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華[粘票機發明者]

袁振華[粘票機發明者]

粘票機的發明者叫袁振華,一生有30多項發明創造和技術革新。現住太原敦化坊街道河北里社區4號樓2單元,

人物經歷

袁振華出生在晉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1947年告別故土來到太原謀生。1949年5月,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山西公學,同年6月被選派到山西省水利局工作,1951年調入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

195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袁振華被借調到人民銀行青島分行,主要任務就是研製自動粘票機。袁振華根據縫紉機的原理,不僅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在粘票機上附設了點票機,之後又設計製造出了殘鈔銷毀機。

1955年3月12日,時任人民銀行青島分行行長的於長安,題詞為他頒發了獎狀:“發明創造是表現工人階級的智慧和力量。應繼續努力,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爭取更大的成就。”當年,作為特邀代表,他參加了青島市勞模大會,一時成為令人矚目的人物。

影響

老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和藹謙虛。記者問及他的那些發明創造和技術革新的事情時,他笑了一下:“那都是些過去的事啦。那個時候,國家大搞經濟建設,號召年輕人搞發明創造。”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老人一邊翻箱倒櫃尋找那些保存已久的原始資料,一邊向記者娓娓道來。

袁振華出生在晉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1947年告別故土來到太原謀生。1949年5月,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山西公學,同年6月被選派到山西省水利局工作,1951年調入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當時,我擔任營業室的出納員。每天,太原市區內的許多企業,除按計畫留下少部分流動資金外,全天的營業收入,都要交到山西省人民銀行。由於當時的舊幣紙質不好,每天回籠的現金中,有大量的破幣和殘幣。破幣一般銷毀處理;殘幣需要手工粘補。那時,省人行營業室每天有15個人專門幹這個。一般都是自己用麵粉打好漿糊,一張一張進行貼上,大家的勞動強度特別大,但一天也粘不了幾捆(100張為1捆)。由於破舊鈔票不能及時整理出來,積壓了許多資金不能運用,延長了金融周轉時間。為此,銀行領導號召大家開動腦筋找竅門、搞研究。我琢磨了一段時間,反覆試驗了幾個月,最後按照壓面機和卷壓機的原理,設計出一部木製粘票機,在營業室一試驗,效果很好。”

老人從一個舊檔案袋裡取出一份已經發黃的《太原日報》。記者發現,報紙保存得十分完整,版面上使用的字型是繁體字。頭版報眼的位置上,一條訊息的標題特別醒目:省分行出納員袁振華、張長吉創造粘票機成功。

在這條訊息的結尾處,有這樣一段話:“以前粘鈔票每人每小時只能粘150張(最高標準),現在每小時每人能夠粘將近1000張,效率提高5倍多,每天可少用4個粘票的工作人員。這個粘票機的創造,經過多次的實驗都很成功,不但在數量上增加,而且在質量上也很好,粘的票子又堅固,又耐用,延長了紙幣使用時間。”

袁振華發明的粘票機,很快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當年,他又發明了捆票機。當年6月30日,中國金融學會專門給他個人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賀信。老人顫抖著雙手給記者拿出了賀信原件(原件為薄麻紙),賀信共兩頁。記者看到,上面有這樣的語言:祝賀你發明手搖捆票機的成功……捆票機的發明是我們全行的喜訊,我們準備向全行通報這一喜訊。

當時的袁振華根本不會想到,他的命運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日報刊登

195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袁振華被借調到人民銀行青島分行,主要任務就是研製自動粘票機。袁振華根據縫紉機的原理,不僅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在粘票機上附設了點票機,之後又設計製造出了殘鈔銷毀機。

1955年3月12日,時任人民銀行青島分行行長的於長安,題詞為他頒發了獎狀:“發明創造是表現工人階級的智慧和力量。應繼續努力,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爭取更大的成就。”當年,作為特邀代表,他參加了青島市勞模大會,一時成為令人矚目的人物。

