得知,上海一家焊接廠有這種進口的元器件,袁連啟立即趕到上海,與那家焊接廠進行磋商研究,最終把元器件爭取到手。
這樣的事情在袁連啟參加“1059”仿製的過程中不勝枚舉。當時的袁連啟還只是研製大軍中的普通一員,但是他用自己的努力組織隊伍,提供了外協配套產品,為“1059”的仿製作出了貢獻。
在當時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沒有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沒有全國人民的大協作,根本不可能仿製出“1059”。說起這段歷史,袁連啟非常感慨:“這是全國人民的功勞,我們只是做了應做的工作。”
17年時光獻“三線”
在“文革”的浪潮中,袁連啟也沒有逃開那場時代的浩劫。他被迫離開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整整5年。1972年恢復工作後,主要從事型號工作。1974年,根據當時的國家戰略部署,要在四川的山區建“三線”,並在規定的時間內拿出國家所需要的產品。那裡山多林多,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在這樣的環境,要建廠、建房,並在規定的時間內拿出產品,要付出的心血和代價可想而知。研究院經過仔細考慮後,決定調任袁連啟到“三線”工作。當徵求他的意見時,袁連啟沒有絲毫猶豫,痛快地接受了任務,踏上了建設“三線”的征程。袁連啟任工廠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主管生產、技術、設備、財務、勞資、物資等方面的工作,按現在的職務來說就是第一副廠長。1978年以後,任代理廠長、廠長。在那裡,他一乾就是17年。
那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溝,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住的是簡易的房子,吃的也很單調,副食品嚴重缺乏。當時1人1個月半斤鹹肉,吃菜是件很困難的事情,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還要到陝西往回拉白菜。一下雨,連口清水都喝不上,只能喝泥湯子。
除了生活上的困難,工作上也是難上加難。要想完成國家交付的任務,就必須從基本建設開始,包括廠房的設計和建設、道路的建設等,而且基地的工程非常龐大,需要在山裡挖出兩個巨大的山洞,然後再在山洞裡建廠房,連廠房帶通道共有2萬多平方米。在那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打地基、挖山洞、建廠房,困難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還缺少各種必須的建築材料,就連蓋廠房的一塊磚都要從外地運進去。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袁連啟帶領著大家一方面配合基礎建設,一方面要做生產準備,包括人員的招聘、培訓,工藝裝備的設計和製造,標準設備的訂貨、安裝、調試和配套等,主要是生產物資和管理上的準備。
基礎建設完成後,在規定時間內拿出讓國家滿意的產品,是比基礎建設更難的一項重要工作。但是袁連啟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帶領大家迎難而上。當時袁連啟所在的工廠是“三線”唯一的一個總裝廠,廠區共有10千米,每隔1千米就是一個區,這裡承擔著所有型號的總裝試驗。那時候全國都興搞會戰,在關鍵時候就把大家拉出去搞會戰,每區分成組,員工總是比著乾,既提高了大家的士氣,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當時工廠的幹群關係非常融洽,大家團結一心,艱苦奮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型號產品的研製試驗,試製成功了某重點型號,並完成了批生產的交付。
1983年3月,由於工作需要,袁連啟被調任某基地,擔任基地主任。上任不久,他便全程參與了一種重要產品的改進型決策,並為改進型產品的研製出謀劃策。
在“三線”的這17年裡,袁連啟從未休過一次探親假,每次只是借回北京開會的機會才回家看一看,而每一次又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
從風華正茂到霜染兩鬢,他無怨無悔。17年,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三線”。
每戰必捷的輝煌歷程
1991年,袁連啟的愛人患上了尿毒症,上級領導將他調回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回北京之後,58歲的袁連啟做了副院級調研員。從1991年10月到1999年8月退休前,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研製火箭上,曾先後擔任了三個型號和長征二號丙火箭的總指揮,而這4支隊伍的工作幾乎是同時進行的。長征二號丙火箭以及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是袁連啟擔任總指揮期間最重要的一個型號。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試驗隊隊員的思想素質高、質量意識比較強,在工作中不放過任何疑點。每次轉場前,大家都根據專家組的評審意見,做大量的歸零工作。在他擔任總指揮期間,長征二號丙火箭和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共發射了9次,發發成功。
