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電漿波共振

1960 1971年,Kretschmann 1990年,Biacore

表面等離子體波共振(SPR)技術的研究始於20 世紀60 年代,至今已有長足發展.。

1902 年, Wood在光學實驗中首次發現了表面電漿子共振現象。1941 年, Fano根據金屬和空氣界面上表面電磁波的激發解釋了這一現象。隨後有人提出了體積電漿子的概念, 認為這是金屬中體積電子密度的一種縱向波動。Ritchie注意到, 當高能電子通過金屬薄片時, 不僅在體積電漿子頻率處有能量損失峰, 在更低頻率處也有能量損失峰,並認為這與金屬薄膜的界面有關。1959 年Powell 和Swan通過實驗證實了Ritchie 的理論。1960 年, Stern 和Farrell研究了此種模式產生共振的條件並首次提出了表面電漿(SP) 的概念,即是指金屬表面沿著金屬和介質界面傳播的電子疏密波。在金屬表面, 電子橫向(垂直於表面) 運動,受到表面的阻擋,因此在表面上形成了電子濃度的梯度分布,進而引起電子振盪,這種振盪即是電子疏密波。1971年,Kretschmann結構的提出為SPR感測器奠定了基礎。1990年,Biacore AB公司開發出首台商品化SPR儀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