袁振華是個愛琢磨的人。在人民銀行青島分行工作期間,他發現這裡的燒水鍋爐隨時有開水用,便動起了腦子。他把青島分行和山西省分行各自使用的鍋爐進行了比較,發現火門、火蓋、放氣管雖然相同,但入水口卻大不相同。他仔細分析後發現,此處的不同,不僅影響開水的供應,更重要的是燃煤使用量多少的差別:青島分行全天用煤70斤,山西省分行卻用煤250斤。

老人告訴記者:“當時,我也沒有別的想法,就是想為國家省點煤,於是就寫了篇文章寄給了《人民日報》,沒想到很快就刊登了。”他把報紙遞到記者手中。這是1954年4月15日的《人民日報》,文字格式是豎行,採用的是繁體字。記者看到,文章的標題是:改裝鍋爐節省用煤的一項建議,全文近750多字,詳細說明了他對改進鍋爐的觀點和看法。

這篇文章發表的當年,他陸續收到全國各地不少單位的感謝信,稱讚他的建議為國家節約能源做了件好事。

發明革新

採訪過程中,老人向記者展示了一份“發明創造革新改進機器設備一覽表”。記者細數了一下,從1953年發明殘幣粘票機到退休後的1991年,袁振華共有33項發明創造和技術革新成果。

對照這份一覽表,記者特別向他提出了專利證書的問題。老人從柜子里取出一張《專利證書》說:“這是我這一輩子惟一的一張,領到手裡的時候,我已經退休啦。對這張遲到的專利證書,老人顯得很淡然,對其他一些革新創造,老人也沒有向記者講述太多,但對在太原棉紡廠發明自動全幅割絨機,他則顯得特別動情。回憶起這件事情的時候,記者發現,他的眼裡閃動著淚花。

“那是1959年的事。當時,全太原市64家個體戶合併成一個公私合營的大棉紡廠,4個車間安裝的88台鐵木織機器陳舊落後,僅能維持500多名職工的生存。廠長王思聰決定轉產,上馬市場上緊俏的燈芯絨。那時的燈芯絨全幅有335幅,工人們拿著一把特製的小刀,一道道來回地進行手工割絨,每天至少走60多里路,但僅能割出60來米,而且,一不小心割透了,布匹就作廢啦。王廠長在銀行工作過,便硬把我調了回來。進廠後,交給我的任務就是研製自動全幅割絨機。這對我來說,完全是個生疏的東西,既沒有資料可供參考,也沒有實物機器拆卸研究。後來,聽說北京有一台從日本進口的割絨機,我就隨省工業廳總工程師去參觀。回來後,我覺得那台機器構造複雜,不能完全照它的樣子做,就向廠長作了匯報。廠長特別支持,專門貸款2萬元解決了資金問題,讓我放手去搞。當時,廠子裡的領導層意見不統一,我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進行研究的。1961年3月8日,命名為‘6138’型的自動全幅燈芯絨割絨機正式試車。看著不到5分鐘就割出的幾十米燈芯絨,我覺得那就像我的孩子一樣。當年的7月5日,《黨的生活》第四版,專門刊登了我的事情。”

在這篇題為《袁振華百折不回攻關鍵》的通訊結尾處是這樣寫的:省輕工業廳、市輕工業局和市科委在這裡召開了現場會,並進行了鑑定。據初步測算,這部機器比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七倍半,質量也由過去的60%-70%提高到98%以上。

採訪結束的時候,袁振華老人握著記者的手說:“要不是你到處打聽,我還真不想把這些事情告訴別人。能為國家做些貢獻,是我的本分。”寫就本文的時候,記者就國家專利方面的政策性問題,專門在網上進行了查尋,結果顯示:1950—1963年13年間,全國只批准了4項專利和6項發明權,並且所有權都在國家,當時實施的是《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權暫行條例》,1985年4月1日,《國家專利法》正式實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