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由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這首詞寫一個男子對心上人的思念,哀婉悱惻,柔情似水,其風致不輸於“花間”或“婉約”派詞家之作。

原文

蝶戀花
記得畫屏初會遇。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香雲縷。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作者

作者蘇軾作者蘇軾
蘇軾
(1037~1101)著名文學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
蘇軾詩、詞、文、書、畫皆工,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詞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作品今存《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詞有《東坡樂府》等。

賞析

這首詞寫一個男子對心上人的思念,哀婉悱惻,柔情似水,其風致不輸於“花間”或“婉約”派詞家之作。
“記得畫屏初會遇”,寫出這愛情的開端是美妙的,令人難忘的,與心愛的人在畫屏之間的初次會遇,一直記得清清楚楚。緊接著說“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是謂情緣突然被割斷,好夢既破,所有美好的嚮往都成泡影了。“高唐”,即高唐觀,又稱高唐台,在古雲夢澤中,宋玉《高唐賦》和《神女賦》中寫楚懷王和楚襄王都曾於此觀中夢與巫山神女相遇。“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進一步寫出男主人公的一片痴情。雖然是“高唐夢斷”,情絲卻還緊緊相連,恰如梁間的雙飛燕春來又秋去,美麗的春光幾度從窗前悄悄走過,而對她的思念卻並不因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半分。
“那日繡簾相見處”,憶寫相會的時間與地點。“低眼佯行,笑整香雲縷”,活畫出女方的嬌羞之態,低眉垂眼,假意要走開,卻微笑著用手整理自己的鬢髮。一個“佯”字,見出她的忸怩之態,一個“笑”字,傳出鍾情於他的心底秘密。“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進一步寫出女方的內心活動,她斂起眉頭不說話,不是對他無情,實出於害羞。可愈是如此,愈見出其純真。全詞活潑而有分寸,細膩而有餘味。
此詞結構錯落有致。上片寫愛情的“好夢驚回”,下片寫甜蜜的歡會,用的是倒敘。單就上片說,從初會寫到破裂,再寫到無窮盡的思念,自然又是順敘。如此交叉往復,使詞曲折生情,搖曳生姿,同時,此詞以相見之歡反襯相離之苦。下片集中筆墨將勾魂攝魄的歡會詳加描述,就正是為了反襯男主人公失戀的痛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