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學軍[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

袁學軍[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

袁學君 ,又名袁學軍、袁君,號大羊。1967年生於廣東惠州,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山水畫創作與研究方向博士、師從龍瑞先生。現為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畫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學術秘書兼辦公室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發展顧問,深圳大學客座教授,廣州大學中國畫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院、北京大學授課導師。

基本信息

主要經歷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1988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就讀期間任廣州美術學院書畫協會會長、中國畫系團總支書記等。組織策劃了“中國當代書法展”(1990年)、“廣東省首屆青年書法展”、“中國畫系88級太行山寫生展”等展覽;1992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9年至2005年任廣東省惠州市博物館副館長、館長、黨支部書記,兼任惠州市美術館館長、東江民俗文物陳列館館長,期間被評為“廣東省惠州市十大傑出青年”、“廣東省惠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廣東省惠州市政協委員、廣東省青聯委員,連續三屆被評為“廣東省惠州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任廣東省惠州市博物館、美術館館長期間,組織策划過許多具有影響的大型展覽:如“中華兩岸近現代名家書畫大展”(2003年、台北),“潘玉良畫展”(2002年、惠州),“國寶——戰國編鐘珍品展”(2004年、惠州),“楊力舟·王迎春畫展”(2001年、廣州、惠州),“廣東省中青年畫家作品六市巡迴展”(2003年、廣東)等30多次展覽,並提出了“小館辦大展”的理念,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袁學軍著色部分 袁學軍著色部分

2002~2004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碩士研究生班,師從龍瑞先生。2005年考取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專業中國山水畫創作與研究方向博士生,師從龍瑞先生。2005年至2008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當選研究生會主席,主動而具有開創性地組織策劃了“首箇中國美術學博士歐洲寫生採風團”到法、德、意、奧、梵等五國(2006年),“中華兩岸美術學博士生創作交流展”,主辦了“名家系列講座”三十多場”,協助研究生院在教學、研究、創作等方面的工作,發揮研究生會的橋樑作用,並倡導研究生們自主學習、自主科研、自主管理等,活躍了校園的學術氛圍。2008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之星”、 “優秀博士生”及“莊漢生獎學金”等。

2008年博士畢業後任教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先後擔任美術系負責人、培養辦負責人、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負責研究生院日常教務培養工作及美術系課程安排、論文答辯、導師召集、展覽等工作。指導美術學研究生寫生、臨摹、創作等課程。執行主編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手冊》、《中國藝術研究院捐建希望國小作品集》、《2010屆美術學實踐類博士、碩士畢業作品展》、《2010屆藝術碩士畢業作品集》、《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首屆寫生展作品集》、《2009屆美術學實踐類博士、碩士畢業作品展》等。 2008年獲得“十百千人才”的光榮稱號,2009年被評為文化部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至今任職於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擔任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畫美術館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先後組織策劃了“固本流遠——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明於古今——中國畫博士九人學術展”、“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師生寫生創作展暨中國畫創作研究院2017迎新邀請展”、“昆玉雅集”等展覽、交流活動。

現兼任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學術秘書兼辦公室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發展顧問,深圳大學客座教授,廣州大學中國畫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院、北京大學授課導師。

畫語錄

袁學軍水墨山水之一 袁學軍水墨山水之一

中國山水畫歷來講究內具資稟,外有學識,更不廢法度,才能兼具形、 意、氣、韻之長,既講“受”與“識”,也講“常”與“變”方有大成。法式是活的生命,在不停地繼承與發展著。故此,從法內走到法外才能真正地使藝術回歸到法式的宗義,以達到藝術演進的最終目的,這便是出入於法式內外的意義。

個人作品

2016年,《雲端及第》參加“固本流遠——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袁學軍花鳥部分 袁學軍花鳥部分

《萬綠湖上》等十幅作品參加“明於古今——中國畫博士九人學術展”。

《家有田田》參加“逐夢青島——全國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雲山品茗》參加“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師生寫生創作展暨中國畫創作研究院2017迎新邀請展”。

2015年,《太行之巔》參加“中國夢 太行魂——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4年,《雲水山居》參加 “水墨中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國畫藝術展”。

《家有麥田》參加 “慶祝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友好建交22周年藝術交流展”。

《舟游湖山》參加“傳承開拓·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

2013年,《住山得山》參加“第四屆全國中國畫展”。

2013年,《水岸生活》參加“兩岸情·心連心中華兩岸書畫藝術交流展”。

2013年,作品參加“中華畫院藝術大展”。

2012年11月,與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龍瑞先生在北京瑞博堂美術館舉辦“龍瑞 袁學軍師生作品展”。

2012年10月,“山水芳滋—袁學軍 葉麗美伉儷畫展”。

2012年,《雲水常駐》等六幅作品參加“龍門氣象中國山水畫展”。

2012年,《白雲出幽谷》參加文化部主辦“中國美術院成立全國美術作品展”。

袁學軍 淺降山水  部分 袁學軍 淺降山水 部分

2012年,作品參加 “慶祝中烏建交20周年中國藝術家作品展”。

2012年,作品參加“第二屆中韓優秀書畫家(韓國國會)邀請展暨中韓建交20周年紀念展”,獲“韓中文化交流貢獻獎”。

2011年,作品參加“紀念辛亥100周年兩岸百家水墨大展”。

2011年,作品參加“中華畫院成立美術作品展”。

2010年,作品參加“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寫生作品展”。

2009年,作品《太魯閣》獲“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2009年,作品參加“當代中青年實力派畫家作品展”。

