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1916:懸崖上的龍椅

袁世凱1916:懸崖上的龍椅

《可以觸摸的民國·袁世凱1916:懸崖上的龍椅》內容簡介:袁世凱為什麼稱帝?稱帝是怎么失敗的?《可以觸摸的民國·袁世凱1916:懸崖上的龍椅》就此從各種角度、各個方面進行了抽絲剝繭似的分析,探賾索隱,以期還原這段歷史的生動細節。如何評價袁世凱?《可以觸摸的民國·袁世凱1916:懸崖上的龍椅》並不打算重彈舊調,更不打算為袁世凱翻案,而是嘗試把袁世凱與曹操、拿破崙和華盛頓等歷史人物做一些比較,呈現評價的具體與多元,期待讀者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看法。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可以觸摸的民國·袁世凱1916:懸崖上的龍椅》編輯推薦:袁世凱做了終身總統,權力之大,甚至超過了帝王,他為什麼還要甘冒奇險稱帝呢?
如果手段更高明一些,袁世凱能否成功稱帝?
如果不稱帝,勵精圖治,袁世凱能否開闢一條中國的憲政之路,成為華盛頓第二?
拿破崙同樣是逆勢稱帝,為什麼會被擁戴尊崇,被視為法蘭西英雄,而袁世凱卻遭受同胞唾罵、遺臭至今?

作者簡介

石之軒,原名駱經濟,陝西人,歷史作家,著有《黃花賦——共和前夜風雲錄》、《假如光緒不死》、《耍聰明的中國人》、《英雄與美女》等作品。

圖書目錄

三權利之夢與田園之夢
四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八章袁世凱稱帝敗於誰手
一馮國璋為何反對袁世凱稱帝
二段祺瑞為何反對袁氏稱帝
三袁克定的因素
四蔡鍔、唐繼堯的因素
五日本的因素
六袁氏失敗軌跡模擬
七袁世凱自己的因素
第九章曹操與袁世凱——千古兩奸雄
一以奸為榮
二雄才偉略
三對人才狂熱的愛
四袁、曹的好色
五袁的稱帝與曹的不稱帝
六袁、曹的差異
七袁克定與曹丕八袁克文與曹植
第十章袁世凱與拿破崙
一袁世凱拿破崙的異同
二政客袁世凱英雄拿破崙
三文治與武功
四鐵血帝國
五袁世凱的後宮與拿破崙的情鏈
第十一章袁世凱與趙匡胤、王莽
一陰謀與陽謀
二理想與執行力
三不同的思維習慣
四袁世凱與王莽的相似
五虛偽人情味及雅量
第十二章袁世凱,你為何成不了華盛頓
一華盛頓有稱王稱帝的機會嗎
二法國軍隊及各州民兵
三如果華盛頓與袁世凱相互換位
四家庭子女及生活來源五袁世凱不可能成為華盛頓
後記

