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防

預防、控制和消滅血吸蟲病,保障人體健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簡稱血防。
血吸蟲病是一種人和動物都能受傳染的寄生蟲病。血吸蟲的生活史比較複雜。成蟲寄生在人、牛、豬或其它哺乳動物的腸系膜靜脈和門靜脈的血液中,因此人和這類動物被稱為成蟲宿主或終宿主。
血吸蟲病是由於人或哺乳動物感染了血吸蟲所引起的一種疾病。人得了血吸蟲病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20世紀50年代以前,我國由於血吸蟲病流行十分嚴重,造成疫區居民成批死亡,無數病人的身體受到摧殘,致使田園荒蕪、滿目淒涼,出現許多“無人村”、“寡婦村”、“羅漢村”(腹水肚大如鼓)和“棺材田”等悲慘景象。湖北省陽新縣40年代有8萬多人死於血吸蟲病,毀滅村莊7000多個,荒蕪耕地約1.5萬公頃(23萬餘畝);1950年,江蘇省高郵縣新民鄉的農民在有螺洲灘下水勞動,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吸蟲病,死亡1335人,死絕45戶,遺下孤兒91個,呈現出“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景象。
血吸蟲病不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同時對家畜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家畜得了血吸蟲病後出現拉痢、消瘦和生長遲緩,使疫力下降,若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導致死亡,嚴重影響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1980年,湖南省君山農場購入的200多頭菜牛,不久就感染上血吸蟲而無一存活。
由於血吸蟲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影響疫區經濟發展,對人們的危害性較大。
對本病的預防以滅螺為重點,採取普查普治病人與病畜、管理糞便與水源及個人防護等綜合措施。
(1)管理傳染源:在流行區每年普查普治病人、病牛,做到不漏診。一般慢性患者可採用單劑吡喹酮療法,可使人群感染率顯著下降。病牛可用硝硫氫胺(2%混懸液)一次靜脈注射法,水牛的劑量為1.5mg/kg,黃牛為2mg/kg,治癒率達98%以上。
(2)切斷傳播途徑:
①滅螺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應摸清螺情,因地制宜,採用物理滅螺或藥物滅螺法,堅持反覆進行。可結合興修水利和改造釘螺孳生環境,因地制宜,選擇墾種、養殖、水淹、土埋及火燒等辦法。常用的滅螺藥物有五氯酚鈉和氯硝柳胺。五氯酚鈉對成螺、幼螺、螺卵均具有較好殺滅作用,但對農作物、魚類和人也有一定毒性;氯硝柳胺僅對魚有毒性,其殺螺效率高,持效長,作用緩慢,與五氯酚鈉合用可提高藥效。
②加強糞便管理與水源管理,防止人畜糞便污染水源。糞便需經無害化處理後方可使用。處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如推廣三格式糞池,或沼氣糞池。在流行區,提倡飲用自來水、井水或將河水儲存3天,必要時每擔水加漂白粉1g,或漂白粉精1片,15分鐘後即可安全使用。
(3)保護易感人群:儘量避免接觸疫水,尤其應嚴禁兒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嬉水、捕捉魚蝦等。因工作需要必須與疫水接觸時,應加強個人防護,如用1%氯硝柳胺鹼性溶液浸漬衣褲,對尾蚴的侵入有預防作用,用0.5%巴豆液浸殺,5%巴豆液噴灑,或0.25%鬧洋花煎劑浸殺,均有滅螺效果。以脂肪酸為基質,加鹼皂化後,摻入2%氯硝柳胺和松節油製成防護劑,有殺死尾蚴作用。血吸蟲疫苗已在家畜中使用,近年來開展的血吸蟲疫苗研製工作有可能製備出適合於人類的有效疫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