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評價
《蝙蝠俠》是設計大於故事、風格大於實質的勝利——一部你不必在意情節但視覺極佳的電影。——芝加哥太陽時報
導演有效地回應了原作者鮑柏·肯恩(Bob Kane)不無喜劇因素的視覺風格,同時魔術般地創造出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噩夢般的世界。
——綜藝
蒂姆·波頓的超現實主義風格滲透進電影的每個毛孔,而這位蝙蝠俠足夠古怪的裝扮和奇怪的台詞足以使鸚鵡學舌的人嚼上一星期。
——電影批評家
黑暗、詩性並讓人難以忘懷,蒂姆·波頓的《蝙蝠俠》是一部華麗宏偉的活生生的滑稽劇。
——華盛頓郵報
關於電影
蝙蝠俠(Batman)是在1939年5月美國《偵探漫畫》第27期中誕生的一個虛擬人物,由鮑柏·肯恩(Bob Kane)與比爾·芬格(Bill Finger)共同創造(但是只有肯恩獲得官方著名為作者),是個伸張正義打擊犯罪的超級英雄。雖然一開始只是蝙蝠俠僅是數個同時被創造出來的虛擬角色之一,但後來卻成為其他連載漫畫中超級英雄的領袖人物。蝙蝠俠的公開身份是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一位富有的企業家、花花公子、與慈善家;由於在兒時親眼目睹了父母被謀殺,讓他立志鍛練肉體與心智,並穿上以蝙蝠為靈感來源的服裝打擊犯罪。蝙蝠俠是一個文化符號,曾被改編呈現於數種媒體中,包括廣播、電視與電影,更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商品上行銷於全世界。對“蝙蝠俠”這一角色的演繹有著不同的版本,至今已發展成系列電影。《蝙蝠俠》最初以電視的形式出現,1960年代後期的蝙蝠俠電視影集採用了誇張滑稽的美學處理方式,造就了亞當·維斯特這樣家喻戶曉的“蝙蝠俠”形象,結果在影集結束後的數十年間仍讓蝙蝠俠脫離不了影集中的形象。然而,其真正意義上的電影作品卻直到23年後的1989年才真正面世,即蒂姆·波頓的《蝙蝠俠》。該電影以1986年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的短篇漫畫集《蝙蝠俠:黑騎士歸來》(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為基礎,電影中的“蝙蝠俠”丟棄了1960年代所營造出的蝙蝠俠角色的文化歷史,沒有承繼書中的幽默喜劇風格,而回到1940年代時期電影的黑色風格中。蒂姆·波的拿手好戲是擅長表現怪誕,他保留了原著中的精華,力圖使蝙蝠俠和蝙蝠俠的世界真實可信,並通過加強故事的幻想戲劇性成分來實現這一目的。
蒂姆·波頓和他的特效小組創造出可同弗里茨·朗的《大都會》和雷德利·斯科特《銀翼殺手》中充滿未來派風格的洛杉磯相媲美。電影裡的哥譚市(實際是紐約市的別稱,而影片裡關於哥譚市的造型實際也是在影射紐約)是影史上最為獨特和深具藝術氛圍的創造,這些巨大的建築猶如腐爛城市的紀念碑,是當代城市混亂想像的產物,充分展現出後工業時代的莊嚴,遺憾的是電影裡卻沒有更值得紀念的事件來同這種偉大的效果相匹配。電影所有的重要時刻都以巨大的聲響衝擊著耳朵,並伴著手提鑽式的切割風格,而這恰好反映出了影片的問題:缺乏懸念和真正有趣的東西。總得來說,黑暗陰沉的視覺效果具有令人過目難忘的力量。除了盡情地炫耀超現實風格,蒂姆·波頓還展示了發達的肌肉和飽滿的情緒,“我賦予了蝙蝠俠以雙重性——黑暗和光明”。
但影片卻成為當時的票房“殺手”,並掀起了一股“蝙蝠俠”熱,使蝙蝠俠系列玩具一時之間成為最暢銷的玩具品種。而影片最大的賣點,恐怕還是在於主角那奇特的造型和奇妙的道具。而蝙蝠俠那輛奇妙的蝙蝠車和身上的眾多小道具自然更為影片增加了無窮的魅力。 蝙蝠俠在黑夜中行動的場景和背景音樂一起構成了極富傳奇意味的氛圍,使影片成了一個現代城市中的黑夜神話。
關於導演
1989年,而立之年的蒂姆·波頓獲得一個開拓事業的大好機會,得以執導大製作影片《蝙蝠俠》。這部根據同名暢銷漫畫改編的娛樂片其漫畫風格和超現實風格為伯頓提供了馳騁想像力的最好空間。伯頓偏於陰鬱的視覺風格,令即使是超級正面英雄的蝙蝠俠也帶上了強烈的陰暗心理的背景。這部打上伯頓標籤的詭異陰暗的電影在一向“明朗”的好萊塢賣座片中具有一種非同一般的風格和影調,不僅使該片在眾多超級英雄的影片中獨樹一幟,而且也影響了接下來一系列同類影片,豐富了好萊塢電影英雄群像的類型,也為好萊塢漫畫賣座片的再次盛行奠定了基礎。同時票房上的極大成功也使蒂姆·波頓成為好萊塢的一流導演。影片的全面成功也給了它繼續“生長”下去的原動力。1992年,蒂姆·波頓又完成了“蝙蝠俠”的第二集《蝙蝠俠歸來》。由於第一集的成功,蒂姆·波頓有了更多的自由處理自己的影片。於是,這部影片的調子比第一集更加陰暗低沉,以至招來華納公司的不滿,值得慶幸的是影片還算賣座。
