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一)人群接受預防、就醫和康復的需求。
(二)資源使用效率。
意義
(一)衛生服務利用指標是評價衛生服務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常用手段。
(二)衛生服務利用指標雖然不能直接反映衛生系統對人群健康狀況的作用效果,但是可間接反映衛生系統通過衛生服務對居民健康狀況的影響。
資料來源
(一)常規的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登記和統計報表。
(二)家庭人群健康詢問調查。
指標
(一)人群實際衛生需求的衛生服務利用指標
1.門診服務利用指標
(1)兩周就診率=前兩周內患者就診人(次)數/調查人數×100%或1000‰
(2)兩周患者就診率=前兩周內患者就診人(次)數/兩周患者總例數×100%
(3)兩周患者未就診率=前兩周內患者未就診人(次)數/兩周患者總例數×100%
2.住院服務利用指標
(1)住院率=前一年內總住院人(次)數/調查人數×100%或1000‰
(2)人均住院天數=總住院天數/總住院人(次)數
(3)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數/需住院患者數×100%
3.預防保健服務利用指標
(1)健康教育覆蓋率
(2)健康教育參與率
(3)人群健康查體率
(4)預防接種率
(二)衛生資源使用效率方面的衛生服務利用指標
1.每個門診醫生年均接診患者總人次數。
2.每個住院醫生人年均承擔總床日數。
3.病床使用率
4.病床周轉率(病床周轉次數)
5.醫學檢查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
影響因素
(一)衛生服務需要
(二)衛生服務供給
(三)人群平均經濟收入
(四)醫療保障
(五)文化和教育程度
(六)傳統習俗和信仰
(七)性別
(八)年齡
(九) 個人對經濟與疾病負擔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