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舞[廣東汕頭澄海蜈蚣舞]

蜈蚣舞[廣東汕頭澄海蜈蚣舞]
蜈蚣舞[廣東汕頭澄海蜈蚣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蜈蚣舞,廣東傳統民間舞蹈。起源於清同治至光緒年間,由西門鄉人陳成錦與好友石文勇首創。是一項廣場性的大型動物舞蹈,一經問世;便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傳承至今。現為汕頭市澄海區西門社區居委會永和園所有的傳統文藝展演項目。 2008年6月,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申報的蜈蚣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蜈蚣舞[廣東汕頭澄海蜈蚣舞] 蜈蚣舞[廣東汕頭澄海蜈蚣舞]

潮汕舞蹈中別具一格的民間大型廣場舞蹈“蜈蚣舞”,始創於清光緒年間的澄海西門陳成錦和石文勇兩人。當時,澄海游神賽會之風極盛,各種各樣的遊行節目競相出現。酷愛民間舞蹈的陳成錦與石文勇見蜈蚣爬行,扭扭曲曲,十分有趣,從而萌生了創造蜈蚣舞的靈感。經過一番潛心研究,終於設計製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軀殼和整套舞蹈動作,經後人不斷改進加工,已日臻完美。澄海西門蜈蚣全長22米,分頭、身、尾三個部分。

頭部長1米,身軀長18米,尾部3米。頭部由頸、鼻、嘴三大部分組成,酷似“醒獅頭”。嘴兩側有一對犀利的牙齒,兩眼嵌上透光的綠燈,雄壯威武。身軀是用硬、軟28節布框銜接而成的,硬框用竹篾作骨架,每節55厘米,配足兩對,共13節;軟框只用布料綴成,每節長65厘米,稱為“軟肚”;再加上銜接首尾兩節,共15節。舞動起靈活自如。尾部由兩根藤紮成剪刀形,並套上紅綢。頭、身均塗上斑斕奪目的色彩。主體以外,還配上一顆球狀的蜈蚣彩珠。

藝術特色

舞蹈動作的設計是模仿蜈蚣的神態和動作。蜈蚣是節肢動物,表演者均用半蹲的姿勢起舞,運用武術的“雙下常”、“丁字馬”、“單弓”、“雙弓”、“單恰”、“觀音坐蓮”等動作。蜈蚣舞動時蜿蜒穿梭,變化萬千,構成了“3”字、“6”字、“8”字、“9”字、水波紋、蟠四柱和蟠梅花點等優美舞姿。同時,還有快速咬尾、翻肚、吐珠等緊張激烈的高難度動作。

優美的舞姿與健美的武術融為一體,氣勢磅礴,情趣盎然。在起舞的全過程中皆由彩珠引路,整條蜈蚣兩眼青光閃爍。十三節腰身各點上燭火,一條紅尾巴高高翹起,上下搖擺。加上焰火助威,彩珠習射。至高潮處,猶如霞光滿天,蔚為壯觀,令人賞心悅目。表演時,常用“龍擺尾”、“出閘”、“飛鳳銜書”、“柳青娘”、“水底魚”、“白字吹鼓”以及民間小調作為伴奏樂曲。

蜈蚣舞師法自然,幾經變革創新,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表演時由一人擎彩珠帶引,十五人執蜈蚣,藏身蜈蚣腹下,彎腰屈腿,操縱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盤繞。它既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蜈蚣的形態、習性,又表現出一種強烈、穩健、磅礴的氣概。

傳承現狀

蜈蚣舞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經不斷演化完善,在研究潮汕使傳統文化和祭拜民俗中有特殊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方面,蜈蚣舞融音樂、舞蹈、武術於一體,觀賞性強,場面壯觀。曾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多次應邀赴海內外獻演。1926年應當時的汕頭市政府邀請,在汕頭市審判廳前演出;1937年赴香港參加慶祝英皇喬治六世加冕盛會,轟動香江。1987年赴廣州參加“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連演27場;2000年參加新加坡第28屆妝藝大遊行;同年獲文化部第十屆“群星獎”廣場舞銅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