後記

清末狀元,後來的實業家張謇,曾做過袁世凱的老師。慈禧行新政時,他催促袁世凱推動清廷立憲。武昌起義後,他親赴洹上勸說袁世凱贊成共和,並與黃興等革命黨人商量,承諾推舉袁氏為民國大總統。當袁世凱一意孤行稱帝敗亡,張謇痛心疾首,他說:“三十年更事之才,三千年未有之會,可以成第一流人,而卒敗群小之手。”
張謇在當時的確對袁世凱期望極高,盼他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為中國的民主政治開荊劈棘,成共和制度之父,成為中國的拿破崙。但袁世凱沒能做到這一點,他朝另一條相反的道路走去了,弄得身敗名裂。
清末民初正是中國社會大變革、大進步的時期,摒棄專制,建立憲政,依法治國,推倒皇權,還政於民,這是個能夠產生偉人也應該產生偉人的時代。袁世凱適逢其會,被歷史的巨浪推上了共和的舞台,成為萬眾矚目的人物。袁氏本人初上台時,也的確慷慨激昂,顧盼自雄,撩衣摔袖間,頗具一代偉人的風姿,博得南北各界一齊喝彩。以袁氏的能力、氣魄和膽略,包括張謇在內的很多人不由得同時產生一個想法:收拾舊中國的殘局,非袁莫屬;開闢共和國的未來,非袁莫屬。
但是袁世凱卻讓眾人大大地失望了一回,他在共和的舞台上曇花一現,迅速沉沒。他莫名其妙地在這個舞台上排演了一出稱帝的鬧劇,隨後就在噓聲罵聲和亂飛的磚塊里狼狽不堪,不得不黯然收場。
張謇說袁世凱敗於“群小之手”,如果將袁世凱看作稱帝鬧劇的主角,那么所謂“群小”,就是那些跟在主角身旁屁股後面脅肩諂笑、跑前跑後的角色了,俗稱跑龍套的。這類人哪個時代都不缺,每個大人物的身邊都有一批。大人物成功了,他們就是從龍之臣,大人物失敗了,他們就是“群小”。從龍之臣是非常榮耀的,萬人羨慕萬眾矚目;而群小一般都是灰頭灰腦,像過街老鼠一樣,倒霉透頂。
主角唱砸了戲,將責任歸於群小固然講不過去,但主角不按曲譜亂唱,導演或者舞台監督在哪兒呢?將罪責僅僅歸於主角一人也顯然是不公平的。
清亡之前,特別是慈禧去世之前,袁世凱不管官位有多大,始終是臣子身份。那個時候,袁世凱練兵辦學、開礦修路,做了不少的事情,是個名副其實的能臣,為新政出力不少,甚至可以說功勞卓著,但任他能有多大功有多大,每次進宮覲見慈禧時,袁世凱都是戰戰兢兢恭恭敬敬,不敢稍有逾越。慈禧只要冷著臉哼一聲,袁世凱立刻心就提到了半空,害怕哪件事兒沒有做好,惹惱了這位強悍精明的皇太后。
強悍精明的慈禧代表著皇權,如一把利劍懸在袁世凱的頭上。慈禧不死的話,借袁世凱個膽子他也不敢尋思篡位的事兒。原因無他,袁氏怕這個女人,她手段狠辣,精明無比,對權力的運用熟練老到,駕馭袁世凱遊刃有餘。
如果將那時的袁世凱比作演員的話,那么慈禧就是舞台監督。袁世凱唱戲若跑調兒,慈禧馬上就會趕他下場。
推倒皇權建立民國後,帝國變為共和,舞台監督就應該是廣大民眾。演員們唱戲不賣力、跑腔走調甚至篡改劇情,如袁世凱這樣的,民眾應該行使職權罰他下場。民初也的確這樣做了,但罰袁氏下場太晚了,損失太巨大了,袁氏是在篡改劇情的時候才被罰下場的,如果他在稍微有點走調時就接到舞台監督的強烈警告,或許袁氏不敢那么任意妄為。心中對民眾這個舞台監督有了深深的忌憚之心,或許袁氏會深深用心地投入共和的劇情,將這戲唱得聲情並茂,讓百年後的我們也為之感佩激動。
但是很顯然袁世凱對舞台監督並無多少忌憚之心,他稱帝時最忌憚的是日本及其他列強,害怕他們與自己為難,其次忌憚的是北洋系中的實力派人物,對民眾則很少考慮。這不是袁氏弱智,問題在於,民眾這個舞台監督是否名實相副,時刻睜大眼睛在監督著演員們的一舉一動呢?
即便民眾這個舞台監督很敬業,眼睛睜得大大的,可他們的眼光內行不,演員的動作沒到位唱走了調他們能否聽出來看出來,還有,即便他們聽出來了也看出來了,他們通過什麼方式來警告演員,通過什麼途徑罰演員下台?
事實上農人市民、文人商販都有舞台監督的職責,但民初的舞台監督還很不專業,也不太敬業,更談不上強悍精明。我想,在袁世凱的眼裡,民初的舞台監督根本無法和慈禧相比,最多與隆裕有點類似。隆裕太后本是個老實巴交的人,對權力舞台上的運作也不大熟悉,兼且心腸軟膽子小,不但身為大總統的袁世凱不會害怕這樣的舞台監督,恐怕其他演員包括跑龍套的那些人也可以直接對之無視。
可能正因為這個緣故,民初舞台監督的處境就十分尷尬。他們警告演員的路徑雖不能說沒有,但罰演員下場的機制卻並未為他們而設。說起來也不只是民初,早在唐太宗時期就有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思維,但從來也沒有為水之覆舟設定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手柄或者閥門——上面有警告、嚴重警告、直接傾覆等操作方式。因此,歷來的覆舟幾乎都是到了最後關頭,才以暴力行為直接傾覆,即便是一般性的糾錯,至少也得以暴力為後盾方能實施,非暴力性的糾錯基本無法實施。
袁世凱的悲劇也在這裡,社會對他這樣的大人物的糾錯機制形同虛設。他是北洋老祖,自認為暴力握在自己手中,因此無所忌憚。國會能監督彈劾大總統,可袁大總統發怒時,馬上就能解散國會。段祺瑞對大總統不滿,袁大總統可以強迫他去西山歇病假。普天之下唯我獨尊,這會兒你讓他不犯錯誤可能不!
我們評價歷史上的大人物,多是從其道德、人品人手,因為周秦漢唐以來,對大人物的糾錯機制都是擺設,無法強力糾錯,這種情況下大人物的道德人品就顯得特別重要。可進入民國的近代軌道,仍舊以這種辦法評價人物,就顯得太古典太道學了。
糾錯機制的缺乏以及對此機制強力維護的缺乏是袁世凱悲劇發生的根源,是袁世凱無法成為華盛頓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袁世凱可以對舞台監督視若無睹,華盛頓則不敢這樣,他那地方每家每戶可都是有槍的。

