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衡水湖,俗稱“千頃窪”,又叫“千頃窪水庫”,湖面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內57平方公里,桃城區境內18平方公里)。面積與蓄水規模僅次於白洋淀,是華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單體水面積位居華北第一。2000年7月,被國家林業局和省政府批准為河北省衡水湖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水湖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20平方公里,總蓄水面積為75平方公里,占保護區面積的62.5%。衡水湖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將有助於進一步加強衡水湖濕地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利用,並為衡水市創建良好的水源環境創造條件。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鳥類樂園”。
衡水湖是河北省僅次於白洋淀的第二大內陸淡水湖,也是衡水市重要的水源地。衡水湖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草甸、沼澤、水域等多種生態系統並存,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據初步考察統計,在衡水湖棲息的鳥類有丹頂鶴、東方白鸛、天鵝等150多種,其中屬於國家和地區重點保護的就有60多種。在春秋鳥類遷徙季節,在湖區逗留、覓食、嬉戲的鳥類多達幾十萬隻,形成了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觀。
地理位置
衡水湖北倚新興的區域中心樞紐城市衡水市,南靠“天下第一州”冀州,一湖連兩城,享有東亞地區藍寶石、京津冀最美濕地、京南第一湖等美譽。
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管理邊界東至善官村,西至大寨村,南至堤里王,北接滏陽河,地理坐標範圍為東經115°27′50″~115°42′51″,北緯37°31′40″~37°41′56″,東西向最大寬度22.28km,南北向最大長度18.81km,海拔在18~25m左右,總面積187.87km2。
衡水湖緊鄰東湖大道(106國道),交通便利,處在環京津、環渤海、沿京九鐵路的位置,距北京和天津均為200多公里,距黃驊港距離為190多公里,周邊300公里以內有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四個省會城市,及26個地級市,集鐵路、公路、通訊樞紐為一體,被著名社會經濟學家費孝通先生稱為黃金十字交叉處。
歷史追溯
據考證,衡水湖為淺碟形窪淀,由太行山東麓傾斜平原前緣的窪地積水而成,屬黑龍港流域沖積平原中沖蝕低地帶內的天然湖泊。歷史上,衡水湖是古代廣阿澤的一部分,廣阿澤包括任縣的大陸澤和寧晉縣的寧晉泊。歷史文獻記載,衡水湖曾稱信都洚、博廣池、冀州海子等。相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前,在這裡有一個大湖泊,黃河流經於此。河北省地理研究所《關於河北平原黑龍港地區古河道圖》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宮、新河、巨鹿、任縣、隆堯、寧晉、辛集一帶確有一個很大的古湖泊遺蹟,古湖長約67公里,後來湖泊漸淤,分成現在的寧晉泊(在寧晉縣附近)、大陸澤(在任縣附近)和衡水湖。
衡水湖在歷史資料中多有記載。《漢志》中提到:“信都縣有洚水,稱信洚”。《洪志》中指出:“海子所謂河也,又稱洚水,即冀州海子。”《真定志》記載:“衡水鹽河與冀州城東海子,南北連亘五十餘里,舊名冀衡大窪。”清代賀濤《冀州開渠記》中說:“滏水自西南來,至州北境,折而東,橫亘衡水界中。縣城俯其南,並岸而西四五里,左轉至冀州城東。地淤下,廣五里,狹亦不減三里,北二十餘里隸於縣者曰衡水窪,南十餘里,隸於州者曰海子。”清代《吳汝綸日記》中也提到:“冀州北境直抵衡水,地勢窪下,乃昔日葛榮陂也。”據考證,上面幾處提到的“信洚”、“海子”、“洚水”、“冀衡大窪”、“衡水窪”、“葛榮陂”等,就是現在的衡水湖。
衡水湖在歷史上曾為黃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災頻繁。據《冀州開渠記》稱:“冀中衡南之地無阡壟疃畛,而為耒鎛所不加者蓋十餘萬畝也。《冀縣誌》中提到:“方四十里,斥囟彌望,地不生毛。”故治理開發衡水湖就成了歷代州官利民成業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趙煚曾在此處修趙煚渠。唐貞觀十一年冀州刺史李興利用趙煚渠引湖水灌溉農田。清乾隆年間直隸總督方敏恪曾將衡水湖水“導使入滏,立閘以為閉縱”,“建石閘三孔,宣洩得利”,使這片荒地變成沃田。知州吳汝綸鑒於“嘉慶以後,閘廢河淤”,於光緒十年開渠通滏,挖成一條長六十餘里、寬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積水於滏,變沮洳斥囟之田為膏腴者且十萬畝”。人們為了紀念他,稱此渠為“吳公渠”。清代州學歲貢生張楚航墓表中談到吳公渠修成後的情況時說:“自州城西北八里,尉遲潭迤東北六十里至衡水縣治增田十餘萬畝。斥囟澤灑悉變膏沃。”、《冀州開渠記》中也說:“水既有歸,田皆沃饒”,“夏秋水盛,舟楫往來,商旅稱便,州境遂富。”。《信都竹枝詞》中也有記載:“漳河水濁滏水清,二水同流靜不爭。中有鯉魚長尺半,為郎伴作解酲羹。”
儘管歷代州縣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趨利避害,造福民眾,但真正科學規劃、整體治理衡水湖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1958年,冀縣對衡水湖重新治理,在窪內筑西圍堤,搞東窪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長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圍土質鹽漬化,故於1962年放水還耕。1972年冀縣修建東窪水庫。1974年衡水地區又組織冀縣、棗強、武邑、衡水四縣重修東窪。1977年擴建西窪,到1978年為止,將衡水湖建成了一個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習慣上稱為“千頃窪水庫”。
地質條件
衡水湖區屬第四紀基底構造,處於新華夏系衡-邢東隆起東側的威縣-武邑斷裂帶附近。湖區及東部以亞粘土和粘土為主,中隔堤以輕亞粘土為主。從地質時期的第四紀全新世以來,衡水湖經歷了三個大的演變發展階段,即早全新世溫涼稍濕的湖泊形成階段,中全新世溫暖濕潤的擴展階段及晚全新世溫涼偏乾的收縮階段。從環境演變的階段來看,衡水湖形成今日的濕地生態環境,具有自然性、稀有性、典型性和生態脆弱等特點。
衡水湖區有優良的地熱資源,沿滏陽新河呈帶狀分布。其南界在南良-小候一線。地勢儲層分第三系孔隙類型和基岩碳酸裂隙岩溶型兩大類型。可利用的熱偖層埋深在700米以下,為第三系砂岩夾泥岩層,呈半膠結狀。1000米埋深溫度40-50℃,基岩地溫梯度2-2.5℃/100米。
生態資源