關於演員
“蝙蝠俠”這一形象成為麥可·基頓的招牌角色,使他一時之間成了大受歡迎的紅星。但實際上由傑克·尼科爾森扮演的小丑才是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尼科爾森在片中不乏獨屬於他個人靈光一現的時刻,這位以迷人的巴洛克風格裝飾其扭曲形貌的小丑竊取了電影的大部分鏡頭,這種諷刺性的狂歡只有尼科爾森才能充分表現,勝過他在《閃靈》中的誇張表演。相比之下,性格單一的蝙蝠俠更像是小丑的陪襯,麥可·基頓更像是在虛度時光,而他同大花瓶金·貝辛格展開的“生死”戀愛同樣難激動人心。毫不誇張地說,金·貝辛格的出場是影片的失足,她以一種尖叫的風格來扮演這個角色以至使這個角色失去了魅力,同蝙蝠俠的其他女人——米歇爾·菲佛和妮可·基德曼相比,金·貝辛格無疑是下等的。而片中最為奇怪的一幕是:當金·貝辛格被管家阿爾弗雷德領進蝙蝠俠的洞穴時,她第一次意識到蝙蝠俠和布魯斯·韋恩是同一個人。而她的反應是什麼?她沒有任何反應。電影忘記讓她表現出適當的吃驚。
幕後花絮
·電影僅僅拍攝了12周。·最初,華納兄弟公司想把此片拍成一部高成本的通俗電視系列喜劇,由比爾·默瑞(Bill Murray)來扮演蝙蝠俠,艾迪·墨菲(Eddie Murphy)扮演羅賓。
·最初金·貝辛格扮演的角色是由肖恩·楊來演的,不幸的是在同麥可·基頓拍一場騎馬的戲時摔斷了鎖骨,這場戲隨被刪除了。
·亞歷克·鮑德溫(Alec Baldwin)、查理·辛、比爾·默瑞、皮爾斯·布魯斯南和湯姆·塞立克(Tom Selleck)都曾被作為蝙蝠俠的人選。
·威廉·達福、大衛·鮑伊(David Bowie)、約翰·利特高(John Lithgow)、詹姆斯·伍茲都曾被考慮為小丑傑克的候選人。
·布景設計Anton Furst在設計電影中的哥譚市(Gotham City)時故意採用了相互衝突的建築風格,為這個想像中的城市營造出一種醜陋暗淡的都市景觀。哥譚市的設計參照了建築大師安東尼·高迪(Antoni Gaudi)、奧圖·華格納(Otto Wagner)和路易·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等的作品進行設計。
·蝙蝠俠的服裝重達70磅。
·博物館裡防毒面具旁筆記本上的筆跡是導演蒂姆·波頓的。
·傑克·尼科爾森這樣談論他的角色:"我之所以喜歡小丑傑克的原因就在於他的幽默感是完全沒品位的。"
·小丑傑克在博物館裡破壞的油畫是弗朗西斯·培根的“Figure with Meat”。
·電影發行第一版的錄像帶時,電影的色調被調得明亮了一些,因為在電影院裡看此片的觀眾抱怨電影拍得太黑了,以至於他們都看不清在演些什麼。
·據說蒂姆·波頓在小丑傑克帶領一班手下闖入博物館的那場戲中扮演了其中的一個暴徒。
·哥譚市的市旗同印第安納州的州旗很像。
·麥可·傑克遜曾被邀請譜寫並演唱電影的主題曲,但因為音樂會的衝突他拒絕了。
·梅爾·吉布森本是蝙蝠俠的第一人選,但因他接拍了《致命武器第二集》而不得不退出。
·金·貝辛格只比麥可·基頓矮几英寸,在拍對手戲時,為了使基頓顯得更高一些,金只穿平底鞋或僅僅穿著長襪拍戲。
·這是第一部在英國被定為12級的影片,直到2002年的《碟影重重》獲得12A的級別才打破這一記錄。
·影片在英國的松林攝影棚(Pinewood Studios)拍攝。
·由大部分英國人組成的特效小組改進了蝙蝠車,“它看起來棒極了,”伯頓說,“但它的門在哪兒?”
穿幫鏡頭:
·連續性:鏡頭顯示,博物館的名字外面和裡面的拼寫不一樣。
·連續性:當艾麗西走進克里斯姆的辦公室後,桌子和椅子消失了。
·啟發性錯誤:在傑克殺死克里斯姆後,後者的手動了動。
·啟發性錯誤:在遊行一節里,當小丑傑克放毒氣時,維可鑽進汽車僥倖逃過一劫。當她發動汽車開走時,可以看到乘客座的車窗是開著的。
·由主角促成的錯誤(或許是製片人有意為之):印有維可(Vicki)照片的《時代》雜誌,在封面上將她的名字拼成了V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