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欽[國民黨上杭縣黨務指導員辦事處任委員]

袁國欽[國民黨上杭縣黨務指導員辦事處任委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袁國欽 (1908-1958) 又名葛君。福建省上杭縣白砂里(今白砂鄉)人。歷任國民黨上杭縣黨務指導員辦事處任委員、國民黨晉江、金門縣黨部幹事、委員,三元(今三明市)任縣政人員訓練所合作系主任,福建省民政廳科長,長樂縣長,省教育廳科長,邵武縣長,國民政府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科長,台南縣長兼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主委,福建省民政廳長等職。解放後參加福建省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委員會,被選為副秘書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袁國欽(1908-1958)又名葛君。福建省上杭縣白砂里(今白砂鄉)人。

清光緒三十四年生,家貧,靠父母及叔父佃耕為生。6歲入國小,13歲畢業,考入上杭縣立中學。

1925年,以優等成績畢業,即在白砂國小任教。後因反對當地豪紳地主壓迫貧苦農民,遭到攻擊,憤然出走,時年僅19歲。在閩南結識秦望山,由其介紹到國民黨晉江宣傳養成所工作。

1927年由秦望山、黃哲真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後又在泉(州)、永(春)民團編練處及國民黨廈門市總工會工作。

1928年11月,被派至國民黨上杭縣黨務指導員辦事處任委員。

1929年5月紅軍攻克上杭後,又被派往晉江

1933年秋,先後任國民黨晉江、金門縣黨部幹事、委員。同年冬,靠朋友資助,東渡日本,在東京學習農村經濟。由於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曾寫了幾篇揭露日本農村經濟貧困的通訊,引起日本當局的注意。

1935年被日本政府拘禁一個月,出獄後毅然回國到北平。同年8月,得到同學劉達人推薦,在東北大學《外交大辭典》編輯部任編輯。

1936年12月書成,便南下返閩,由作家巴金向省政府主席陳儀的顧問沈仲九推薦而出任省縣政人員訓練所、農民教育師資訓練所教員、教導主任等職。

1938年夏,出任在南平的戰時民眾教育訓練所教導主任。8月,調往三元(今三明市)任縣政人員訓練所合作系主任,講授《農村社會學》、《合作社會事業》、《經濟地理》等課。

1939年,日軍南侵,福州告急,福建省政府遷永安。同年8月,由三元往永安,任省民政廳科長職,掌管鄉鎮保甲事務。

1940年12月,出任長樂縣長,因與國民黨閩浙監察使兼國民黨福建省執行委員會主委陳肇英意見相左遭免職。1941年4月,至永安被調任省教育廳科長,負責師範教育與國小教育。不久劉建緒接任省政府主席,袁得劉的顧問程星齡的賞識,出任邵武縣長。主政三年後,辭職獲準改任省府參議。

1945年11月,出任國民政府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科長。

1946年1月,出任台南縣長兼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主委。

1948年秋,經陳儀引薦給福建省政府主席李良榮,出任省民政廳長。任職期間,袁對龍巖專員李漢沖策劃閩西武裝起義曾有過密契,所以在後任省主席朱紹良發現李漢沖“反叛”跡象時,敢於從中斡旋,使閩西武裝起義得以順利進行。

1949年8月,人民解放軍進迫福州時,他不願再追隨國民黨而留榕未走,並通過民革劉俠任介紹,與民盟地下工作者劉通、民革地下工作者丁超五等聯絡,並通過閩中游擊支隊與福州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接洽,表示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決心為人民做一番事業。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便主動召集屬員將省府民政廳財產、檔案造冊移交人民政府接管。

1949年10月,被任命為福建省台灣工作委員會組長、科長職。

1952年6月,還被邀出席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同年,參加農工民主黨,任省宣傳處長。

1955年參加省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委員會,被選為副秘書長。任職期間,一直忘我工作。

1957年發現患鼻咽癌,醫生勸其往滬就醫時,他仍堅持工作不願前往,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統戰部不得不下令送他到上海就醫,經動手術病稍愈即回榕,又投入緊張工作。

1957年國慶節後,舊病復發,經住院治療無效。

1958年1月19日逝於福州醫院,終年51歲。其骨灰安放於福州文林山革命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