序言

民國相關選題的出版,曾經是敏感的。那一度被僵化思維固鎖住的,是太多面目模糊的身影。他們長袍馬褂、旗袍繡履,那光影婆娑的身姿,一旦躍入腦際,就難再輕易離去。這也是近年來不管是影視還是圖書,都出現了一股民國熱的因緣。
有關民國的話題,似乎隱藏著一種魔力。那種潛游在淨空深處的味道,從歷史的不遠處,靜靜地向我們移來。我們無法抵抗這種黑白質感的誘惑。然而,太多的民國是演繹的產品、是虛構的華章,民國真實的樣子不應僅僅從名人、類名人的塑造中誕出,不應僅僅在華麗炫耀的鏡頭感里展示。民國絕不是“萬惡的舊世界”,也不是“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她是我們的先人曾經在糾結中不斷嘗試和追索的第一次現代,是燦若星辰的文化人第一次放膽展示自我。同時,傳統與現代的角力,保守與開放的爭奪,西學與中學的通融,專制與民權的惡鬥,極度的聰明和極度的愚蠢,極度的崇高和極度的可笑,都在這個時代充分表演,並給後人埋下了種子。所以我們的關注,不只是行注目禮,更是尋求還原,尋求真實,不管熱血與極端,也不管沉鬱與涼薄,這既是敘述對象的真實,也是原作者的真實。
《可以觸摸的民國》系列叢書,我們計畫分成幾個子系列構建,目前即將出版的有:《可以觸摸的民國·現場》《可以觸摸的民國·側影》《可以觸摸的民國·細看》以及《可以觸摸的民國·新學》。
《現場》板塊,由南京財經大學的石鐘揚教授執行主編,首選了四本:“報界奇才”、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專職記者黃遠生的新聞文選;中國新聞教育與研究的先驅、“鐵肩辣手”的傑出記者邵飄萍的新聞文選;“思想界明星”、五四新文化運動精神領袖陳獨秀所主編《新青年》《每周評論》中的新聞與時評選集;“五四三聖”之一、“再造文明”的設計師胡適的時評選。這四位報人(無論專職或兼職的)都是學者型的,都曾為民主為言論自由歷盡艱辛,飽經磨難,透過這些依舊在燃燒的文字,可以觸摸到他們滾燙的熱血。
《側影》板塊,由我們編輯部操刀策劃,編選民國著名學者、文人的文字,希冀覓得特殊視角,給讀者一個陌生化的全新印象。譬如,傅斯年不僅是儒雅嚴謹的學者,我們編選的《現實政治》更展’示出他對時事的敏感與睿智;徐志摩的《再來跑一趟野馬》,集中其相關政論問題的文章,發現一個敏感政治、關心國家的徐志摩;朱自清的《人話》,選取他回憶性的散文篇目,串聯起他的一生,搭建出朱自清的“憶之路”。
《細看》板塊,則是結構別致的人物傳記類原創性文本。迴避宏大敘事的框架限制,省略過渡、延續的平淡,截取他(她)人生的一個個斷面,或熠熠生輝,或苦痛難當,從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細節出發,去觸摸他們靈魂深處的顫抖,如《蕭紅的100個細節》《郭沫若的30個細節》等。
《新學》板塊,作者皆為民國文史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對民國的態度有其自成體系、自圓其說的創新,如《民國元年——歷史與文學中的日常生活》,選取這樣被反覆述說的特殊年份,卻迴避了政治,只看那劇變之下惶惑遲緩而躍躍欲試的百姓生活,對當下社會現狀亦不乏啟迪。
因為民國版圖書的出版年代所限,文字中不少具體的用法,比如其中《人話》一篇中“您少爺在那兒上學?”的“那兒”、《春暉的一月》一篇中“我最愛橋上的闌乾”的“闌乾”,又或者《買書》一篇中“不知那兒檢來《文心雕龍》的名字”的“檢”字等,在現在的漢語環境中已經有了不同的用法,但為了尊重民國時代的真實性,以及作者自主創作的主權性,我們沒有進行任何擅改。腳註部分屬選本中自有的,我們尊重並保留。為了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編輯也針對具體的、可能有助讀者理解的部分,增添了一部分註解。
作為編者,請允許我們向胡適、朱自清、徐志摩、傅斯年們致意。讓我們一起從他們的文字上感知陌生而久違的率真、趣味和正直,傾聽他們告訴我們知識人應該怎樣讀書、怎樣生活,怎樣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形而上的問題。無論側影,還是正面,在煌煌民國的文化殿堂前,我們都該收斂起自己虛張的聲勢,勇於正視那逼人的光焰。我們撩撥出的民國文字中的獨特味道,是想與讀者分享先生們帶給我們的溫暖與感動。請惠存我們的好意,同時寬恕我們的淺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