從1993年7月開始,長城公司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簽了一份重要契約,實施“銥星”發射計畫。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共要為美國發射12顆衛星,這在當時是我國對外服務契約中最大的項目。
銥星是一個不規則的稜柱體,銥星系統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設計的一種新型的全球衛星個人移動通訊系統。針對此次發射任務,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設計為三級,是在長征二號丙火箭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級分配器,主要用於將衛星由初始停泊軌道送入630千米的最終圓軌道並釋放衛星。
為了圓滿完成發射任務,袁連啟帶領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研製隊伍,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保障工作,把全體發射隊員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上級領導指示精神上來,並以總體組、遙測組等各專業組為單位,集中學習討論,結合本專業組的實際情況,查找差距,明確本專業組的具體措施。
試驗隊的工作十分艱苦。有一次發射任務是在冬天進行的,發射陣地異常寒冷,刮著北風,下著大雪。鋪設電纜、導管時,帶著手套幹活不方便,袁連啟就帶領試驗隊員摘掉手套堅持工作。天寒地凍,外面是零下20多度的嚴寒,為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疑點,袁連啟帶領隊員經常加班到夜裡1點多,有時甚至要到凌晨4點多。執行發射任務期間,試驗隊沒有休息過周末和節假日,只是在成功之後試驗隊撤場之前,才安排了僅有的一次外出。他們在18個月中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6次連續成功地將12顆銥星送入軌道。
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第六次發射銥星獲得圓滿成功後,美國摩托羅拉公司項目經理代表摩托羅拉公司和銥星研製公司對六發六捷的紀錄表示了由衷的欽佩和祝賀。
選擇航天無怨無悔
在近50年的航天生涯里,袁連啟一直牢記周總理提出的“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十六字方針。在他任廠長時,在總裝車間還沒有正式生產試製前,袁連啟就把這十六個大字作為廠房布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寫在了牆壁上,而且每個字都漆上了紅漆,就是為了讓所有員工牢記這十六個大字。袁連啟說,十六字方針的核心是“嚴”字當頭,作為領導幹部,在工作上一定要認真、嚴格。袁連啟的“嚴”會“嚴”到什麼程度呢?他要求裝配車間的軌道內必須乾乾淨淨,因為任何的多餘物,特別是小的金屬的顆粒、灰塵等,都可能成為研製型號和火箭的大敵,這些多餘物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導致發射過程中出現問題。從操作來講,他要求無論是設計、工藝還是操作、試驗,都必須環環相扣。他要求隊伍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嚴”字牢記心中。在袁連啟的總指揮生涯中,他是果敢幹練的,有著北方人的豪爽氣概。儘管在工作上袁連啟要求嚴格,在生活上卻非常關心自己的隊員,他對每個隊員的情況都很了解,甚至某人家裡發生了什麼事都很清楚,在隊員有困難時及時給予幫助。
不管是總指揮還是總師,都需要有廣博的知識。袁連啟以前的工作接觸更多的是產品的結構、工藝等方面的內容,自從擔任型號總指揮後,為了保證產品設計進度,保證大方案的正確性,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做支撐。不懂怎么辦?就得學。當時年近60歲的袁連啟又一次拿起了書本,翻閱各種資料,學習各種各樣有關的知識。同時他還經常向隊員學習,在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是向所在隊伍和單位的老專家、老同志請教。
有一次,在發射測試時產品出了問題,如果不清楚問題出現的原因並及時進行歸零的話,後續工作將無法開展。為此,袁連啟會同老專家們連夜加班,一直乾到深夜三四點鐘。
在袁連啟當總指揮的近9年時間裡,他帶領試驗隊一共進行了13次發射,發發都獲得圓滿成功。
選擇航天無怨無悔,這是袁連啟的心聲。自從踏上工作崗位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熱愛著航天,並把它當成一生的事業在追求。
1999年袁連啟從心愛的崗位上退休了。但當領導需要給參謀點兒意見時,他仍然會很負責任地提出中肯的意見與建議。
在近50年的航天生涯中,袁連啟獲得過的獎項,恐怕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楚了。但讓袁連啟記憶深刻的一次就是退休後,他作為代表參加了由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並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袁連啟說:“退休之後作為代表參加如此重要的大會,這是對我在從事航天事業中取得成績的肯定,這比任何一次獎勵都要來得重要,對我是最高的榮譽。”
在袁連啟的航天生涯中,服從黨的分配、服從黨的安排,是他一生不變的信念。他用行動實踐了自己對黨、對國家的承諾,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