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鏽病

蠶豆鏽病

蠶豆鏽病是一種由蠶豆單胞鏽菌 (Uromyces fabae(Pers.)de Barv)所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真菌病害,該病害已遍及中國各蠶豆種植區,病原通過借氣流傳播到寄主葉面,直接侵入蠶豆,造成蠶豆大面積的減產。

為害症狀

蠶豆鏽病病葉 蠶豆鏽病病葉

蠶豆鏽病病主要為害葉和莖。初期僅在葉兩面生淡黃色小斑點,直徑約1mm,後顏色逐漸加深,呈黃褐色或銹褐色,斑點擴大並隆起,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飛散出黃褐色的夏孢子,後產生新的夏孢子堆及夏孢子擴大蔓延,發病嚴重的整個葉片或莖都被夏孢子堆布滿,到後期葉和莖止的夏孢子堆逐漸形成深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冬孢子堆,其表皮破裂後向左右兩面捲曲,散發出黑色的粉末即冬孢子。

形態特徵

1夏孢子及冬孢子 2冬孢子堆(放大) 1夏孢子及冬孢子 2冬孢子堆(放大)

夏孢子堆生於葉兩面或葉柄和莖上,初埋生,後突破表皮,呈褐紅色,大小0.2~1.0mm。夏孢子淡褐色,有刺,球形至橢圓形,大小22~33×16~27(um),壁厚1.5~2.5緲,具3~5個芽孔。冬孢子堆生於葉兩面或葉柄及莖上,長1~5mm,黑褐色或黑色。冬孢子橢圓形,頂部圓或平,下部略窄,大小22~42×15~30(um)。

傳播途徑

中國北方以冬孢子附著在蠶豆病殘株上越冬。萌發時產生擔子及擔孢子,擔孢子成熟後脫落,借氣流傳播到寄主葉面,萌發時產出芽管,直接侵入蠶豆,後在病部產生性子器及性孢子和銹子腔及銹孢子,然後形成夏孢子堆產出夏孢子,借氣流傳播形成再侵染,秋季形成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中國南方以夏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並完成侵染循環。鏽病的發生與溫度、濕度、品種及播種期等有密切關係。

發病條件

鏽菌喜溫暖潮濕,氣溫14~24℃,適於孢子發芽和侵染,夏孢子迅速增多,氣溫20~25℃易流行,所以多數蠶豆產區都在3~4月氣溫回升後發病,尤其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雲南省冬春氣溫高,早播蠶豆年前即開始發病,形成發病中心,翌年2~3月後,雨日多,易大發生。從土質和地勢看,低洼積水、土質粘重、生長茂密、通透性差發病重。植株下部的莖葉發病早且重。早熟品種生育期短,可避病。

發病規律

病菌以冬孢子堆在病殘體上越冬。第二年冬孢子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借氣流傳播到寄主植物上,在寄主組織內形成性孢子器和銹孢子器,銹孢子成熟後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溫度適宜,陰雨天濕度大的情況下,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要採用綜合防治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1)適時播種,防止冬前發病,減少病原基數,生育後期避過鏽病盛發期。

(2)選用早熟品種,在鏽病大發生前收穫或接近成熟時收穫。

(3)合理密植,開溝排水,及時整枝,降低田間濕度。

(4)不種夏播蠶豆或早蠶豆,減少冬春菌源;冬播時清水洗種也可減輕發病。

(5)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