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蠶豆赤斑病是蠶豆的一種重要病害。除雲南外,發生極為普遍,在長江流域發生十分嚴重。 各地均有發生。發病率可達20%~30%,重病地塊病株率可達80%以上。對蠶豆產量影響較大,減產可達30%,重者絕收。主要症狀
葉、莖、花受害
葉片染病初生赤色小點,後逐漸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斑,直徑2—4mm,中央赤褐色略凹陷,周緣濃褐色稍隆起,病健部交界明顯,病斑布於葉兩面;莖或葉柄染病開始也現赤色小點,後擴展為邊緣深赤褐色條斑,表皮破裂後形成裂痕;花染病遍生棕褐色小點,擴展後花冠變褐枯萎;英染病透過莢皮進入種子內,致種皮上出現小紅斑。急性型和慢性型
蠶豆赤斑病一般侵害葉部,其次為莖部,並從莖基部蔓延至根部,還能侵害花和幼莢。葉片上病斑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型病斑在幼嫩葉片上較多,病斑開始為針尖大小的鐵灰色小點,逐步形成2——4mm的圓斑,病斑中部微微凹陷,淺褐色,邊緣稍隆起,呈鐵赤色。慢性型病斑不產生孢子,在天氣乾旱的情況下停止發展。當陰雨綿綿時,病斑急速擴大,連線成不定形鐵灰色枯斑,邊緣模糊,上面密生灰色霉層(分生孢子和生孢子梗)這種病斑稱為“急性型”病斑。發生嚴重的植株,整個葉片、花器、幼莢及枝幹都發黑、乾枯,葉片大量脫落。病原
BotryotiniafabaeLuetT.H.Wusp.nov.稱蠶豆葡萄孢盤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無性態為BotrytisfabaeSard.稱蠶豆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細長,具隔膜,大小300一2000×9—21(um),淡褐色,於主梗1/3處先端部位分枝,末梢略膨大,其上生小梗,簇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胞,橢圓形或近圓形,淡綠色或橄欖色,大小12.2—22.8×10.5—15.8(um)。菌核扁平,橢圓形,表面粗糙黑色,大小0.5—1.5×0.2—0.7(mm),該菌只為害蠶豆。
發生特點
1、田間消長:
蠶豆赤斑病在蠶豆生長的整個生育期均有發生。一般在蠶豆種植當年的11月中、下旬為發病初期,病株率5%——10%,病葉率1%——5%。為害盛期在翌年2月上旬至4月中旬。1月上旬,赤斑病為害量開始上升,到2月中旬,已相當嚴重,觀察田塊病葉率達42.4%,病指16.7。3月份開始進入雨季,赤斑病為害呈直線上升趨勢,到4月中旬蠶豆收割前,平均病葉率為79.17%。病指45.93,重病田塊病葉率達95.8%,病指68.7。病害在田間往往成片發生,有發病中心,離發病中心越近,發病越早越重。
2、發病有關因子:
(1)種子帶菌未經消毒處理,條件適宜時,易造成田間發病。
(2)掉落於土壤表面的感病花、葉及莖稈,連同地下的爛根,均為造成下年發病的重要菌源,而大田栽培土壤消毒困難,多數田塊未經消毒處理,也是引起發病的原因之一。
(3)春季陰雨綿綿,田間濕度大,溫度適宜,容易造成此病流行。
(4)抗寒性差的蠶豆品種,冷冬年份易受凍害,利於赤斑病菌侵害,發病重。冬播蠶豆過早或過遲,管理差,蠶豆長勢弱,也易發病。
(5)溫濕度對此病影響大,病菌侵入適溫20℃,最高30℃,最低1℃。孢子從發芽到侵入,20℃僅8~12小時;5℃則3~4天。濕度需飽和,寄主表面具水膜,孢子才能發芽和侵入、此外,粘重或排水不良的酸性土及缺鉀的連作田利於發病,低洼稻田種蠶豆發病重。
傳播途徑
以混在病殘體中的菌核於土表越冬或越夏。菌核遇有適宜條件,萌髮長出分生孢子梗,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與蠶豆接觸時只要有水濕即萌髮長出芽管,先端形成的附著器緊貼葉面,產生侵染絲穿透角質層而侵入,條件適宜潛育期48小時;天氣乾旱病斑停止擴展,終止於圓斑或條斑;如遇有陰雨連綿,病斑迅速擴大或匯合致葉片變為鐵灰色,引致落葉,植株各部變成黑色,遍生黑霉,僅3~4天致全株枯死。剖開枯死莖部,可見黑色扁平的菌核。
防治措施
1、種植抗病品種,合理輪作,提倡高畦深溝栽培,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適當密植,注意通風透光。
2、種子及土壤消毒處理,播種前種子用1%石灰水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種24小時;土壤處理用50%敵磺鈉濕粉(敵克松)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噴施土壤。
3、加強管理,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忌偏施氮肥,增施草木灰或其他磷鉀腮,增強抗病力,同時在生長期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並在開花前噴施菜果壯蒂靈,可強花強蒂,增強授粉質量,提高循環坐果率,促進果實發育,使蠶豆無空殼,無秕粒,豐產優質。
4、藥劑防治,田間噴霧可用2:1:200波爾多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均有較好預防效果,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發病初期噴施針對性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藥控制發病中心,以免傳播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