自然保護區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0℃,年降雨量518.9mm。衡水湖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處於太行山麓平原向濱海平原過渡區,為鳥類南北遷徙的必經之地。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水質資源孕育了豐富的物種多樣性,有著很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其主要保護對象,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以湖區為主體的濕地生態系統。在衡水湖棲息的鳥類多達317種(截至2010年5月的觀測記錄),其中國家Ⅰ級保護的鳥類有丹頂鶴、白鶴、黑鸛、東方白鸛、大鴇、金雕、白肩雕等7種,國家Ⅱ級保護的鳥類有大天鵝、小天鵝、灰鶴、白枕鶴、蓑羽鶴、角鸊鷉、斑嘴鵜鶘、黃嘴白鷺、鴞、隼、鷹、白琵鷺、鴛鴦、彩䴉等珍貴鳥類49種。春、夏、秋季在湖區棲息的須浮鷗、雁、鴨、大葦鶯、灰椋鳥等每種都有數萬隻。湖內人鳥共生,更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在冀州市冀州鎮北關村和桃城區河沿鎮的後韓村的南北堤附近的葦塘中以及滏陽新河一帶能經常看到灰鶴翱翔的壯麗景觀,在冀州市的後趙村東和順民莊村東,更能觀察到大批水禽。
衡水湖水源充足,水量豐沛,豐水季節,碧波粼粼,一望無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其景色之優美,令人心曠神怡。湖內水清草茂,是淡水養殖的理想場所。目前湖內共有魚類6目9科26屬30種,其中鯽魚占93%;浮游植物7門53屬,以藍藻為多;浮遊動物3門4綱45屬,其中以輪蟲生物量最大,占48.5%,其次為撓足類,占32.3%;水生維管束植物3門14科22屬32種。另有蘆葦、蒲草、蓮藕分布。水產品年產量2463.8噸。
衡水湖周邊土壤為潮土,成土母質為河流沉積物,沙、壤、粘質俱全,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林木、果樹、花卉有128種。
區域優勢
衡水湖具有蓄洪防澇防旱、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降解環境污染等功能,它不但造福衡水人民,而且對調解周邊乃至京津地區的氣候、改善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她還是南水北調的調蓄水源地,為衡水及周邊地市提供飲用水和工農業用水,發揮著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巨大。
衡水湖濕地和鳥類保護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及保護對象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特殊性,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01年11月4日,江澤民同志在衡水視察時,十分關心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建設,做出重要指示:要搞好宣傳,把衡水湖這片濕地保護好。2009年衡水湖濕地保護與發展北京高峰論壇之後,溫家寶、賈慶林、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都對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特別是衡水市委、市政府按照打造衡水市生態品牌、城市名片、帶動衡水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加強了湖區及其周邊環境的保護、建設和綜合治理,使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衡水湖濕地和鳥類保護區位於環京津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黃河經濟協作區和東北亞經濟圈之中,處於方圓三百公里以內的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四個省會城市,26個地級市的假日經濟圈之內。其明顯的區位優勢、獨特的濕地資源、優美怡人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具有開展生態旅遊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為此,按照保護—開發利用—保護良性循環的原則,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核心,以生態科普旅遊為特色,以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將通過實施西湖、滏陽新河灘地恢復濕地;利用南水北調,開闢新水域,擴大濕地面積;周邊建設水源涵養林、改善生態環境;挖掘開發歷史人文資源、加快生態旅遊基礎設施、生態服務區建設;加大核心區、緩衝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打造“衡水湖生態城”,促進實驗區和外圍示範區生態科普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使衡水湖自然保護區成為一個環境優美、資源保護、居民樂業、經濟發達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具有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國內外濕地保護的示範區。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秀麗風姿,迷人的笑靨喜迎國內外朋友的到來。
動植物資源
植物資源
(1)本區目前發現植物有75科235屬382種,其中苔蘚植物3科4屬4種,蕨類植物3科3屬5種,裸子植物1科1屬1種,其中其他為被子植物68科227屬372種。
(2)本區水生植物生長優良,其中常見的大型水生植物共有27屬37種,其它浮游植物201種。優勢種主要為世界廣布種,其次為溫帶種,區系植物出現明顯的跨帶現象,在不同的植被帶內由許多相同的種類組成相似的群落,具有顯著的隱域性特點。
(3)本區陸生植物區系地理成分以溫帶為主,世界廣布種、熱帶分布種等各種類型均有分布,也表現出其地理成分的多樣性。本區草本類型占主要地位,溫帶特徵顯著。自然保護區植物中木本植物僅有檉柳科檉柳屬、楊柳科柳屬、豆科洋槐屬等少量種類。
(4)本區地帶性植被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群落結構一般比較簡單,由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組成,很少見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林下灌木、草本植物較多。
動物資源
自然保護區動物群帶有明顯的古北界動物特色,東洋界成分開始向北滲透。本區已鑑定的各種野生動物有549種,其中:
(1)鳥類:310種,分屬於17目48科。
(2)魚類:34種,分屬於8目14科31屬,以鯽魚、鰱魚、鯉魚、鯰魚、草魚等為主。
(3)哺乳類:20種,分屬於5目10科,以中、小型獸類為主。
(4)爬行類:22種,分屬於2目4科4屬7種和爬行動物2目5科10屬15種。
(5)昆蟲:416種,分屬於15目102科。
