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
體亞圓筒形,向後漸細小側扁。頭略平扁。吻短而鈍。口寬大。牙細密尖銳,能倒伏;齶骨具牙2群。體被圓鱗。背鰭後方具1小脂鰭,臀鰭短小。
種類
蛇鯔屬約共有9種,中國產下述4種。
長條蛇鯔(Saurida filamentosa) 背鰭第2鰭條絲狀延長分布於南海和東海,也見於澳大利亞沿海。為暖水性底棲魚類,棲於泥沙和沙泥底質的海區。南海北部海區分布的水深範圍為20~120米,水深60~90米處較多;水溫範圍為16~27℃,適宜水溫為19~21℃,鹽度範圍為31.5~34.8%,適宜鹽度為33.7~34.8‰。游泳迅速,但移動範圍不大。平時分散,生殖時期集群。性兇猛,貪食魚類、甲殼類和頭足類等。生殖期為 1~5月,盛期為1~3月。分批產卵。懷卵量5~96萬粒,平均懷卵量23萬粒。體長一般為200~300毫米,重90~350克,大者達600毫米,重約2千克。最高年齡雌魚為5齡,雄魚為6齡。2~3齡魚占漁獲物的70%以上。
[長條蛇鯔]
長蛇鯔(S.elonata) 胸鰭短,不伸至腹鰭基底。側線鱗50~60。中國沿海均產,也分布於朝鮮和日本。生殖期在北部灣為2~4月,在黃海和渤海為5~7月。懷卵量3~14萬粒。卵徑1.3毫米。體長一般為180~230毫米,重60~130克,大者可達350毫米,重570克。南海主要漁場為北部灣、七洲洋及萬山群島;東海和黃海常年均可生產,以冬、春兩季為捕撈盛期。
多齒蛇鯔(S.tumbil) 背鰭無絲狀延長鰭條,胸鰭伸至腹鰭基底,體側無黑斑。產卵期長,每年從2月延至10月,甚至周年產卵。懷卵量4~47.8萬粒,平均13.5萬粒。體長一般為170~270毫米。主要分布於日本、中國及其他海區。
花斑蛇鯔(S.undosquamis) 體側常具9~11黑斑,背鰭前緣和尾鰭上緣各有 1行節狀黑斑。體圓而瘦長,呈長圓柱形,尾柄兩側具棱脊。頭較短。吻尖,吻長明顯大於眼徑。眼中等大;脂性眼瞼發達。口裂大,上頜骨末端遠延伸至眼後方;頜骨具銳利之小齒;外側齶骨齒一致為2列。體被圓鱗,頭後背部、鰓蓋和頰部皆被鱗;側線鱗數48-54;背鰭前鱗18-20。單一背鰭,具軟條11-12,雄性魚之第2鰭條不延長如絲;有脂鰭;臀鰭與脂鰭相對;胸鰭長,末端延伸至腹鰭起點後上方;尾鰭叉形,上葉等長於下葉。體背呈暗褐色,腹部為淡色,成魚體側有時會出現9-10個不顯之暗色斑塊。背、胸及尾鰭略呈青灰色;腹及臀鰭無色;尾鰭上葉上緣具8個暗點或暗斑,下葉下緣白色或透明。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中國產於南海和東海,產量不大。
蛇鯔的肉質細嫩,供鮮銷或鹹制。用以製作魚丸,質地鬆軟爽脆,為人們所喜食。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1.為熱帶和亞熱帶海區中下層魚類,生活於近海底層的泥沙質底。主食蝦、小魚等。
2.為近海中下層魚類,棲息於水深20-100m泥沙質海底及沿海河口區域。
資源分布:
1.我國分面於東海和南海。
2.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化學成份
1.多齒蛇鯔,肉含肌動球蛋白(acrtomyosin),肌漿蛋白(myogen),可凝固肌漿蛋白,二甲基胺(dimethylamine),甲醛(formaldehyde),溶血卵磷脂酶(lysolecithinase),並含肽類,脂類,多糖,胺基酸,包括必需胺基酸色氨酸(tryptophan),蘇氨酸(threonine),賴氨酸(lysine)。
2.花斑蛇鯔,含Ca2+-ATP酶,微量元素有鎘、銫、銅、鋅等。