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24.2.足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厥陰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心主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為手之陰陽也。
《素問》24.3.今知手足陰陽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餘,補不足。
《素問》24.4.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隅相拄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復下一度,心之俞也;復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復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臟之俞,灸刺之度也。
《素問》24.5.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針石。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百藥。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是謂五形志也。
《素問》24.6.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刺少陰出氣惡血,刺厥陰出血惡氣也。
相關詞條
-
血氣形志
形樂志苦④,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百藥⑥。 形體安逸但精神苦悶的人,病多發生在經脈,治療時宜用針灸。
出處 本章要點 原文 注釋 譯文 -
陰陽應象大論篇
《陰陽應象大論篇》本文集中論述了陰陽的基本概念和規律,並廣泛聯繫自然界和人體生埋、病理變化的諸多 徵象,加以論證,故名陰陽應象大論。
介紹 陰陽應象大論篇 大意 譯文 -
列子·黃帝篇
本篇皆在論述養身冶物之道。全文圍繞道心與外物的關係展開多番探討,唯有應理處順,忘形養神,才能達到所適常通,遇物無滯的境界。具體而言,修養內在道心。必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
情志病
情志病是指因七情而致的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的一種疾病,包括癲狂、百合病、髒躁、郁證、不寐等。如不及時診治,常可罹患其他疾病。
介紹定義 情志病源 情志病位 疾病治法 -
《張志聰醫學全書》
《張志聰醫學全書》醫學專著,清代醫家張志聰著。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賦篇
《荀子·賦篇》詩賦十篇由荀子創作於戰國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賦名篇的文學作品。荀子提倡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相對。對重整儒家典籍賦予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題解 其一 其二 -
情志養生
所謂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利有弊。...
介紹 情志致病 “神” 養神 治神 -
刺志論
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出處 題解 原文 注釋 譯文 -
悟玄篇
氣功內丹術著作。1卷。元·余洞真撰。 是書著重探討天地陰陽交合化生之理及水火交化進退之機在內丹修煉中的作用,而特別突出玄牝的地位。認為“夫人身中竅,名曰...
生性說 《中國氣功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