2008年,作品參加“中國山水畫學術邀請展”。

2008年,獲得“十百千人才”的光榮稱號,2009年被評為文化部優秀共產黨員。

2008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之星”、“優秀博士生”、“莊漢生獎學金”。

2007年,作品獲“全國畫廊收藏家學術提名獎”金獎。

2007年,作品參加“中華兩岸美術學博士生創作交流展”。

2006年,作品參加“首屆全國博士畫展”。

2006年,作品參加“中日韓美展東北亞第5回展”。

2005年,《客家山居》參加“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袁學軍書法  部分 袁學軍書法 部分

2005年,《江上夜讀》參加“太湖情·全國中國畫提名展”。2005年,《武陵深處》、《車行太魯閣》參加“中華魂·寶島情國畫大展”。

2004年,《春山雲起》獲“2004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2003年,《夔門天下雄》參加“中華兩岸近現代名家書畫大展”。

1999年,《春到南粵》獲“當代中國青年書畫大展”銅獎。

1998年,《嶺南有佳果》獲“廣東省首屆青年美術大展”金獎。

1995-1999年,“廣東省惠州市十大傑出青年”、連續三屆被評為“廣東省惠州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94年,《紅土地》獲“當代中國青年國畫大展”佳作獎。

出版收藏

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獎,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優秀獎等。多篇論文、作品發表於《美術》、《美術觀察》、《中國書畫》、《書畫世界》、《東方美術》、《榮寶齋》、《中國文化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專業雜誌、報刊。出版有《中國高等院校山水畫教材·袁君卷》(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大美中國——當代國畫經典系列·袁學軍卷》(江西美術出版社),《傳承開拓·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作品集——袁君卷》(安徽美術出版社),《中流砥柱·中國當代畫壇名家畫集·袁學軍卷》(線裝書局),《一線經典——袁學軍卷》(江西美術出版社),《21世紀最具潛力畫家個案研究——袁學軍》(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袁學君山水畫集》(嶺南美術出版社)等個人畫集。作品先後被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法國大使館、丹麥大使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廣州美術學院等國內外機構收藏。

組織策劃

“固本流遠——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中國畫美術館)

“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師生寫生創作展暨中國畫創作研究院2017迎新邀請展”(中國畫美術館)

“中國夢太行魂——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兩岸情·心連心中華兩岸書畫藝術交流展” (全國政協禮堂)

“第四屆全國中國畫展” (南京)

“藝海講堂—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2011系列講座”(百場名師講座)

“紀念辛亥100周年兩岸百家水墨大展”(台北)

“中華畫院成立作品展”(台北)

“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寫生作品展”(北京)

“首箇中國美術學博士歐洲寫生採風團”(法、德、意、奧、梵)

“中華兩岸美術學博士生創作交流展”(台北、北京)

“中華兩岸近現代名家書畫大展”(台北)

“潘玉良畫展”(惠州)

“國寶——戰國編鐘珍品展”(惠州)

“楊力舟·王迎春畫展” (惠州)

“中國當代書法展”(廣東)等

先後組織策劃100餘次藝術活動

評價

《入常求變》

文/龍瑞

袁學軍是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實踐類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山水畫創作與研究。因是首屆,課題的研究寫作與技法分析和創作都需同時進行,所以,他也有著更大的壓力、動力,這種壓力源自歷史和時代所賦予的任務,坦然面對壓力並變為動力,是取決於他自身的使命感與擅學、勤於實踐的性格。正如他自己所說的:“讀書、寫作、創作——一切為改變而來。”

歷史上有許多畫家都兼做學術研究,有的專攻畫史,有的長於畫論,更有些在金石考據諸學科中多有建樹。單山水一科,遠的就有荊浩的《筆法記》,郭熙的《林泉高致》,黃公望的《寫山水訣》,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等,近百年以來的黃賓虹、李可染、陸儼少等在學術研究方面也有成就。從治學到繪畫創新都給我們今天的山水畫研究、學習樹立了成功的榜樣。在美術專業招收培養創作類博士生是近兩年才有的新鮮事物。培養目的是造就具有山水畫創作和理論研究能力的全面手——高層次的學者型畫家。培養具有系統理論知識支撐,理論與專業結合,並具備發展和解決學術問題,有較高創新能力的專業繪畫人才。

學軍生長在南方,早年就讀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有機會受到系統的學院教育,又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養成了求新求變的品性。爾後,在博物館、美術館工作十餘年,薰陶漸染於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中。而來京學習之後,又對傳統繪畫理論與技法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在揣摩古法的同時又能自覺於“師造化”而“師心”。充分發揮其自身特點和合理的個性因素,力求做到筆墨語言有規律、有源頭。經過多年在京的學習與研究,他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有了長足的進步,拓寬了表現領域,作品的意境也得到進一步深化。

中國畫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如果說它是一個課題,那么這個課題需要我們的一生來完成。天不變,道亦不變;道與氣,心與物,形與神,人與自然的審美思辨方式不能變,在尋找自己的新觀念、新模式的征程中不斷完美自我,這是解決當代中國山水畫創作問題的重要途徑。

成功之路必然是一種漫長而又艱辛的跋涉,學軍具備了學習和深造的環境,對山水畫藝術有堅定而執著的追求,加上他自己卓異的悟性與品質,使他無論創作乃至理論修養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他的藝途遼闊、前程無限,我對他充滿信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