(6)浮遊動物174種:隸屬於3門5綱18目90屬,其中原生動物門共3綱13目41屬66種,擔輪動物門共1綱1目19屬49種,節肢動物門1綱4目30屬59種。
(7)底棲動物23種。隸屬3門4綱8目20屬,其中環節動物門1綱3屬3種,軟體動物門1綱5屬7種,節肢動物門2綱12屬13種。
本區鳥類中保護種類較多,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屬於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7種,它們是黑鸛、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鶴、金雕、白肩雕、大鴇;屬於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46種,有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灰鶴、白枕鶴、蓑羽鶴、黃嘴白鷺、白琵鷺、白額雁、花田雞、斑嘴鵜鶘、鳳頭蜂鷹、蒼鷹、雀鷹、松雀鷹、烏雕、禿鷲、白尾鷂、草原鷂、鵲鷂、白腹鷂、鶚、獵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紅腳隼、黃爪隼、紅隼等。
由此可見,衡水湖濕地和鳥類保護區是華北平原鳥類保護的重要基地,是開展鳥類及濕地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科研和監測的理想場所,也是影響全國鳥類種群數量的重要地區之一。
歷史事記
2000年7月13日,經省政府研究,同意建立河北省衡水湖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10月,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2003年6月,晉升為“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6月,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2005年國務院批准的《濕地保護計畫工程》中,將衡水湖列為“國家重點投資的自然保護區”;
2005年10月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定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2005年國家林業局正式向聯合國申報把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2008年2月2日被公推為“燕趙最美的濕地”。
2009年6月11-12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濕地保護與發展”北京高峰論壇成功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出席,國務院7個部委的領導、20多位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蒞會演講。論壇確立了有效保護、科學利用的思想,掀開了衡水市以衡水湖為中心建設生態宜居北方湖城的大幕。
衡水湖濕地和鳥類保護區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河北省衡水湖濕地和鳥類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根據《國際濕地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保護區,是指對衡水湖及周圍的自然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的陸地、陸地水體,經省政府批准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第三條 凡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農、工、牧、漁業生產和興辦其他產業,科學研究、科普觀光、開發利用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保護區的發展規劃將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自然保護區本著“全面規劃,積極保護,科學管理,永續利用”的指導思想和“突出濕地生態建設、資源合理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多渠道籌措保護和建設資金”的原則發展;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要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係。
第五條 為加強對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設定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受市政府的委託,負責對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統一管理自然保護區;
(三)調查自然資源並建立檔案,組織環境監測,保護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
(四)組織或者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工作;
(五)進行自然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
(六)在不影響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組織開展參觀、旅遊等活動;
(七)法律、法規規定和市政府委託的其他工作。
建設、規劃、房產、經貿、公安、交通、土地、環境保護、農業、水政、畜牧水產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配合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做好有關工作。
冀州市、桃城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配合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做好有關工作。
第六條 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可以接受境內外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用於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
第七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然保護區內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侵占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
第八條 對在保護、管理和建設自然保護區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衡水市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