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門鎮

衡門鎮

衡門鎮--位於河南省,因中有古路,日久沖蝕成溝,得名古路溝。當今古路溝的兩個牲畜交易市場成了泌陽驢的主要集散地,月交易達數百頭。始創於明正德年間的古路溝醋酸香醇厚,色正味美,質優價廉,是泌陽縣城眾多燴麵館的首選。

出河南省泌陽縣城東南行,過南河大橋有村,因中有古路,日久沖蝕成溝,得名古路溝。《詩經•陳風•衡門》有載:“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詩經時代,居住在泌水之畔古路溝聚落的先民們支起橫木就算門,橫木底下可棲身。泌丘有水水洋洋,清水填肚足家常。安貧寡欲,其樂融融。
滄溟幾度變桑田。因毗鄰縣治,衡門後人由操一業而十業、十業而百業。瓦牖繩樞變成了鱗次櫛比的店鋪,小聚落改稱了衡門鎮,歷數百年繁華而不衰。清乾隆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1791—1795)泌陽知縣 鄭大謨曾做《泌水令》:“衡門東向,泌水西流。堂閒人靜,氣清若秋……彼軀何求,泛泛水中鷗。”頗有陶令遺風。
數百年集鎮,東西大路長年為車輪切割,雨水沖刷,“千年古路熬成河,”大路變成了四、五米深的路溝。古路深溝,眾口相傳。清康熙年間,衡門鎮改稱了古路鎮。手工製作“煙火”名氣日盛,“爆竹”作坊達數十餘家。有清以來,世稱“王店裝,泌陽燈,古路溝煙火傳三更。”
當今古路溝的兩個牲畜交易市場成了泌陽驢的主要集散地,月交易達數百頭。始創於明正德年間的古路溝醋酸香醇厚,色正味美,質優價廉,是泌陽縣城眾多燴麵館的首選。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娶妻,必宋之子。”《詩經•陳風•衡門》譯成現代漢語就是:難道吃魚,一定要把黃河鯉魚嘗?難道娶妻,一定要娶宋國子家大姑娘?每至夏季,大橋上游、泌陽河南岸的河灘上,一大片水泥鋪地,三兩串彩燈閃爍,前來跳舞、唱歌的人三五成群,絡繹不絕。難道跳舞,一定要在豪華舞池?難道唱歌一定要去KTV包房?繁星如燈,河風拂面,大家唱歌,大家跳舞,宛若衡門時代。
(水平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