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關鍵字與術語解碼”方式對美學與藝術諸領域中的30個術語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闡釋。其中,“當代美學”部分的術語包括“朦朧”、“仿像”、“符號自指”、“文學性”、“藝術生產”、“反本質主義”、“超美學”。“東方美學”部分的術語包括“東方美學”、“內游”、“神韻”、“格調”、“性靈”、“肌理”、“失語症”、“創造性遵從主義”。“比較美學”部分的,術語包括“第三次危機”、“雙向闡發”、“異同比較”、“對話理論”、“話語融匯”、“話語變異”、“仿真敘事”。“藝術批評”部分的術語包括“災難文學”、“巴金批評史”、“新紀實小說”、“後現代美求批評”、“漫畫美學”、“後古典繪畫”、“詩性空間繪畫”、“超風景繪畫”。
本書目錄
第一章 當代美學第一節 朦朧一、詞源學追溯二、文本中心論三、文本語義結構的多重性四、朦朧:從隱喻、張力、悖論、反諷到多層結構第二節 仿像一、大背景解說二、“仿像”與“表征危機”三、“仿像”對“真實”的逼真再現和精確複製四、“仿像先行”與“超真實”五、“仿像”文化與“超美學”結語第三節 符號自指一、結構主義與新批評二、語言活動六因素與符號自指三、對“語言學帝國主義”的反抗第四節 文學性一、概說二、形象性三、情感性四、審美性五、符號性結語第五節 藝術生產一、背景解說二、藝術性質的變化及其表現三、藝術性質變化之因——後現代境遇第六節 反本質主義一、關於“反本質主義”思維方式:建構還是解構?二、關於中國文藝學知識生產的根本問題:“本質主義”還是“威權主義”?三、關於“知識社會學”方法:知識還是碎片?第二章 東方美學第一節 東方美學一、東方美學的概念及其文化學背景二、東西方文論與文化的根本差異三、東方美學話語的異質性特徵與東方美學話語的重建第二節 內游一、概說二、“內游”作為審美體驗的實質三、“內游”說的理論淵源及在中國美學史上的地位第三節 神韻一、“含蓄蘊藉”的意境論二、“清遠簡淡”的風格論三、“佇興而就”的創作論第四節 格調一、“溫柔敦厚,斯為極則”的政教觀二、氣勢恢宏、雄健渾厚的風格觀三、注重格律聲調的文學技巧觀第五節 性靈一、“詩由情生”的抒情表現論二、“詩成於天”的天才與靈感的創作論第六節 肌理一、“言之有物”的義理內容二、“言有序”的詩歌文理方法第七節 失語症一、“失語症”的提出及其理論前提與兩重內涵二、“失語症”的展開及其相關爭論三、“失語症”理論背景及其所切中的深層次理論問題第八節 創造性遵從主義一、馬克思主義文論經典文獻的熟悉度:創造性遵從主義之一二、知識結構的體系性與系統化:創造性遵從主義之二三、文藝學知識生產的民族化:創造性遵從主義之三四、文藝學知識生產的世界感:創造性遵從主義之四第三章 比較美學第一節 第三次危機一、對比較文學進行的“系統性”限制二、對比較文學的“文學性”限制三、“跨文化”限制和“西方中心主義”、“新殖民主義”傾向第二節 雙向闡發一、雙向闡發的概念二、雙向闡發的五種研究範式三、雙向闡發的研究原則第三節 異同比較一、異同比較的特徵二、異同比較的方法第四節 對話理論一、對話理論的兩條基本原則二、不同話語與共同話題三、不同話語與共同語境四、話語互譯中的對話五、範疇交錯與雜語共生第五節 話語融匯一、話語融匯的內涵二、話語融匯的五種途徑與具體方法第六節 話語變異一、語境變遷與功能變異二、結構本體與作家研究三、具體化與接受美學第七節 仿真敘事一、仿真敘事與中西語境二、表征危機:中國新時期文學“真實觀”的歷史變動三、“去現實主義”寫作:仿真敘事的基本特徵第四章 藝術批評第一節 災難文學一、災難寫作的危機
作者介紹
支宇,1969年7月生,四川瀘州人,四川大學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現任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心”教授,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文藝學學科帶頭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所長,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主要從事文藝美學、比較詩學與當代藝術批評研究,著有《文學批評的批評:韋勒克文學理論研究》、《新批評:中國後現代性批評話語》,負責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三項、省部級課題三項,在《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