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血細胞形態分析儀主要用於血細胞形態學篩查,包括血細胞圖像攝取、可視化觀察及描述、白細胞分類計數、紅細胞形態學特性描述、血小板測定等。
發展歷史
1. 1966年Prewitt和Mendelsohn發明了第一台用於血塗片圖像分析的系統,命名為Cydac顯微鏡掃描系統。
2. 1974年Larc推出了第一台用於自動白細胞分類的儀器並投入臨床使用,開創了白細胞五分類的先河。
3. 20世紀90年代末,高性能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雙向通訊在醫療領域的普遍套用,這種信息通訊開始套用於遠程病理診斷領域,然後發展到血液學分析檢測。
4. 國內外使用的主要是DM全自動數位化細胞形態分析系統和BCM全自動血細胞形態分類識別系統。
血細胞形態分析儀的結構
1. DM全自動數位化細胞形態分析系統 由自動定位數字掃描成像裝置和載有細胞形態分析軟體的計算機組成。
2. BCM全自動血細胞形態分類識別系統 由血塗片傳送模組及血細胞形態分類與識別軟體組成。
1) 血塗片傳送模組包括玻片匣、機械傳送裝置、條碼掃瞄器和滴油裝置。
2) 圖像採集模組包括成像系統和采圖系統。
3) 血細胞形態分類與識別軟體主要用於樣本檢測、覆核、結果列印等。
血細胞形態分析儀工作原理與流程
1. DM全自動數位化細胞形態分析系統工作原理與流程
1) 細胞圖像獲取與處理 由CCD攝像機採集,再經過預先編輯好的電腦程式定位並預分類細胞。
2) 工作流程 染色好的外周血塗片裝載到該系統後,玻片被自動推放到顯微鏡載物台上,系統自動先在10×物鏡下掃描血塗片確定進行白細胞分類計數的單細胞層,隨即以城垛的方式掃描單細胞層並記錄白細胞的位置。然後系統自動滴加顯微鏡油,在100×油鏡下對細胞進行自動對焦拍攝圖像,並提取細胞多種特徵。
3) 數據處理 根據人工智慧網路進行計算機運算,作出預分類判斷。系統在50×油鏡下,對紅細胞形態分析並標記。操作者只需要在計算機顯示屏上進行修改或接受預分類結果,經人工審核後的分類結果上傳至信息系統。
2. BCM全自動血細胞形態分類識別系統工作原理與流程
1) 圖像系統 仿照人工鏡檢的操作流程,實現了低倍鏡下單細胞層尋找、低倍鏡下白細胞定位加油、油鏡下圖像聚焦及採集、細胞分類等過程的全自動化操作。
2) 細胞識別 BCM基於支持SVM和ANN對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進行分類識別。對於白細胞,通過提取白細胞的顏色、幾何、紋理、分形、小波等300餘項特徵建立特徵庫,而後基於支持向量機建立分類器,實現對白細胞的分類識別。對於紅細胞和血小板則自動分割出紅細胞和血小板,提取顏色、幾何、不變矩等數十項特徵,再基於人工神經網路建立紅細胞和血小板分類器,實現對紅細胞和血小板的分類識別。
報告參數
1. 白細胞分類 包括白細胞計數總數、中性桿狀核粒細胞數目、淋巴細胞數目、單核細胞百分比、嗜酸粒細胞數目、嗜鹼粒細胞百分比、異型淋巴細胞百分比有核紅細胞百分比、巨血小板數目等。
2. 白細胞形態 包括中性粒細胞分葉指數、核左移/核右移、中性粒細胞中毒顆粒指數、平均面積、面積變異、平均直徑、直徑變異。其中中性粒細胞分葉指數、核左移/核右移、中性粒細胞中毒顆粒指數為BCM系列特有參數。
3. 紅細胞分類 包括紅細胞計數總數、正常紅細胞、巨紅細胞、大紅細胞、小紅細胞、低血紅蛋白紅細胞、高血紅蛋白紅細胞、球形紅細胞、橢圓形紅細胞、淚滴形紅細胞、棘形紅細胞、靶形紅細胞。
4. 紅細胞形態 包括平均面積、面積變異、平均直徑、直徑變異、形態不整、大小不均。
5. 血小板分類 包括巨、大、中、小血小板,重度、中度、輕度、可疑凝集血小板。
6. 血小板形態 包括平均面積、面積變異、平均直徑、直徑變異、血小板濃度水平、血小板凝集度、血小板/紅細胞、大小不均。
檢驗結果
1. 當血細胞中出現了中毒顆粒且有核左移現象的發生,則說明中性粒細胞含量一定增高。臨床上這種情況的發生說明患者受到嚴重的感染或者有惡性腫瘤的出現。
2. 當檢測的白細胞比正常的總數低,淋巴細胞所占的百分數上升時,如果患者出現發熱的症狀且伴隨著異型淋巴出現,則說明有病毒感染。
3. 當白細胞伴隨著淋巴細胞的升高而升高時,要注意白血病的發生,老年患者更要注意是否是慢性淋巴白血病。
4. 通過檢查紅細胞的形態,結合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的含量來判斷是否是貧血。
擴展閱讀
[1] 陳雪梅.血細胞形態學觀察對常見血液病診斷的意義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6):100-102.
[2] 任穎佳,王悅,劉汝峰等.CellaVision DM96血細胞形態分析儀外周血細胞分類結果評價[J].臨床檢驗雜誌,2014,32(08):56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